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金耳朵” 收获好生活——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因地制宜发展木耳产业
卸车、搬运、摆放……近日,武乡县大有乡江岭村十多名工人进进出出忙碌着将新到的菌棒整齐有序地安置在大棚内,可即便这样,江岭村党支部书记董五则还是觉得进度有点慢:“邻村菌棒已经上架了,黄金期一过将直接影响木耳产量,去年人家收益已超过10万元,今年咱争取超过他们,得再加把劲!”
董五则口中的邻村是大有乡最早发展木耳种植业的王庄沟村。近年来,王庄沟村依托木耳种植,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成为邻村羡慕的对象。
一村好不叫好,村村好才兴旺。在王庄沟村的大力帮助下,去年,江岭村试种了1座木耳大棚。“建棚投资5万多元,菌棒3万元。”董五则说,“一座大棚约有一亩多地,能放1.5万个菌包,每包产木耳1两左右,去年纯收入4.5万元。”
在试种获得成功后,江岭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投资70万元,新建木耳大棚7座、晾晒棚1座,全力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站在江岭村木耳种植基地,往日荒无人烟的羊坡山如今热闹非凡:一个个工人忙得脚不沾地、手不离活,一辆辆载满菌棒的货车排在园区,一座座刚刚建成的木耳大棚在春日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银光。走进木耳大棚,热浪扑面而来,一个个菌棒码放得整整齐齐,好似在接受检阅。
“现在是发菌期,就是让菌丝体在栽培料中生长扩散。”今年60岁的村民董树清,如今俨然成为一位木耳种植的行家里手,“菌棒的堆放高度不能超过8层,如果堆放过高,会造成菌棒内温度升高,极易导致高温烧菌等现象发生。”
“发菌期间,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管理工作一样都不能落下。”董树清一边忙着和工人们摆放菌棒,一边介绍着,温度要控制在25℃左右,避免忽冷忽热;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低于50%,可向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如果高于65%,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大约一周后就可以割口、上架。”听着董树清的木耳种植经,看着他娴熟的手法,仿佛看到了江岭村木耳丰收的场景。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近年来,大有乡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因地制宜,集中资源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链条。聚焦食用菌市场前景好、收益快等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基地规模化、绿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销售品牌化”的思路,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推动木耳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大有乡积极争取帮扶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扶持木耳产业基地建设、设备购置、菌种培育等配套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木耳产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当地村民从入股分红和在木耳产业务工中实现稳定增收。
“外出考察、专家教学、实地培训,去年,我们为种植木耳整整准备了一年。”董五则说,“再加上去年成功试种的经验和村民空前的积极性,这就是我们村敢一次性投资70万元发展木耳产业的底气。”
“小木耳解锁了江岭村‘致富密码’。”大有乡党委书记赵鹏飞说,“实践证明,走村村联合、村企联合之路,把村民组织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变资源为资产、资金为股金、村民为股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党组织就会更有凝聚力,村庄就更有精气神,村民就更有归属感,从而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