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供销社,市社直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现将长治市供销社《关于聚焦“五张网”构建 推动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长治市供销社

                         2024年617

关于聚焦“五张网”构建 推动供销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社八届五次理事会议精神,聚焦全省供销社农资、农产品、中药材、再生资源、盐业“五张网”构建,进一步培育系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经营服务网络提质扩面,推进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合合作,扎实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长治实际,制定此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聚焦省社“五张网”构建,不断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坚持统筹谋划、因地制宜、分类布局、梯次推进的原则,以全省农资一张网、农产品一张网、中药材一张网、再生资源一张网、盐业一张网构建为主线,以“点线面”结合为要素支撑,以“产供销”一体为重要职能,以“组团式”发展为推进方式,以“全方位”提升为最终目标,促进经营服务向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供销合作社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农资“一张网”,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坚决落实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要求,聚焦“抓服务、建网络、保供应”目标,省级以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牵引,市级以长治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为依托,县区以11家农资公司12个配送中心和1931个农资销售网点为支撑,搭建省、市、县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切实担当起农资流通主力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作用。

依托全市农资保供工作专班,强化农资保供工作机制,指导市县两级农资保供企业积极探索集采集供的“五统一”模式,严把进货查验关、商品质量关、供应承诺关,保障农资供应。持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开展延时经营、拆整卖零、电话预约、送货上门、流动服务等便民服务,提升供应服务覆盖面。

大力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持续优化绿色农资的“配、供、销”结构,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宣传、应用力度,积极争取试点工作。创新农资经营方式,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三社合一”联合办社、粮食收购抵扣货款等模式,不断拓宽农资销售市场,加快农资企业向农业服务模式转型。加快建设“长治数字供销”智慧平台,为农民提供农资价格、农化服务、农资购销、线上培训、病虫情报等综合服务,实现农资经营和农技指导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24年至2025年,进一步夯实沁县、壶关县农资企业配送能力,县级供销社实现农资企业全覆盖,基层供销社农资销售网点全覆盖。积极推动农资集团在潞城区、武乡县建设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农资集团开展代理、股份、租赁等多种形式合作,在我市铺网设点,推动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广泛覆盖、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实现系统上下农资保供稳价“一盘棋”。

(二)完善农产品“一张网”,健全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

全系统要围绕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深入开展县域流通网络建设行动,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助力畅通城乡双向流通。要强化节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协调推进产地、销地、集散地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年内完成长治市智慧农产品物流园建设项目,健全质量检验检测、电子交易结算、冷链物流配送等功能,逐步改造升级金鑫瓜果批发市场;加强与省供销物流集团合作,欣鑫合电商公司、副食果品公司、潞惠农业要主动对接,在销售端持续发力,推动农产品购销环节有力衔接,拓宽农产品购销渠道;加强与铁路部门、粮食流通企业的沟通协调,农储公司铁路专用线要安全稳定提升运力,保障大宗农产品外运顺畅;提升武乡县农产品市场、潞城区微子镇、店上农产品市场服务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围绕生鲜农产品市域配送业务,逐渐完善农产品产地预冷、全程冷链配送、终端生鲜自提柜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持续打造“大红袍”、“非长莫粟”、“翻得高”、“芮溪”等供销农产品品牌,不断培育更多特色自有品牌,利用供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搭乘电商快车,继续开展农产品网络直播带货,打通农村土特产品和城市消费者之间更便捷的网销渠道。积极构建产销衔接联盟,依托与北京对口合作和对口援疆有利政策,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依托长治乡村振兴名优产品展销馆,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与脱贫地区加强对接,继续办好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广设立线上线下消费帮扶专区专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利用“832平台”政策优势,在供应商组织、产品质量、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好服务,打造我市“832优选”品牌,持续扩大平台交易规模。

2024年,要实现新增冷库库容400吨,提升沁县、平顺、武乡等县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能力;新增3个新疆果品销售专区(专柜),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2次,农产品销售额稳步增加。

(三)完善中药材“一张网”,健全完善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

加强与省中药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集团公司探索经营中药材收储业务,潞惠农业公司探索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2024年,以平顺、武乡中药材产业为引领,建设中药材“一张网”基地县,依托平顺县良元商贸有限公司、平顺县西沟供销社、武乡县五星种植专业合作社、武乡县众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道地中药材育苗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和销售网络,积极推广“中药材集团+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形成区域示范带动效应。

重点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加大食品药品生产资质申报,推动中药饮片、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自主分装加工,对中药材产业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积极组织动员系统内外中药材企业加入“晋药网”中药材线上服务体系,共同建立中药材大数据库,拓展高速服务区、加盟店等线下销售渠道。

(四)完善再生资源“一张网”,健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抢抓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大政策机遇,紧紧围绕工作职责,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绿色分拣中心,培育一批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实现基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系统内回收企业和回收站点要主动承接废旧家电回收业务,完善回收渠道,提高回收效率,实现应收尽收。市社依托日杂公司、义合源公司持续开展“分类回收再生资源、倡导推行节俭办公”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在市级机关单位开展试点,完善公共机构回收渠道,提高回收处理效率和质量。依托物联科技公司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再生资源便民回收屋回收动向,为回收企业减少人工成本、高效管理提供科技支持。

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积极参与县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转、处”体系和乡村生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农膜回收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报废汽车拆解、秸秆综合利用等业务,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2024年至2025年,打造沁县再生资源“一张网”基地县,积极争取发改部门政策资金支持,新建沁县宏麟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辐射中转站和回收站点。实现县区再生资源企业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建成1个标准化规范化回收站点,辐射带动基层回收网点实现全覆盖。

(五)完善盐业“一张网”,健全完善晋盐品牌供应销售体系

要不断支持县级盐业公司的发展,鼓励公司采取参股、兼并、业务合作等方式做强做大,协助省盐业集团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配合形成全省盐业“一张网”。2024年打造壶关县盐业“一张网”基地县,拓展食盐配送营销网络。

持续深入开展盐业宣传活动,市县两级盐业企业要为宣传晋盐品牌,讲好晋盐故事,配合省盐业集团公司拓展山西盐业电子商务渠道,以引导健康消费扩大晋盐的有效供给,不断推出消费者认可的绿色、有机、健康、安全、方便适用的盐品,守护山西百姓盐罐子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主体责任。全系统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协调,统筹部署落实,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靠前抓,项目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围绕本方案中明确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调查研究,从多层面多角度高度谋划、科学筛选切实可行的重点建设项目,切实将“五张网”构建作为推动供销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二)加强协同配合。各县区社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建立调度专班,明确建设方向、规划重点、目标任务和落实举措,实现市社、县社、基层社纵向联合、上下贯通、信息畅通,形成推动“五张网”构建的合力。

(三)积极争取政策。各县区社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加强同发改、财政、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用好现有资金渠道支持“五张网”构建,多渠道争取资金和项目,为“五张网”构建行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开展“五张网”构建行动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向全系统干部职工乃至全社会宣传构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及时总结提炼五张网构建行动中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做法、新经验、新模式选树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宣传取得的成果。要强化调查研究、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全系统五张网”建设行动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