长治市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启动
以节为媒,扬传统美德;与春相约,树文明新风。
4月1日,长治市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示范活动在潞州区老顶山炎帝广场举行。活动通过“文艺表演+惠民服务+文明倡导”的创新模式,将绿色祭扫、健康关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在慎终追远中凝聚民族精神,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
此次主题示范活动以清明倡文明实践树新风为题,突出“春意”与“文明”融合,现场设有移风易俗节目展演区、移风易俗知识展板区、宣传道旗区、移风易俗游戏区、文明实践项目区,有奖问答等环节,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活动旨在推动从传统祭祀向绿色追思转型,通过倡导低碳方式,既保留“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又以绿色行动守护传统文化,让清明节成为传承文化记忆与生态文明共融的“绿色节日”。
移风易俗是一项春风化雨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市依托传统节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将文明理念转化为互动场景,让群众“沉浸式”参与移风易俗实践,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方式,让群众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认同,推动文明新风从“入眼入耳”向“入脑入心”转变。
当天的主题示范活动现场,“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旗迎风飘扬。“清明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清明节的来历大家知道吗?”在主持人关于清明节民俗文化的生动介绍中,市民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认识和了解。主题活动现场,舞蹈《桃花红红幸福来》 、音乐快板《移风易俗倡新风》 、三句半《移风易俗新风展》等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演绎了一段段与移风易俗有关的生动故事,让现场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移风易俗理念。
文明实践项目区传统文化韵味十足,居民亲手制作青团,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魅力。制作漆扇环节,居民自由创意,在扇面画一幅有寓意的画,或写下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清明置换·鲜花兑换计划”吸引了大量群众积极参与,有效引导了文明祭祀新风尚。移风易俗游戏区人气爆棚。“移风易俗知识问答”游戏中,主持人抛出一道道与移风易俗相关的问题,居民们踊跃回答。在移风易俗大转盘、文明新风套圈圈、陈规陋习消消乐等趣味十足的游戏中,大家了解到更多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这样的活动太好了,我们在游戏中就可以学习移风易俗知识,还能获得小礼品,很有意思!”参加活动的张国英说。
“不在街头、广场、小区、墓园等场所焚香烧纸,不携带火种或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林区,不在野外使用明火……”活动现场,文明实践志愿者为现场群众发放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并向居民群众详细讲解移风易俗的意义,引导大家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倡导居民群众从自己做起,积极带动身边人践行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从便民服务到健康义诊,从文艺展示到非遗手工制作等,广大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自觉成为新风尚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陈规陋习,遏制不良风气,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婚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活动当天,全市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启动“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祭奠革命先烈、网上祭英烈、文明祭扫、节日民俗、文明实践、中华经典诵读等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不断丰富清明节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中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