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悬空古寺 赏石窟瑰宝——推动平顺县金灯寺文物活化利用提升古建保护水平
镶嵌在悬崖上的金灯寺险峻奇崛、撼人心魄。
深山藏古寺,石窟美名扬。
春日时节,平顺县玉峡关镇背泉村,草木葱茏,生机勃发。村旁,海拔1700米悬崖峭壁上的一个天然石凹内,坐落着一座大名鼎鼎的古寺——金灯寺。
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古建筑,素有“上党悬空寺”之称。庙宇周边山势险峻,林木葱郁,洞穴幽深,远离尘嚣。自空中俯瞰,尽显其险要地势与古朴风貌,令人叹为观止。
金灯寺原名宝岩寺,是一座石窟寺,创建于北齐时期,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现存石窟主要开凿于明代弘治至嘉靖年间,前后施工期长达60余年。”山脚下,金灯寺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程俊魁望着恢弘的古建筑娓娓道来。
说起金灯寺的名称,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明末清初,这里的住持每到夜晚就会看到两盏金灯由东向西飘入寺内,把寺内照得金光灿烂、一片辉煌。于是,就把宝岩寺改名为金灯寺。”程俊魁打开话匣子。
金灯寺石窟为全国现存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整个建筑古朴大气、端庄凝重,氛围素雅宁静。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程俊魁的讲述中,石窟的全貌依次呈现。石窟依北壁雕凿而成,东西长171米,共16个石窟,佛龛造像8尊,殿宇34间,佛塔47座,石碑碣共49通,摩崖造像500余尊。
最大石窟水陆殿,面积约100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桥,池沼晶莹,清澈见底。佛台和藻井四周立雕像石佛50余尊,水陆画69幅。石窟一体雕造,设计精巧,雕工精致,实为罕见。
走进金灯寺,石窟前建有木结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坐北朝南,依崖布局,自东而西,共7个院落,殿堂分院布置。程俊魁介绍,由于北依陡崖,南临深谷,为山势所限,石窟雕凿于寺院后面的岩壁上,俯临百丈悬崖,西北向东南,依壁呈条状开凿。石窟的形制为中间辟门,左右辟窗,方形檐柱上施额枋,上承斗拱与屋檐,结构简朴粗犷,显示出一种原始的自然美,古老凝重。
眼前由东向西7个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体。在程俊魁的指引下,记者步入第一进院北侧第1窟,这是一个仿木结构三间殿堂式洞窟,依山而凿,窟内雕塑着三大士,左右为八大菩萨和二金刚,周围墙壁上雕满了小佛像。第二进院北壁第2、3、4窟外观皆为仿木结构三间殿堂式洞窟,造像除第3窟为神像装束外,其余皆为一佛二弟子,窟内藻井同第一窟。第三进院全为木构殿堂,无窟龛造像。正殿5间,坐北朝南,匾额上书“延寿之殿”,左右为二层楼阁。
顺着台阶走进第四进院的第5窟水陆殿。这里是金灯寺的中心区,整个石窟中,水陆殿是最有特色的佛殿,明弘治元年(1488年)凿造,在国内石窟造像中极为罕见。
记者看到,水陆殿是仿木结构的三间殿堂,殿内明间扇面墙沿着原岩体顺势凿成,迎面高高的莲台上,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左文殊右普贤活灵活现。殿内上方是平顶天花,雕凿有方形藻井,下方为清莹的泉水。泉水从西北石隙中涌出注入水池,清澈透明,滋润着千年古寺。
其余几院,殿外悬崖上如蜂窝般密布着摩崖造像,捧腹大笑的弥勒佛、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神态各异、风格独特。这里的一砖一瓦,每一尊佛像,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别具一格的佛像、精美绝伦的古建、底蕴深厚的文化……”站在水陆殿内,来自天津的游客梅袁芳赞叹不已,这是她第三次来长治,“石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这里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领略金灯寺的魅力,感受古建之美。”
紧邻金灯寺北侧,有一片占地广阔的石塔林,远远望去,大小不一的舍利塔共计46座,有方形、六角形、圆形、覆钵式、亭阁式等,排列有序。“这座塔叫千佛塔,为青石雕造,通高10.3米,塔身平面六边形7层,高8.8米,檐部平缓,翼角微翘,造型优美大方。塔身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达1000多尊,美轮美奂。”程俊魁指着最高大的一座塔介绍,塔基方形高1.5米,基座下为拱券式空心塔室,内方2.25米,向南有石板门。门框两侧刻有“坐莲从西至,拽虎自东来”的楹联,寓意深远。
金灯寺内保存了众多壁画、佛像等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市文物工作者一直在行动。
程俊魁表示,平顺县文物部门将运用科技手段,对寺内建筑、建筑基址、佛像、壁画等丰富精美、结构复杂的文物,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同时,加大文物修缮力度,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拓展活化利用途径,不断提高古建筑保护利用水平。
平顺县是文物大县,全县共有国保文物15处,省保文物9处,市保文物13处,县保文物47处。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文物古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我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平顺县文旅局副局长申鹏表示,该县依托丰富的文物古建资源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将深入挖掘文物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途径,利用数字化技术等科技手段,盘活文物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长治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为我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汇聚强劲动能。
各具特色的石窟、精美绝伦的壁画、栩栩如生的佛像……站在金灯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随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座古寺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瑰宝,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长卷,期待每一位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