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3月26日在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陈向阳
市长陈向阳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梁栋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迈出稳健步伐。
(一)坚持抓项目、帮企业,经济运行向上向好。突出项目“第一支撑”,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实施重点项目192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3.5亿元,投资规模全省第二。签约引进总投资1929.8亿元的582个项目,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7.17亿元,支持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建设。聚焦实体企业,新增减税退税、降费缓费34.0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4万户。兑现“小升规”、专精特新等各类奖励资金1.21亿元。清偿民营企业账款15亿元,帮助773家民营企业应急还贷202.8亿元。全市经营主体净增1.8万户、企业净增1.3万户,总量达到34.4万户,涉税主体占比62.8%、全省第二。坚持月调度、季分析,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06.2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5.08亿元、增长1.48%。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二,主要指标增速连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坚持强产业、促转型,发展劲头更足更强。突出制造业振兴升级主攻方向,重点实施157个工业转型项目,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坚决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原煤产量达到1.71亿吨,煤炭先进产能达到93%。全部淘汰4.3米以下焦炉,焦化先进产能达到94%以上。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0.4%。依托开发区、专业镇、链长制,大力发展LED光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高科华杰、潞宝集团成为省级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全市1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1618亿元,带动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33.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和22.5个百分点。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标杆企业达到31家,长治高新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198亿元。产业转型示范区建设被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评为优秀。
(三)坚持推改革、谋创新,动能活力日新日优。持续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建成标准化厂房159.8万平方米,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企业开办半天办结,在《环球时报》2023年国际化营商环境创新发展论坛上,获评“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9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6家,技术合同交易完成769项、31.6亿元。设立北大、清华“太行英才”奖学金,与158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引进各类创新型人才1200余名。新培育12家外贸潜力企业,新设立6家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完成13亿元。全面深化京长对口合作,开展合作事项130项。
(四)坚持兴文旅、促消费,服务业发展见行见效。着力打造文旅康养“五大品牌”,新增A级景区10家、总数达到34家,实现县区全覆盖。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营业收入均超过疫情前最好水平。扎实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和消费补贴1.24亿元,带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8.2亿元,增长8.2%,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入选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交通运输及仓储物流业营收增长18.4%、全省第二。新增贷款334亿元,创历史新高,存贷比提高3.5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规格举(承)办数字物流(长治)高峰论坛、第三届紫外LED国际会议、中国食品安全大会、非常梨园直播周、环漳泽湖马拉松赛等20多场商务招商、文体演出活动,吸引国内外超500万人关注长治、走进长治、消费长治。
(五)坚持提品质、拓空间,城市建设提质提速。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主城区重点实施总投资408亿元的116个城建项目,完成27条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东南外环快速通道东环段、威远门路南延建成通车。开展“城市疮疤”治理,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98个。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成功创建3A级景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20项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海绵城市建设连续两年获评A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通过“十四五”中期评估,吴家庄水库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长治机场迁建列入《“十四五”民用运输机场建设专项规划》,黎霍高速沁源至黎城段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六)坚持夯基础、补短板,乡村振兴有力有效。新建水浇地4.35万亩、高标准农田28.9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5.04亿斤。发展冬播谷子6000余亩、亩产达到850斤,增产30%以上。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新认证绿色食品55个、有机农产品14个,中药材产量达到11.2万吨,党参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发展林下经济140余万亩,带动6.8万人就业增收。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67%。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完成405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54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216公里,改造农村电网305个、农村饮水工程158处、农村户厕2.95万户,平顺县、沁县成功申报农村人居环境国家级整县推进项目。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6%,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七)坚持减排放、治污染,生态环境渐清渐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5家钢铁企业深度治理,8家焦化、11家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上党革命老区散煤清零工程7.4万户,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4.2%,改善率全省第二;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6微克,下降7.7%。大力实施“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母亲河生态修复治理,整治漳泽湖周边22个入河排污口,完成营造林13万亩、水土保持治理45万亩,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全省第一。持续开展重点行业节能改造,能耗强度“十四五”已累计下降12.4%,超序时进度。扎实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绿色贷款224.9亿元,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4个项目入选省近零碳排放试点,高新区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
(八)坚持办实事、守底线,民生改善可感可及。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全面兑现落实省政府17项民生政策、12项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4.4万人。入选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资金1.2亿元。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双减”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高考一本达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试点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资金4.3亿元。文化惠民演出2.9万余场。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扎实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全市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青少年、工会、红十字、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得到新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援疆、气象、统计、档案、科普、史志、公积金等工作取得新进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等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
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6件、政协委员提案363件,办复率100%。坚持“过紧日子”,从严评审148个政府投资项目,节约财政资金8.5亿元。大力弘扬“四敢”精神,树立狠抓落实鲜明导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足、氛围越来越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埋头苦干、勠力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长治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问题。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资源型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数字经济、未来产业刚刚起步。服务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农业体系还不完善,农产品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城乡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稳固。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行政效能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等等。对此,我们要迎难而上,以更大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治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各项约束性指标不折不扣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夯实稳增长基础。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聚焦补短板、促转型、增动能,着力提高投资精准性、有效性,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保持投资强度。统筹抓好已谋划储备的总投资6747亿元的2265个项目建设。重点实施“百项千亿”工程,加快开工建设总投资113亿元的襄垣源网荷储一体化、总投资45亿元的LED新型显示面板、总投资29亿元的长治学院新校区等100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程项目,带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元以上。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效应,力争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特别国债、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各类资金100亿元,支持300个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发挥投资对促转型、调结构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加大制造业、工业技改等重点领域投资。设立100亿元产业转型发展基金,引导各方面资本投向转型项目,重点实施985个产业项目,年度完成投资6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0%以上。全面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发展特许经营模式,重点实施711个民间投资项目,年度完成投资550亿元、增长11%以上。
加强投资调度。建立项目建设和投资管理数字化平台,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指挥部、工作专班、领导包联、观摩评比等制度落实,用好“四全工作法”“四精四账”清单化工作机制,强化行业部门职责,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做实做细项目“四库”,高频高位精准调度,实现项目动态管理、压茬推进、落地见效。
(二)着力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振兴升级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成为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打造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迭代优势,力争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LED光电产业聚焦打造全国LED产业之都,落实激励LED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巩固LED光源、显示行业领先地位,加快突破外延芯片、封测等关键环节,围绕应用端带动产业集聚;大力推进无创光疗产业化等项目,带动深紫外LED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光伏产业加快光伏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金刚石线扩产等项目建设,打造全链条光伏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壶关航天工业园等63个项目,规划建设产品、材料表面处理等关键环节项目。新材料产业围绕钢铁企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氢冶金,生产特种钢、机器人专用钢、高温合金钢等新型冶金材料;聚焦发展高端纤维及复合材料、铝镁合金等,重点推进碳基新材料、石墨及碳素制品等47个项目。医药健康产业持续强化技术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潞党参药食同源功能产品开发、安博泰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做强生物制药和中医药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围绕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巩固煤矸石、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扩大废旧资源利用范围,推动废旧汽车拆解等项目建设。通航产业围绕民用航空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拓展通航业务,加快推进武乡、沁源通用机场、黎城飞行营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加快发展服装、特色工艺品加工等轻工产业。支持潞酒、小米等打造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开展醋业国际标准化研究,推动沁县百万蛋鸡养殖、长子冻干食品等项目扩大规模、提升效益,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加快数实融合、数智赋能,力争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5%以上,争当全省数字化转型发展排头兵。持续推进高新区信创产业园、长治中关村科技园等项目建设,统筹布局和推动传感器、无人机、电子元器件、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培育3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长治数字底座,申报国家级千兆城市,合理布局算力设施,推动5G信号进一步向农村覆盖。
全面优化产业生态。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建立健全产业生态联动机制,推动“政、产、学、研、金、介、用”七大要素提档升级、协同联动,构建各类要素内在统一、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体系。深化产业研究,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布局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产业新赛道,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产业备份基地。
(三)着力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建设能源强市。以深化能源革命为牵引,聚焦“规模适度、安全可靠、绿色低碳、引领创新、效益显著”目标,统筹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加快建设现代化能源供应体系。
推动煤炭行业降本增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2座煤矿竣工投产,加快3座煤矿联合试运行、2座停缓建煤矿复工复产,原煤年产量稳定在1.7亿吨左右。新建4座绿色开采矿井,建成10座智能化矿井,全面开展产能120万吨及以上煤矿智能化改造,煤炭先进产能稳定在95%左右,强化煤炭产销储运衔接,将煤炭产业打造成为“道地性产业”。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7个焦化“上大关小”升级改造项目全面投产基础上,加快实施“三改造”“两运行”。以发展高端精细煤化工为方向,推动煤焦油高附加值成分提取、粗苯向医药中间体转化,加快推进10万吨己二腈等26个项目,建设国家级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225万千瓦。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有序开发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新增新能源装机60万千瓦。推动长子、沁源抽水蓄能电站尽快核准开工。推进储能设施布局建设,加快1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10万吨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带动新能源产业布局配套和扩展应用。加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综合能源岛等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构建高效用能模式。
深化能源领域创新改革。聚焦“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持续加强能源领域治理,整体提升能源产业运行效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能源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加强与山西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做好园区试点基础上,实施市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可再生能源山西分中心落地长治。
(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发展新动能。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我们要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激发创新活力。全面落实我市支持科技重点项目7条措施,市级科技经费投入增加一倍、达到1亿元以上,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科研投入。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性谈判协商等方式,开展30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让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打造创新平台。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重点支持国家级光电检测、煤基合成油产品测试、植物萃取和转化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特种钢、深紫外LED等中试基地建设。推进检验检测市场化改革,建设“检测+研发+服务”综合检验检测园区。
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聚焦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发展,引导企业领办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组织推广10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
集聚创新资源。建设长治深圳飞地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产业引育、招才引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平台,承接引进发达地区创新资源要素。深化省校合作,突出“人才+产业”导向,加大市场化招才引智力度,精准引进一批高水平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各位代表,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们要理直气壮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上下同欲、政企同心,一定能够将长治打造成投资宝地、用能洼地、创新高地、产业福地,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展现更大作为!
(五)着力优化消费供给,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
促进消费挖潜升级。落实好各类促消费政策,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开展餐饮、住宿等重点领域服务提升行动,推进10个核心夜间经济集聚区、10个夜间美食示范街区、5个地标性商业聚集区建设,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巩固提升11个乡村e镇,健全农村商贸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创建国家消费帮扶产地示范区。积极承接和举办具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培育文化娱乐、体育赛事、国货“潮牌”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建设区域消费中心。
叫响文旅康养品牌。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全面落实“151995”行动计划,聚焦文旅康养“五大品牌”每个县区至少落地3个重大项目。推动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新增8家A级景区,推进太行山大峡谷经营体制改革。支持武乡县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壶关县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抓好侯堡康养小镇、大健康公共服务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漳泽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完善配套服务,新建太行一号旅游公路350公里,推进太行山大峡谷轨道旅游项目,打造20家市级以上精品民宿,引进知名品牌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吸引国内外创意人才,开发地方特色文创产品,用好“长治有礼”文创平台,打造文创产业基地。建设观音堂公共文化创新体验基地,深化文物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开展好全国文物普查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积极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全面提升我市文旅康养知名度、美誉度。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推进晋东南物流枢纽、现代零碳智慧医药仓储物流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专业性物流中心和物流企业。发挥郑州铁路局长治铁路物流中心作用,依托瓦日、太焦、长邯等铁路扩大运能供给,加快沁源新交口、上党绿能物流园等专用铁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比例。加快建立“交易+物流+供应链金融”联动机制,打造物流枢纽大数据服务平台,积极创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服务实体发展,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力争贷款余额增长10%左右,社会融资总量达到500亿元以上,金融增加值增长9%左右。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长治服务基地,推动重点企业上市挂牌,更好对接资本市场、用好资本市场。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六)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三农”基础。
坚定稳粮保供。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严格落实“田长制”。加快上党灌区等大型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9.7万亩,新增水浇地6.49万亩,建设10万亩吨粮田示范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5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25.16亿斤以上。推动黎城创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2万亩以上,生猪出栏量稳定在110万头以上,发展净菜加工、屠宰加工,提升种养殖附加值。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积极发展中水灌溉,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发展特优农业。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壮大中药材、粮品、果蔬品、蛋肉制品、酿品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实施120个农业产业项目。“一县一业”打造特色现代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林下经济。大力发展冬播谷子,推广优质谷子种植30万亩以上,开发小米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提升长治小米品牌知名度。推动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正式运营,开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55万亩左右。
加快乡村建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彰显太行山水风韵的和美乡村。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建设39个精品示范村、322个提档升级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1.3万座农村户厕改造、8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30公里。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农业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1800个以上。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40万亩。
深化巩固衔接。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水平和饮水安全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脱贫人口产业就业帮扶,稳定扶贫项目收益,保障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七)着力深化重点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放大“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集成效益,完善开发区与部门联动审批机制,强化标准化厂房建设,让更多项目“签约即开工”“拎包能入驻”。加大开发区项目集聚和产出考核力度,提升“三个一批”活动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持续创优营商环境。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新指标体系,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件事一次办”“证照分离”等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服务能力,完善“三晋通·长智办”APP,推动“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超市覆盖70%以上的乡镇。优化完善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市场环境。
增强民营经济活力。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定期向民营企业推介项目,引导煤炭领域等社会资本投资转型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链建设。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及时回应解决民营企业诉求,健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继续办好“长清班”“复旦班”,提升企业家素质,激扬企业家精神,成全企业家的创新创意创造。
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开展经营主体深化年活动,统筹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以上。推动经营主体集聚发展,再培育3个省级链主链核企业,1个省级、5个市级专业镇,力争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专业镇产值增长16%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进供气、供热、供水等公共服务领域价格改革。
(八)着力扩大对外开放,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化京长对口合作。围绕建设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充分利用首都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合作,拓展合作深度广度。依托京长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搭建政策研究、高端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多元合作平台。举办京长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会,探索跨区域项目联合策划、成果共享机制,打造更多“双向飞地”模式。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市县领导主动外出考察推介,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做好产业研究及生产要素匹配,对接各类商会、协会,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中介招商、智库招商等多种形式,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全面兑现投资促进奖励,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全年签约项目投资额达到1500亿元,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60%以上。
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度。举办好“2024中国—东盟周”活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支持重点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本地优势产品由供货出口转自营出口,扩大出口规模。支持陆港国际物流园区联运班列运行。用好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展会平台,组织企业线上线下对接国际市场,力争新增10家外贸实绩企业,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
(九)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载体,持续推进“1+3+4”上党城镇群建设,重点实施总投资536.9亿元的131项城建工程。
增强主城区辐射带动功能。坚持社区化、亲民化,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和文脉文气文化植入,全力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让长治成为一座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现代之城。梳理优化空间,运用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和平医院片区、上党门片区等重点区域规划修编,积极推动主城区批发市场等迁建,预留足够的公共设施空间。开展滨湖区设计“一张图”及控规修编。畅通城市路网,完善路网结构,优化路权分配。推动东南外环、高新大道全线贯通,形成连接南北、通达东西的城市快速通道。打通德化门街西延、府后街西延等断头路,新建林荫大道、规划五路等11条市政道路。同步做好主城区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热源扩容配套、辛安泉引水输水管网及配套设施等项目。提升功能品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实施莲花池修缮改造项目。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积极申报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打造活力社区。完善公共卫生间、城市驿站建设。持续开展主城区停车专项整治,缓解停车难题。积极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工会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开展市植物园、动物园项目前期。加快城市更新,推进八一路小学片区、上党落子剧团片区等“城市疮疤”治理。加快庄里、上韩、北寨等城中村改造,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60个。实施3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三河一渠”整治提升工程,做好海绵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工作。
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长子县打造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县城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切实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积极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支持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切实提高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341国道、309国道改扩建和国省干线过境县城改线,推动平安高速、黎陵高速开工建设,扎实推进长治机场迁建、长邯聊高铁等项目前期。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加强水网规划,开工建设后湾水库供水工程,加快推进老顶山引水、壁头河河道治理。做好吴家庄水库前期,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
(十)着力强化生态保护,全面建设美丽长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按照市政府出台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为核心,对重点行业进行深度治理,完成12万户散煤清零改造,力争PM2.5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4微克以下、优良天数达到80%、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万吨。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再生水利用项目。加快滨湖污水处理厂建设、上党污水处理厂扩容,全面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国省控断面水质全部优良,市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新污染物和固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处理项目,提升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锚定打造“八百里浊漳·美丽的画廊”目标,实施好“一泓清水入漳泽”工程,推进漳泽湖东岸水环境提升和周边环境整治,扎实做好浊漳河南源、石子河、绛河等综合治理。建设6个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本地树木用于植树造林,积极申报黄河流域中央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完成营造林11.7万亩、水土保持治理45万亩,加强采煤沉陷区治理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持续推动节能降碳。严格落实“双碳”目标要求,能耗强度下降1.8%以上,积极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清洁运输,大宗物料清洁运输比例达到80%以上。扎实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进一步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探索实施一批EOD项目。扎实推进近零碳示范工程,支持高新区建设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园区,推动平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实施好低碳气候韧性循环经济转型项目。
(十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实施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建设,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精准做好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服务工作。推动特色劳务品牌提质增效,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5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4%以上,造就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加大欠薪治理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促进教育扩优提质。大力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质量。巩固拓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成果,完成义务教育“双减”试点任务。加快英华片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市三中迁建等项目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范围,提档升级寄宿制学校8所。有序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市直高中优化整合,每个县至少办好1所优质公办高中,持续提升高考质量。加快市职业教育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支持驻市高校建设,积极推进山西机电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组建本科职业院校。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联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中研所附属医院新院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地方病、传染病防治,推动重大疾病早防早筛早治,稳步提高全市人民健康预期寿命。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加快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全面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筹办第十七届省运会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习惯。继续办好环漳泽湖马拉松赛,加快推动与邓亚萍体育基金合作项目,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参保扩面,提高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率。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完善职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新建市殡仪馆投入使用,配套建设公益性生态墓葬。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健全分层次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深入提炼城市精神内涵,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用长治优秀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凝心聚力。建设市级融媒体平台,加大长治对外宣传力度。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复核验收。推动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年内建成开馆。围绕曲艺名城建设,深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演活动,举办第二季“戏聚长治·唱响盛世”系列戏曲演出,积极开发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各位代表,人民幸福安康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办好省政府15件民生实事,全力打造优质的公共服务、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活保障,让生活在长治的人民更自豪、更自信!
(十二)着力维护安全稳定,牢牢守住发展底线。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着力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狠抓安全生产。坚持“三管三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坚决防范事故发生。加快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深化平安建设。持续开展扫黑恶、治电诈、打盗窃、净网络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处置公共安全事件。扎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工作。加强气象、地震、人防等工作,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升群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红十字等事业。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援疆、档案等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为我市改革发展凝聚起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正能量和强大合力。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坚定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讲政治、铸忠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转观念、求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持续强化“四敢”导向,尊重和保护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加强工作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守法度、重规范。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积极推动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加强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担当、抓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抓落实”重要要求,全面提升政府抓落实效能,以钉钉子精神抓末端落实,建设实干型政府。优化12345政务便民服务热线运行机制,提高转办率、办结率、满意率。践行“四下基层”,大兴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严纪律、葆廉洁。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审计、统计监督,筑牢重点领域制度防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习惯“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如炬;笃志前行,虽远必达。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锐意进取,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治篇章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