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烟火藏诗意,诗意在乡间。沐浴着冬日暖阳,漫步乡野,平整干净的水泥路通村达户,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舒适惬意,健身广场设备齐全,创意墙绘五彩斑斓,村民三五成群,或散步,或跳舞,悠闲自在,处处透露出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清理村庄残垣断壁、生活垃圾、村内河渠、农业废弃物、农户庭院,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的“五清一改”整治行动为重点,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勾勒出一幅幅村净、景美、人和的生动乡村新图景,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有“颜值”更有“气质”的和美乡村不断涌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外兼修,由点上出彩到整体提升
尽管寒意渐浓,但游客来沁县牛寺乡走马岭村游玩的热情依旧不减,“我喜欢摄影,这里越来越美的景色深深吸引着我。”远道而来的游客赞不绝口。
“路宽了,灯亮了,环境好了,生活越过越舒心,小孙子回来都不想走了。”村民王阿姨笑呵呵地说。
走马岭村历史悠久,是千年古村落,以曾是“晋商万里茶路”上的一个驿站和节点而闻名。“前些年,村子里环境差、底子薄,村民收入主要靠传统农业。近几年,我们把示范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抓手,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环境变好了,村子变美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滋润。”村党支部书记王耀宏介绍。今年,走马岭村被沁县确定为“千万工程”提档升级村,通过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好风景”正在变成“好钱景”。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前提。今年以来,我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千万工程”三类村分类建设相结合,以精品示范村创建行动为引领,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由点及线、由线到面,打造各美其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
环境整治不停歇,乡村风貌焕新颜。围绕“五清一改”整治重点,从4月份开始,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各县区、乡镇、村居迅速行动,对重点区域、难点问题逐个攻坚突破。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全市今年建成各类型中转站209处,开展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自然村比例达98.9%;实施15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1047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5%……经过持续整治,广大乡村面貌全面提升,呈现出环境美、生态优、产业旺的全新景象。
干群齐心,从你干我看到共同打造
“以前我家门口堆满了垃圾杂物,村干部帮我一起清理后,圈起了篱笆,种上了蔬菜,你瞧现在多好看呀。”襄垣县善福镇堡底村村民陈亮一大早就开始清扫庭院,对家门口的温馨环境满心欢喜。
在堡底村,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以前家家户户把垃圾、柴草往大门口堆,怎么说也不听。这几年村里形成了良好风气,大伙儿不但把自家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而且只要我在微信群里招呼一声,都会争着抢着把公共区域也收拾得利利索索。”堡底村党支部书记赵正文说。
整治庭院、清理垃圾、拆除违建、清洁河道……这些年堡底村在人居环境提升上的脚步从未停止。如今的村庄,道路宽敞、干净整洁,健身设施、绿化亮化配套齐全,村南浊漳河沿村而过,清澈通畅,一街一巷、角角落落都是风景,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是主战场,村民是主力军。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我市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宣传、评比学习等活动,积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各村上下齐心、攻坚克难,聚焦各区域重点、难点、堵点,深入开展“五清一改”行动,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贴乱画及侵占河道、道路、沟渠等行为,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党员带头干、群众比着干、干群齐心干的良好局面已然形成。
建管结合,变一时好看为长效常态
看山,苍翠欲滴;望水,碧波轻荡;进村,赏心悦目;入院,别致静雅……放眼长治全域,散落其间的乡村各美其美。这是我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交出的亮丽答卷。斐然成绩面前,如何进行长效管护是一道必答题。
为不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确保村庄环境长治久美,我市在做好前期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用“绣花功夫”打造共建共享共管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今年以来,我市完善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合力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高位推进机制;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工作汇报,调度安排阶段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工作落实。同时,对农村户厕突出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加大问题排查和整改力度,积极探索改厕后续管护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执行落实好已经建立的卫生机制,督促各县区加强设施设备使用监管,确保收运处置体系稳定运行。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星级文明户创评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改变生活习惯,逐步健全民建、民管、民用的长效机制。
良好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在长治大地上,一个个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擘画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