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
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我市各中小学校在课堂内外积极展开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丰富的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让学生在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入心灵、见行动。
创新教育形式,让主题活动更“走心”
“为了纪念这段光荣的革命历史,学校建设了长江支队红色文化园……”在潞州区上南街小学的红色文化园里,少先队员正沿着红色足迹,汲取红色养分。近年来,潞州区上南街小学以党建引领,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利用长江支队出发地的优势条件,建成全省首个校内红色文化园,并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与此同时,上南街小学充分利用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等读书阵地,通过让学生们阅读红色书籍、分享红色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涵养爱国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生活中,红色书籍是我的朋友,革命事迹不能忘却,革命精神应该由我们传承和弘扬。”该校学生赵欣宜告诉记者。
上南街小学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划了一系列红色课程,如开发革命圣地研学课程、红色书籍阅读课程、红色艺体节目展演课程、红色主题班会课程等灵活性课程,让红色种子深深植根于校园,植根于师生心中。
这样的主题活动只是我市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的一个缩影。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
从儿时的红色故事,到上学后的红领巾,红色精神伴随着每一名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的成长。为引导广大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潞州区东关小学精心编排红色经典儿童剧《红领巾》,让学生们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沁源县陈赓红军小学的师生们以当地传统曲艺沁源秧歌为载体,编排了一部展现红军长征精神的秧歌剧《丰碑》。这种传统又新颖的艺术形式,让学生们在艺术的氛围中种下“红色种子”,增强爱党、爱国情怀。
长治文化艺术学校以培养学生爱国之志为目标,积极开展“红色舞蹈”进课堂活动。以“太行儿女心向党,红色颂歌献给您”为创作主题,编创出《在太行山上》《鲜红的旗帜》等多部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红色剧目,再现了太行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的历程,歌颂并传承太行精神。
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华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
彰显优势特色,让思政课形式更多样
“同学们,爱国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在学校做一名努力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名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今年秋季,市火炬中学二年级一班班主任杨峰艳给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我的爱国观”,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孩子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假期参加红色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为了让思政课摆脱枯燥,变得有益又有趣,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创新思政课内容和形式,可谓亮点纷呈。
在长治五中,学校通过组织“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比赛、“红心向党”文艺晚会、党史知识竞赛等21项赛事,形成了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在长治七中,学校将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融入课堂教学,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聆听英雄模范报告,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长治九中,思政课教师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通过社交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开展思政课课外辅导答疑,加强家校思政教育沟通合作。
我市教育部门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利用好我市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场馆和实践基地,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走入社会,延展思政课堂“半径”,让思政课变得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
营造浓厚氛围,让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一声声呼唤,声音微弱但异常急迫:‘锅……锅……’担架队冲到跟前,发现一名年轻战士倒在血泊中,他的背上背着一口行军锅。”今年暑假期间,11岁的“小八路”讲解员胡梓涵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发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故事,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小讲解员的深情讲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学党史、强信念,弘扬太行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武乡县“小小八路讲解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依托该县红色资源优势,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培植初心使命,争当优秀‘小八路’讲解员”活动。截至目前,1000多名“小八路”讲解员“持证上岗”。
一直以来,我市以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为载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缅怀英雄、升国旗仪式、入队入团仪式、重温誓词、成人仪式……如今,面向广大青少年,我市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配合以冬令营、夏令营、体验营、特色研学项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
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行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接地气”,还要与时俱进,实现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把爱国的种子埋进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