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45年10月上党战役胜利后的长治解放初期,当时为伤员救治医院,1952年改名为“长治市工业局职工医院”,1979年更名为“长治市中医医院”。经过70多年来的发展与建设,现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治医学院教学医院,山西大同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山东省中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联盟成员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深度合作单位。中国工程院王琦院士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治未病示范中心,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针灸诊疗中心建设战略合作联盟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指导单位,全国直肠癌流行病普查培训基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实践基地,晋冀鲁豫(四省五市)中医院联盟,山西省第三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中医药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胡希恕经方医学长治传承基地,山西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山西省“九针疗法长治传承基地”,长治市中医师承教育基地,三部六病医学流派长治传承基地,长治市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长治市医体融合中医运动康复干预中心,长治市中医经典病房建设单位,长治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在岗职工624人,医院高级职称96人,硕士研究生100人,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拥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7人,省级名中医6人,市级名老中医6人,市级名中医14人,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6个,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6个,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5个,老药工传承工作室1个,上党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4个,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6人,山西省百千万卫生人才1人,山西省优秀临床人才6人,“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3人,“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9人,长治市享受特殊津贴及相关待遇拔尖人才1人,长治市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7人,长治市优秀中青年中医师9人。
医院占地面积26650m2,建筑面积43832m2,编制床位500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2个,开设专病门诊57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肛肠科),国家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单位1个(治未病中心),省级省级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7个(糖尿病科、脑病科、肾病科、疼痛科、肿瘤科、妇科、针灸科),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个(康复专科、中医治疗专科),市级重点学科4个(肛肠科、糖尿病科、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1个(肛肠科),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4个(肛肠科、康复医学科、肿瘤科、妇科),省级中医优势专科培育项目1个(内分泌科),市级中医优势专科3个(肾病科、脑病科、疼痛科);上党中医学术流派4个,市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市级中医优势专科集群4个。
医院是山西省医院协会市(县)中医医院分会(全省10个地市78家医疗机构,其中包含71家中医医院)、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的依托单位。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下设8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为:肛肠专业委员会、脑病专业委员会、针刀专业委员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免疫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长治市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下设2个专业委员会分别为: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中医康复护理专业委员。
医院拥有1.5T磁共振、64排CT、DSA、奥林巴斯290主机3台,电子胃镜(HQ290AI)、结肠镜、先进超声设备及呼吸机等生命类支持设备。医院长期承担省内10余所大中专院校的教学任务,医联体成员单位覆盖晋东南地区的所有县(区)中医院,整体综合诊疗能力长期位居全省地市级中医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