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地球的“肺”,但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频发及人为活动影响,森林火灾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不仅严重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

  下面,给大家列出8种类型的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希望大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坚决杜绝违规野外用火,增强森林防火意识,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一、祭祀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森林火灾。2024年1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四合村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0.6公顷。经立案侦查,该起火灾由当地村民祭祀用火引发。肇事者被当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二、农事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森林火灾。2024年2月18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银河社区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2月20日扑灭。过火面积约56.8公顷。经立案侦查,该起火灾系农事用火引发。犯罪嫌疑人被当地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三、电力故障引发的森林火灾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罗富镇森林火灾。2024年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罗富镇罗更村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8.99公顷。经初步查明,该起火灾系高压线路故障引发。

  四、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森林火灾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森林火灾。2024年2月12日,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坪洋村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1公顷。经初步查明,该起火灾系该镇1名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引发。当地执法部门对其监护人进行了批评教育。

  五、野外吸烟引发的森林火灾

  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黎母山分局森林火灾。2024年2月29日,海南省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黎母山分局新伟管理站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当日扑灭。过火面积约0.13公顷。经初步查明,该起火灾系当地村民随意丢弃烟头引发。当地公安机关给予肇事者行政拘留10日,并罚款500元的处罚。

  六、违规施工作业引发的森林火灾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森林火灾。2024年1月27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松宗镇栋亚村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1月29日扑灭。该起火灾系一村民违规开展切割作业引起明火,自行扑灭后离开,随后发生复燃引发。当地公安机关给予肇事者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七、非法狩猎引发的森林火灾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桥冲镇森林火灾。2024年1月16日,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桥冲镇溪碧村发生森林火灾,明火于1月17日扑灭。过火面积约31.2公顷。该起火灾系人为用火引发。当地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狩猎罪、失火罪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八、外火烧入引发的森林火灾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森林火灾。2024年2月19日,六盘水市水城区花嘎乡花水村发生森林火灾,后蔓延至临近的黔西南州普安县龙吟镇一带。2月21日,普安县龙吟镇红旗社区组织救火。明火于2月21日扑灭。过火面积约30.65公顷。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传唤并接受调查。

  森林火灾成因复杂,约90%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农事烧荒、祭祀焚香、乱扔烟头、野炊用火等行为屡禁不止。以云南苍山火灾为例,游客携带火种进山虽属个案,却折射出部分人群防火意识的薄弱。此外,高压线老化、施工电焊火星等也成为城市周边林火的潜在诱因。


预防与自保常识

  进入林区需严守防火规定:禁止吸烟、野炊、燃放烟花爆竹;车辆勿停靠干燥草丛,避免排气管高温引燃枯叶。农村地区应杜绝田间烧荒,社区需定期清理房前屋后杂草,预留防火隔离带。若遇火情,应第一时间拨打12119森林火警电话,清晰报告起火位置和火势。

  遭遇火灾逃生时,牢记“逆风逃、避浓烟、找开阔”:逆风方向撤离,远离火势蔓延路径;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选择无植被的裸露地面、河流或岩石区暂避。若被困火场,可就地挖坑掩体,覆盖湿土隔绝高温,等待救援。家中可常备应急包,内含手电筒、饮用水、防火毯和急救药品。


森林火灾法律法规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六十四条  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森林防火条例》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森林防火关乎每个人,从熄灭一个烟头到参与社区宣传,皆是守护青山的力量。唯有全民行动、防患未然,方能留住绿水青山,守住世代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