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以来,我市围绕健全托育服务体系,科学谋划、高位推动,高效实施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项目,12个县区分别建设了1所配套80-150个托位的公办综合托育机构,辐射带动我市新增托育机构221个,其中,204个已完工,17个正在改建中,预计今年年底我市托位数将达到1.4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5个。

为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我市做实做细组织、资金、政策“三项保障”,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托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政府统筹、卫健牵头、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组建专班运作,协同解决难点堵点,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省、市、县三级财政积极配套,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50万元,市级财政支持资金1360万元,县级财政承担资金约17600万元;按照相关政策,我市普惠托育机构在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每孩每月下调300元,对独立托育机构每孩每月发放500元运营补助,对符合政策规定生育二孩、三孩家庭分别给予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和5000元,免费为全市0至3岁婴幼儿购买意外伤害险,已备案的普惠托育机构水、电、气、暖享受居民价格政策,并制定示范奖补、入托率奖补、连锁奖补、运营补贴、租金减免等支持政策,顶格构建起政策保障清单。

我市遵循以民为本、普惠优先的原则,构建起三级托育服务体系。一级“双核”引领,成立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市托育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引领和培训指导功能,有效指导、带动全市托育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二级“多点覆盖”,高效完成公办综合托育机构“县县全覆盖”工程,现已全部投入运营。三级“全域支撑”,在全市布点建设了200余个普惠性社区(家庭)托育点、幼儿园托班,支持有条件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开办托育机构,提供多元化托育服务供给。同时,组建一批以乡村医生、健康指导员、志愿者为主的家庭照护指导队伍,对居住相对分散、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较多的农村、社区,提供入户指导服务,形成以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引领,12个县区公办托育中心为支撑,社区办托、家庭托育、幼儿园办托、用人单位办托为补充的“1+12+N”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多元协同、产教融合,是推动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市鼓励高校开设托育专业,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治卫生学校等现已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专业,培养专业人才400余人,有效填补了我市乃至全省托育服务型人才缺口。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我省首家省级托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搭建具有实习实训、人才输出、课程研发、信息管理一体化功能的婴幼儿照护人才平台,与辖区内院校联合培养托育相关专业在校生。提升托育从业人员技能,依托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培训2000余名托育从业人员,并考核发放“保育师”等级资格证书,托育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今年9月底,我市举办全市托育行业保育师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医育结合、规范发展,是解决“不敢托”顾虑的破题之举。我市成立市县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在市妇幼保健院、县区妇幼保健计生中心分别挂牌成立,承担辖区内托育服务指导、从业人员培训,为全市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服务、技术支撑。促进“医、育”深度融合,依托妇幼保健机构,定期开展“妈妈课堂”科普教学,并免费为在托婴幼儿提供科学专业早期发展指导、健康体检、中医育儿等服务。率先构建智慧安防综合托育平台,新增视频监控、一键报警、智能门禁、智慧消防等模块,为托育机构提供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高集成的安防综合监管系统,提升托育机构管理效率和安全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