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嘉宾代表共话人才引育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 屈文谦
一场“城”与“才”的热情奔赴
1月14日,在参加“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期间,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来到“中国人才夏宫”服务中心,全方位了解长治引才聚才的政策体系、育才兴才的服务机制以及惜才留才的生态环境。
“在这里,看得出长治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看得出今日之长治比以往更珍惜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屈文谦一语道出长治这场“城”与“才”的热情奔赴。
作为名副其实的能源重地、文旅胜地、创新高地、产业沃地、康养福地,近年来,长治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党管人才”运行机制,全力打造以“中国人才夏宫”为品牌的良好人才生态,近悦远来、归如流水的人才环境正在形成,人才效能逐步激发,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如今的长治,正在打造各类人才的创新高地、创业福地、创造宝地,各级人才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21年以来,一批批武汉学子利用寒暑假走进长治开展实习实训,收获成长。长治带着需求、带着政策来到武汉大学,以一场场诚意满满的招才大会广纳英才,对接发展。双方在校企联合培养、青年人才交流互动等方面密切合作,共同探索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屈文谦说,长治,这座充满诚意的城市,正以灼灼盛放的魅力吸引集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英才,用最广阔的圆梦舞台,让更多“千里马”在上党大地竞相奔腾。长治的人才事业发展,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朱海云·
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 李晓东
把服务送到人才心坎上
“以人才交流为根本,融合交易会、长治特色非遗展销、古建模型展示,精彩纷呈,意义深远。”1月14日,谈起“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赞赏地说。
“长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为全市人才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人才联谊会发挥了凝聚人心、汇聚人才,打造长治人才高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李晓东说。
文学作品是吸引人才的窗口。长治是文学创作的富矿,以文学创作扮靓城市名片,影响广阔。近年来,李晓东两次组织“中国作家太行笔会”采风团活动,邀请国内著名作家学者走进长治,用酣畅笔墨为上党大地著锦着绣。“通过作家的笔,扩大长治美誉度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注目长治、扎根长治、圆梦长治。”
如何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在李晓东看来,打好服务组合拳,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要以开放视野引才育才,立足项目、立足需求,采取项目制、联谊制、结盟制等多种形式,引进与长治发展适配度高、能发挥实际效用的高质量人才。要加快健全配套政策,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切实把服务送到人才心坎上。同时要把长治优势宣传出去,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让人才从“要我来”到“我要来”。
“祝福家乡长治成为新时代人才聚集的高地、事业发展的福地、创业创新的广阔天地!”采访结束时,李晓东送上美好祝福。
·梁家秀·
北京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 任立殿
以乡情纽带扩容引才“朋友圈”
“接到‘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的邀请,我顿时感觉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以及身为一名长治人的自豪。”1月14日,“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现场,作为在外奋斗、情系家乡的长治籍人才代表之一,北京中科招商集团执行副总裁任立殿,带着满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来到这场“大咖云集”的人才盛典。
以一座城的诚意、一座城的礼遇、一座城的期许,汇聚八方英才。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在外优秀人才回引,我市不断突出人文关怀,创新“双招双引”工作机制,持续就合作项目、意向对接情况进行深入沟通,不断加强政治吸纳,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探索出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促的合作共赢之路。如今的长治,“朋友圈”不断扩大、“同路人”越来越多。
2024年,北京中科招商创新创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屯留区共同打造了“双招双引驱动平台”,在抓招商、引投资,进人才、壮队伍,扩项目、优环境上下足功夫,不断集聚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任立殿在当地也拥有一个新身份——长治市屯留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经济与投资顾问。他说:“此次联谊会的举办,不仅增进了各领域专家人才之间的互动联络,推动了资源共享,同时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大家更加浓厚的回馈家乡、回乡创业的热情。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主动对接本地更多的优质企业,尤其是科创、医疗大健康等未来战略型企业,为大家寻求更多投资机会,为助推长治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海云·
潮车间CEO 石富鹏
“走出去”“引进来” 强化聚智赋能
“要贯通更多渠道,让本地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1月14日,“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活动现场,潮车间CEO石富鹏说。
石富鹏是我市潞州区人,深耕零售消费品市场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线上线下销售经验。尽管长期在外创业,但他却始终心系家乡。“长治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一直想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石富鹏说。
“长治拥有很多优质产品,比如潞党参、沁州黄小米等,我们应积极搭建多元推广平台,整合各方资源,让更多人领略到长治元素的魅力。”2024年,石富鹏牵头促成山西省商务厅合作与网红带货主播合作,开设山西助农专场直播,助力百余家山西企业电商发声。最终,单场直播就获得3亿元销售额,其中我市振东集团销售额5000万元,沁州黄小米单链接售卖480万元。
品牌塑造对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要重视产品包装设计,独具匠心的包装能提升产品辨识度,吸引消费者目光,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可以深入挖掘产品背后的故事,将长治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融入其中,赋予品牌温度与内涵。”石富鹏说。
石富鹏深知人才对于家乡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直播电商领域,还是品牌运营方面,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要让更多本土人才‘走出去’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把优秀外地人才‘引进来’,通过加强交流学习提升整体行业水平。”石富鹏说,相信在众多心系家乡发展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长治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李雅婷·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 宋玺
让家乡“出圈” 链接更广阔世界
“每一次回家,看到家乡发展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越来越美、文化活力不断迸发、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1月14日,在我市举行的“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团委书记宋玺感叹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且非常有意义,聚人气、汇人才、集智慧。我非常开心能参与其中,感受现场热烈而浓厚的氛围,感受家乡对优秀人才的热切期盼。”
宋玺生于长治,曾是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中唯一的90后巾帼陆战队员,现就职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做学生工作。她说:“加强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推动人才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做好家乡文旅品牌的宣传与推介,链接更广阔的舞台,是我所盼望的。”
人才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近年来,我市倾力支持人才工作,搭建延揽英才的广阔舞台,营造优化爱才惜才服务生态,持续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多渠道“引”才,暖心举办“人才夏宫咖啡日”,常态化开展人才座谈交流,为长治高质量发展聚智汇能。
水流万里总思源。 作为从长治走出去的优秀学子,宋玺说,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将利用此次寒假社会调研契机,带领青年学子释放青春的光与热,聚焦红色传承、历史古建、乡村振兴和特色产业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地方和高校之间的人才对话和沟通,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王涵·
北京大学2023级数学科学学院学生 焦晨航
“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创新热土”
“这是一座城市的诚意,更是一座城的期许。此次‘智汇长治·星耀太行’2025年长治市人才联谊会以城市的最高礼遇向人才致敬。无论是本地人才还是引进人才,这都有益于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更好地助力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1月14日,长治籍贯、北京大学2023级数学科学学院学生焦晨航应邀参加此次活动时感言。
“通过阅读宣传展板内容,了解到家乡近年来用心用情用力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备受感动。”焦晨航说,“从论坛峰会上的侃侃而谈,到‘夏宫咖啡’厅的欢声笑语,再到企业科研机构的潜心钻研,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创新热土,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在这里既能仰望星空,又能安家落户。”
一直以来,我市对青年人才渴望且珍视,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把最暖心的服务送上。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落实落细人才服务,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坚持党管人才,推行以“太行英才计划”为核心的“1+N”人才政策体系,打造“中国人才夏宫”品牌,以有温度的人才服务集聚各领域人才来长留长,精准把握引才“门路”。
“家乡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前进的动力。”谈及未来,焦晨航坦言,毕业后他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青年一代,我将积极践行使命担当,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使学术研究更加生动与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