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
(2011 -2015年)
城镇集体工业担负着繁荣城乡市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行业结构,全面推进我市城镇集体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特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二、优势分析
三、面临问题
四、总体思路
五、发展战略
六、目标重点
七、对策措施
八、重点项目(表)
一、发展现状
我市城联社系统共有11个县级联社164户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市直企业34户),职工2万余名,主要行业有煤炭、化工、医药、机械制造、家具、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工业陶瓷、服装鞋帽、工艺美术、商业服务等14个,主要产品有煤炭、煤矿配件、民爆产品、中药制剂、五金制品、铅丝、锅炉、起重设备、绝缘子、家具、塑脂牙、服装、鞋帽、刺绣、堆锦等150余种,花色品种达3000余种,联社总资产28.7亿元。
“十一五”时期,我市城联社系统积极贯彻“四位一体”战略,实施联社“一、二、三、四”的发展思路,即:“一”抓好一支队伍。主要是培养提高一批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二”搞好两个服务。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和县区联社服务。“三”依靠三个创新。一是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强化集体企业管理,提升后续发展能力;三是技术创新,实施产品发展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四”落实四权管理。管住所有权、维护自身和成员单位的基本权利,确保联社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放活经营权、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改革、改制寻找新的突破口;强化监控权、建立严密有效的监控、审计、监督程序等,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抓好收益权、创新分配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形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工业总产值十一五末期为40.2亿元,比十五末期的11.4亿元增长2.6倍;销售收入十一五末期为36.2亿元,比十五末期的10.1亿元增长2.6倍;实现利税十一五末期13.5亿元,比十五末期的3.3亿元增长2.9倍;集体资产十一五末期达到45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22亿元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名列全省十一个地市同行业第一名,被省联社授于完成省政府目标责任分解任务优秀联社。
“十一五”时期重点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共有43个,总投资1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20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截止2010年9月,投产达效的项目26个,已竣工的项目8个,正在续建的项目4个(因市场原因未投入改造的项目5个)。已投产达效的项目主要有:长治县联社雄山煤矿90万吨矿井改造和金晶药业冻干粉针普药肺癌药物生产线,武乡县五个煤矿改造,壶化集团12000吨胶状乳化炸药、12000吨改性铵油炸药生产线和2500万发导爆管雷管生产线,襄垣县石板沟煤矿120万吨扩建和迎宾街拆迁改造工程,潞城市联社碾米机出口扩能改造,市直潞丰炉业公司高效节能煤气化锅炉改造、高压电瓷公司有机复合绝缘子新产品开发、长雷工艺绣品公司2万平方米园林式生产厂房、东风公司新建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商贸大厦等。
在转型跨越发展中,我市集体经济强县发挥引领全局拉动增长作用。截止2010年底,长治县、壶关县、武乡县三个县完成主要指标总量占到全市城镇集体经济总量的70%。其中:长治县产值达到17亿元,利税达到8.6亿元,为县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一五以来,全系统产值在千万元以上、利税在百万元以上企业,由原来的12户发展到23户。并涌现出壶化集团、雄山煤矿、潞丰炉业公司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自主创新的知名企业,尤其壶化集团十一五期间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民爆主导产业,建成了我国首条数码电子雷管生产线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强度复合型导爆管雷管生产线,跨入我国民爆行业前三强。正是这一批骨干企业成功转型,为全市集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优势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城镇集体工业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优势:城镇集体经济涉及十几个行业,150多种产品,涵盖衣、食、住、行、用等,是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民生产业。近年来,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打造出一批名、优、特产品,主导产品数码电子雷管产品技术领先世界水平,高效节能燃气煤炉填补全省空白,传统文化产品堆锦多年来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此外,九年寨乳制品、武乡老家小米、兰花白酒等产品畅销省内外,极具有发展潜力。
2、出口优势:我市城镇集体企业产品出口创汇所占比重较少,但扩大出口的潜力相当大,这些产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用钱少、用工多、消耗能源少等特点。如:刺绣工艺品、合成树脂牙、碾米机等。
3、企业优势:近年来通过抓大放小、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使集体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企业的数量由十五末期的197户减少到164个户,产值达千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由原来的13户发展到21户,产值达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由2户发展到4户,产值超亿元以上的新型集体企业由2户达到5户,壶化集团、长治县雄山煤矿、武乡福达煤业公司、长子山只岭煤矿、屯留化工厂等企业跨入全省集体企业50强,成为地方经济一大支柱。
4、地利优势:市、县境内许多集体企业地处繁华地段,位置优越,随着我市“1+
三、面临问题
1、传统产业徘徊不前。从全市63户重点企业分析,煤、焦行业比重占57%、化工民爆行业占总产值26%、传统的家具、工艺美术、鞋帽、五金等日用消费品所占比重逐年减少、高新技术产品不足0.5%,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市场竞争力。
2、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在11个县市区联社中,除长治县、壶关、武乡等少数县区产值在亿元以上,其余大多数县区产值仅在千万元左右。停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历史欠账多,规模企业少的三多一少现象依然存在。全市164户集体企业三分之一运转正常、三分之一勉强维持、三分之一名存实亡。
3、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相当部分企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缺乏对企业发展长远规划,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重视不够,投入资金少,使产品竞争力下降,同时,由于企业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加之社会保险没有彻底解决,导致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下,影响了企业发展。
四、总体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全市城联社系统十二五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强联社功能,强化资本运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重塑我市城镇集体工业经济新形象,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经济总量番一翻。
五、发展战略
1、大力实施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加快我市城镇集体工业转型步伐,由单一的集体企业向股份合作制新型企业转型跨越;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跨越;由封闭的自成体系的行业经济向跨区域、多元化发展迈进;由传统手工业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挥各级联社机关和成员企业区位优势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型;发挥联社合作经济优势向服务城镇化建设转型。
2、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抓住当前项目建设,转型发展的大好机遇,按照“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深加工”四新一深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对传统产业进行提升改造,使传统产品尽快走上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着力抓好家具、工艺美术、工业电瓷、日用五金、塑料制品、服装、乳制品等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一批著名品牌和名牌企业。
3、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重新定位和谋划三大支柱产业发展。拓展煤炭行业,围绕延伸产业链,把配套产品链、技术链、资本链、利益链统一起来,形成集群效应多元发展,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做强化工行业,继续巩固和扩展壶化集团在民爆行业的龙头地位,发挥内部资源配置最大效益化;全面发展医药行业,突破性开发市场前景看好的中药市场,苦参系列产品,中药饮片、冲剂、药材种植基地,把中药制作为新的增长点。通过合理布局三大产业,相互促进各具优势。
4、积极培育新型产业。实施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优先战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智能化等战略性新型产业,重点开发智能化绝缘子、复合纳米口腔材料、传感技术项目和产品等。逐步建立适应我市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框架,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断培育这些产品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特色优势和集体企业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发展多种形式的第三产业。通过退二进三、产业转型、资本重组、房产开发,重点发展商贸服务、连锁运营、信息咨询、餐饮服务、老年服务、物流配送等生产和生活服务性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繁荣市场,使第三产业提升率逐年达10%以上。
六、目标重点
全市城联社系统到“十二五”末实现“一番、二增、三全、四化”的发展目标,具体为:
一番:经济总量翻一番。
工业总产值:“十一五”末为40亿元,“十二五”末达到80亿元;
销售产值:“十一五”末为38亿元,“十二五”末达到76亿元;
工业增加值:“十一五”末为16亿元,“十二五”末达到32亿元;
销售收入:“十一五”末为36亿元,“十二五”末达到73亿元;
利 税:“十一五”末为10亿元,“十二五”末达到21亿元。
十二五主要指标规划
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销售产值 |
工业增加值 |
销售收入 |
利税 |
2011 |
44 |
44 |
18 |
41 |
11 |
2012 |
54 |
50 |
21 |
48 |
13 |
2013 |
61 |
57 |
24 |
55 |
15 |
2014 |
70 |
66 |
28 |
63 |
18 |
2015 |
80 |
76 |
32 |
73 |
21 |
二增:联社资产增值、职工收入增加。
集体资产:2010年为28亿元,“十二五”末达到50亿元;
职工收入:2010年年人均为1.2万元,“十二五”末年人均收入力争2.5至3万元。
三全:十二五末实现系统现有职工全就业、社会保险全参加、参保人数全覆盖。
四化: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集约化、产品技术高端化。四化互动,协调发展是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举措。
1、传统产业新型化
十二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1)、家具。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家具将进入黄金期,可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不同产品标准、不同使用场合、不同销售服务等手段提升家具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红枫家具公司引进民营资本1.8亿元,新购置土地100亩,约4000万元,土建工程3000万元,设备投资25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2010年立项,2012年投产,形成年产环保洁净办公家具、餐厅家具20万套,实现产值2亿元,销售5亿元,利税5000万元。到十二五末建成家具分公司、房地产开发分公司、物流分公司、物业分公司,新增就业岗位3000人。形成研发、设计、制造、组装、销售、物流为一体,规模最大的管理一流的企业集团。
(2)、“潞绣”集手绣、机绣之精华,融湘绣、苏绣为一体,同时吸收国外绣品荟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十一五期间长雷工艺绣品公司生产的“潞绣”产品计16大类上千个品种,畅销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4200多万美元,实现利税1800多万元。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长雷公司要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刺绣产业特色基地。大力实施“项目带产业、产业促就业”经营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扩大城镇下岗女工和残疾人员的就业面,在农村乡镇和停产半停产的国营大中型企业中设立培训加工点,培训合格一批,就地上岗一批,产品从手绣、机绣工艺品发展到电脑绣品、抽纱绣品、床上用品、垛绣、堆绣、贻绣、绢花、拉毛等,在国际市场保持客户联系和发展中,紧紧围绕国内市场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十二五末绣品产量达到1000万片,产值5000万元。
(3)、“上党堆锦”是我市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作为工艺美术行业一朵奇葩,为全国十大魅力城市长治市增了光彩,许多“堆锦”工艺品在全国历届工艺美术产品评比会上获奖,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党堆锦”牌商标被定为中国著名商标。十二五期间要抓住发展契机,丰富品牌内涵,围绕突出上党文化特色,引进民间资本,开发四大系列产品,一是与长治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自然旅游系列产品,如:上党门、大峡谷等。二是开发红色文化革命传统产品,如:巍巍太行、八路军总部以及老一辈革命家肖像等。三是开发古老民间传统女娲补天、后异射日、精卫填海、神农炎帝等。四是开发传统文化与佛教、教会文化、西洋文化相结合的产品。到2015年从业人数发展到500人,产值达到3000万元,新增利税360万元,建成全市最大的堆锦工艺品特色基地。
(4)、工艺地毯。地毯工艺品主要以优质土种羊毛和棉纱为原料,吸收传统的手工技术制作,成品通过化学处理,图案新颖,经久耐用,即适合用于高级宾馆、饭店、会议厅装饰,又适应普通家庭室内增美,现年产各类地毯1.1万平方英尺。十二五期间根据旅游市场发展需要,新增产能6万平方英尺,产值7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700人。
2、新型产业规模化
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发一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主要有:
(1)、有机复合绝缘子。市场调整显示,全国电网线路改造每年需要高等级(120吨以上)电瓷产品约40亿元。我市高压电瓷有限公司是国家经信委列为山西省电网改造唯一指定厂家。该公司十一五期间,先后开发了XWP-70到XWP-160等不同类型的新产品7种,主导产品XWP2-60、XWP2-70悬式瓷绝缘子被评为山西省优质产品。抓住当前智能电网大力发展机遇,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120KV以上高吨位悬式坯件生产线两条,有机复合绝缘子生产线一条,购置主要设备200台(套),建造100立方燃气节能车底隧道窑两座,
(2)、纳米高强度树脂牙项目。口腔材料本身无污染、无公害、符合国家低碳发展。十二五期间,将有计划地开发复色、多层色、纳米技术高强度多层色合成树脂牙,新建一条合成树脂牙半自动生产线,同时引进烤瓷牙项目,形成长治地区及周边地市烤瓷牙配送中心,在着手开发口腔材料的基础上,引进专家和技术人才,挂牌经营,做好口腔材料延伸和拓展,建立口腔医院,到十二五末产值达到5000万元,销售4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此外,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适应低碳发展框架的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断培育这些产品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如:煤洁净利用、太阳能发电产品、沼气供热产品、环保节能煤气化锅炉、高性能结构材料、节能灯具、铵铁硼永磁材料、水泥彩砖瓦、聚合铝、新型墙体材料等。同时依托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优势,实行联营、参股积极开发附加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系列产品。如:微电子、光电子材料。
3、支柱产业集约化
煤炭行业是我市集体企业中的最大支柱产业,产值、销售、利税分别占到全系统的60%、58%和85%。按照袁纯清书记提出“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十二五期间拟对长治县、武乡县、长子县等13个煤矿实行集约化经营,提高煤炭开采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到十二五末新增产能300万吨,产值18亿元,利税6亿元。并新上180万吨和150万吨两个洗煤项目,利用洗煤生产中的中煤、煤矸石等这些副产品资源制做水泥、矸石砖、轻质碳酸钙等产品,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增加新的增长点。
围绕煤炭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煤机、焦炉机械、煤机配件、矿用导风筒、煤矿顶网、防护网、高压管接头等煤炭服务产业。森特煤焦化工程集团公司生产的焦炉机械车辆、煤焦提升机,到十二五末产值达到1亿元,利税3000万元,市直线材有限公司矿用金属网、防护网投资800万元再新增一条镀锌铅丝生产线,由2010年年产4000吨到2012年达到1万吨,新增产值5000万元,利税600万元。祥雨塑胶公司在生产煤矿用正、负压风筒基础上,投资1000万元研制开发导风筒风速、风量测定传感系统,形成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平台显示的全自动安全通风系统,组建企业技术中心,为煤矿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服务。
潞丰炉业公司根据国家低碳、节能、减排新型产业政策,十二五期间重点抓好B级燃气锅炉、电热锅炉系列产品制造和钢制、铜铝复合彩色散热器扩能生产,公司大型自动焊接设备订购、工艺制定工作已全部完成,两种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公司多年的培植和经营,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成熟的销售网络。2010年产值预计3000万元,利税预计300万元,到十二末锅炉产值可达到12亿元,散热气片可达到1.2亿元,利税达到1500万元。
4、产品技术高端化
实现产品技术高端化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民爆行业主攻方向是提高技术含量向安全、清洁、节约发展,一是开发应用安全环保、节能低碳、性能优良的新产品,采用液体硝酸铵代替固体硝酸铵。二是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加快现有生产工艺,产品升级换代,最大限度减少在线存药量和固定作业人员,并逐步过渡过无人操作。三是加强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完善生产在线检测手段,采用先进的成品检验方式,提高产品技术指标精确性和可靠性。拟投资3亿元对雷管生产线进行自动化、连续化技术改造。主要项目有1、复合型高强度导爆管雷管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产能2000万发,产值1亿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2、地震勘探雷管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产能300万发,产值1200万元,上缴税金300万元;3、磁电雷管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产能100万发,产值200万元,上缴税金100万元;4、起爆具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产能200万发,产值5000万元,上缴税金1100万元;5、数码电子雷管续建项目:由年产50万发扩大到100万发,产值1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6亿元到十二五末达到19亿元,利润由8000万元达到3.3亿元,产能达到9200万发,真正成为全国第一、亚洲第一品牌。
十二五期间全系统共计新上重点项目34项,总投资21.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9个,投资在2000至5000万元的项目18个(重点项目见附表)。项目如期实现后可新增产值33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
七、对策措施
1、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实施十二五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集体企业综合配套改革。针对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差等突出问题,十二五期间把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作为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进而提高企业实力和应对危机能力。对于现有停产半停产企业要一一调查摸底分类排队,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兼并重组,对税收、土地使用、债务处理、职工安置等方面的问题,要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减轻企业负担。通过改革改制使集体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加优化和创新,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由现在的6户发展到10户,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现在的13户发展到25户,并培育出1-2个产值销售双超10亿元的企业。
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机制
发展十二五规划,人才是关键,鉴于城镇集体企业系统人才缺乏,职工素质较差的状况,要下大气力搞好企业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鼓励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到城镇集体企业应聘、任职,允许在职科学技术人员、工程师利用业余时间到城镇集体企业兼职,在项目建设上鼓励有一定专长和交往能力的离退人员聘请任职,并给予优厚的待遇鼓励各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城镇集体企业工作,鼓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国有企业将其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在国家允许范围内有偿转让给城镇集体企业并简化转让手续。
3、积极创新引资上项
“十二五”的发展关键要靠项目,靠大项目、好项目。我们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大力引资上项。主动扬长避短,发挥自主优势,利用有效的土地资源在资金、产品、技术上与名企、大企合作对接,千方百计吸引大集团、大投资、大项目、好项目。在具体工作中,要打破城镇集体企业布局零乱,资源分散的现状,对集体资产要整体打包,捆梆运作,联手发展,增强后劲。
4、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作用
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强化行业管理功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全力振兴工艺美术、家具、家电、服装鞋帽、日用五金、机械等6个行业要建立与集体经济相适应、市场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行业协会,制定好行业规划、行业调查、行业分析、行业协调等相关事宜,发挥好行业技术管理、新品推广、对外交流、会展招商、信息服务等各项作用,以优质的服务取得会员企业支持,提高行业地位,扶持企业发展。
5、转变作风,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
市联社今后的工作方针要为各县、市、区联社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树立“发现即发展、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的观念,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外引内联相并举战略,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最大限度地聚集各方资金、管理、人才、技术为我所用。把招商此资作为抓住战略机遇期的重大举措长期坚持,要全系统上下动手抓招商,更要推动企业以企招企,以商招商,进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掀起策划、引进、建设项目的高潮。各级政府要加强各级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的机构和队伍建设,按照市政府(2010)50号文件精神,理顺关系,完善职能,列入编制,保障经费,促进城镇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长治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