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厚植城市文明内涵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市政务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长暖心”便民服务。
上党区与叶志镇院士团队合作共建“双碳”科创基地,双方就人才合作、项目建设等现场签约。
绘就文明底色,焕新发展气象。
设置巾帼文明岗、文明示范岗,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打造“文明实践+便民利企服务”品牌,开展“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活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文明实践蔚然成风,政务服务不断优化,人才保障更加给力,城市环境宜业宜居。
以精神文明建设夯筑营商环境优化基石,将文明温度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热度。近年来,我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厚植城市文明内涵,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打造投资兴业沃土、创新创业热土,以文明之风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一池活水”。
以文明促行——厚铸文明品牌 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窗口单位是城市的“文明之窗”,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企业最直接的地方。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请慢走。”……主动迎、笑相问、耐心答、尽力帮、高效办,时时处处向办事企业和群众传递暖意和文明。
走进市行政审批中心,各类文明宣传标语醒目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映入眼帘,整洁明亮的服务窗口依次排列,一项项业务在井然有序的铃声和键盘敲击声中高效办理,“文明范儿”成为政务服务的标配。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依托市行政审批中心、市公共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文明理念,深化便民举措,创新服务方式,打造“文明实践+便民利企服务”品牌,以标准化的服务礼仪、规范化的办事环境、人性化的便民举措,照亮城市“文明之窗”。
细节彰显文明,擦亮“文明之窗”。
“以前办证要专程到政务大厅,现在直接送证上门,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负担,真是省时又省心。”近日,市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接过新办理的车辆运营证时感慨。
“入企送证+志愿服务”活动,是市政务服务中心主动做好小细节,打造“长暖心”便民利企政务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
市政务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半径,擦亮服务品牌,主动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进社区,让文明实践触角不断延伸,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政务服务红利、感受到城市文明力量。
文明引领、作风再造、服务扩容。致力于解决企业和群众“上班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难题,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巾帼文明岗、文明示范岗,以点带面,优化服务,通过延长服务时间和拓展服务范围,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改革折射文明,增亮“文明之窗”。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无形资产。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优化服务内涵,打造文明政务服务纽带——
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护航”,实施“需求端画像-服务端定制”匹配机制,打造全链条服务,实现服务供给从“有什么给什么”到“要什么给什么”。
从“多窗跑腿”到“一窗通办”,打破部门壁垒,重塑办事流程,整合规划、水利、环评等集成工建项目和社会事务等高频业务,推出全科综窗区、企业开办专区、制证中心,形成“前台综合受理、中台高效流转、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闭环服务链。
在全省率先推出“无柜台”“肩并肩”政务服务帮办业务……随着一系列“微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便民利企服务已成常态。
以文明服务为纽带,以便民利企为目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服务型执法”,首次探索实行“非接触式”监管,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的干扰;与银行开展普惠信贷合作,帮助3100余个个体工商户贷款10.4亿元。
长治漳泽农村商业银行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打造学雷锋金融志愿服务品牌,开展“青年岗位能手”系列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打造“走廊楼道、学习橱窗、荣誉展馆”宣传文化阵地,走出一条“文明创建提质效、促发展”路径。
城市文明程度是至关重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
文明效应带动经济效益,文明实践的丰硕成果,正转化为环境优化的势能、经济发展的动能。
以文明赋能——厚积文明实力 让投资环境更优越
文明之城对人才更友好,人才在文明之城更有为。
3月13日,一场以“落实两会精神、加快外贸发展”为主题的“夏宫咖啡日”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市直部门、企业、高校的专家人才汇聚一堂,交流外贸合作经验,探讨市场前沿动态。
近年来,我市优环境筑巢引凤,促经济活水长流,以区域整体优势塑造人才招引胜势,为打造优质投资环境蓄势赋能。
一直以来,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
在“中国人才夏宫”不到100平方米的咖啡厅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团队与市县领导就共建“双碳”科创基地交流洽谈,推动项目签约落地;长治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10项团体标准,加速能源低碳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举办低浓度煤矿瓦斯利用CCER开发研讨会,推进产业向“新”向“绿”向“长”向“智”升级……通过一系列交流对接,以活动为纽带,推动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成果转化,达成产业合作意向20项。
在“夏宫咖啡厅”内,不仅有香浓咖啡,还有增值服务——
构建“前端广泛受理-中间集成派件-后台协同办理”工作流程,通过“一书一单一卡”,收集人才实际困难,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解决各类人才问题60多个;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围绕科技项目申报、产学研融合、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等主题,现场释疑解惑,宣传推介人才政策,进一步聚人才、聚人气、聚人心。
一座文明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是留住人才、投资兴业的关键。
从出台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到推出公租房、人才公寓等住房保障措施……作为长治人才引进的安居聚集区,潞州区潞才社区以其便捷的生活设施、宜居的生活环境,为人才提供“一刻钟”生活圈。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人才服务“食宿行游购娱”“政学研金创用”12类实事为牵引,推动人才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让人才工作有声有色、有形有影、有感有效。
“长治投资环境好,贴心暖心,文明友善。”临汾籍在长投资商、菁英荟房地产项目负责人张昕说。
“环境好、服务优、项目推进快,公司在长治实现了当年落户、当年投入生产。”普能世纪(山西)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科德说。
城市为人才赋能,文明为发展添翼。
漫步长治,公益宣传随处可见、一街一景刻画城市颜值、一言一行彰显城市内涵,文明的气息与温度处处可感、时时可触。
以文明提质——厚培文明沃土 让城市未来更美好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文明城市建设新征程中,我市完善“会诊”机制,抓好城市体检,切实以“绣花功夫”补齐管理短板,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聚焦城市建设,夯实文明硬根基。
3月16日,潞州区威远门路公交车站改移及交通优化工程完工。改造完成后,威远门路公交站台设置进一步优化,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改善,市民换乘更加便捷,车辆行驶更加顺畅。
“近者悦,远者来”是城市发展的最好注脚,而让“近者”“远者”来去自如的便是交通。我市围绕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文明安全的现代化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外循环,疏通内循环,让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顺畅,让城市道路更加高效快捷。
颜色鲜亮的透水铺装、植物丰富的雨水花园、清澈见底的人工湖……行走在潞州区世纪春天小区,“海绵”元素随处可见,这些蕴含大奥妙的“海绵宝宝”,不仅让小区焕发新光彩,也让居民生活环境大变样。
“现在下雨天道路基本没积水,雨水花园收集调蓄雨水,经过净化进入人工湖,最后用于绿化浇灌,真正实现循环利用。”小区居民魏丽说。
聚焦城市治理,奏响文明协奏曲。
打造规范化便民市场,让“烟火气”更有“文明味”。作为城市蔬果供应枢纽,潞州区火车头瓜果交易中心人流量大、垃圾产生量多。潞州区西街街道采取“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聚焦辖区重点区域、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全域化环境治理体系,以崭新面貌开启民生幸福新篇章。
推进整治,文明提质。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我市以“绣花功夫”对城市进行全方位雕琢。
实施交通路口微改造、施划停车位……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针对主次干道、重点商圈、公园广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进行全面深度治理,推动城市环境上台阶、提品质。
以重点区域公共秩序整治为突破口,加强对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重点区域整治,开展“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活动,营造文明、诚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以重点区域市容市貌整治为着力点,大力整治占道经营、张贴违规小广告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疾,把城市雕琢得更加美丽、更具活力。
城市更新,生活更美。我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里子与面子齐抓,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文明内涵,推动城市蝶变。
一座奔向文明友好未来的城市,正成为优质企业、重大项目值得奔赴的城市。
今日长治,城市好气质,发展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