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丰州镇里庄村党建引领推动乡村环境美产业兴
近日,走进武乡县丰州镇里庄村,青山绿水间,处处景韵浓:恬淡静谧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平坦的道路……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正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组织共建 激活乡村发展“新引擎”
里庄村位于武乡县中部山区,由小庄、小庄口、前沟、崔家庄、百草站和里庄6个自然村组成。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里庄人,原先村路破破烂烂,环境卫生很差。”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介绍,里庄村之后又经历了撤组并村、乡镇合并等,但他坚信“人心齐,泰山移”。
在崔振业厚厚的工作笔记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村党支部在群众中威信高、影响力强,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佳,老百姓才有信心,才愿意跟着村党支部干,村里才能好好发展。”
“当时乡镇、村组合并刚刚完成,原来所属的故县乡并入了丰州镇,五村也并入了里庄村。”崔振业坦言,当时人心乱、思绪也乱,如何把群众很好地凝聚在一起是关键所在。于是他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清理浊漳河两岸的“垃圾山”,修建新村……一系列举措赢得了村民的信任,村党支部在村里有了威信。
一石激起千重浪。自此,里庄村坚持党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挖优势资源,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将村闲置土地、闲置办公室场地对外租赁,拓宽增收渠道。“有什么事比看到村民富裕更高兴的呢?”这是崔振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看到一个个项目落到村里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工作中的一切劳累和委屈都值了。”
产业共育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爬上里庄村的山坡,俯视脚下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近处是一座占地10余亩、总投资80余万元的肉牛养殖基地。
其实,里庄村发展养殖业并非始于当下。2016年,里庄村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发展思路,新建了存栏1500头、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并成立了武乡县翔宇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进行管理,农户入股分红,截至目前,村民已累计分红200多万元。看着蓬勃发展的养殖业,里庄村依托翔宇养殖公司,去年再次投资130万元,新建了一座现代化养猪场。
产业发展好,群众收益多。村民除参与集体收益分红外,企业还为当地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10多个,年发放工资20余万元,临时用工40余人,村民务工收入100余万元。此外,里庄村还填沟造地50多亩,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所产粮食全部用于养殖业发展,养殖产生的粪肥全部用作农业生产的肥料,形成了“过腹还田”的微循环,延伸了农业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品牌共塑 释放乡村发展“新动能”
暖阳下,走进前沟自然村,白墙黛瓦、溪水潺潺,挡墙上方“前沟之恋”4个字与周边景色交相辉映。村子里农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庭院整洁……经过几年的精雕细琢,如今的前沟村别有韵味。
前沟自然村的“蝶变”离不开党建引领,更离不开群策群力。里庄村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设立“爱村日”,制定《人居环境“六乱”整治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对村庄实行全面整治、分类管理,不断由“清脏”向“治乱”“美化”拓展,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
抓住和美乡村建设有利契机,投资600余万元,先后硬化了街巷道4000余平方米,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铺设自来水、污水管道2000余米,建成了集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便民超市、红白理事厅、公共澡堂为一体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通讯、电力、网络全覆盖。
乡村振兴既要环境美,也要乡风淳。结合村情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五会”制度,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促进村风民风根本好转。
红色沃土织锦绣,富美乡村入画来。里庄村正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富裕”的“共建共享共富”之路,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变成生机盎然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