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运用系统化思维,通过梳理产业项目、优化入企服务、重塑营商环境等并联举措,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区上下涌动着拼项目、抓服务、促发展的强劲“脉搏”。

(一)用心“理项目”

武乡农业示范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为鲜明导向,持之以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项目清单化。全面梳理示范区既定项目,列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清单。重点列明资金来源、建设内容、责任部室、责任人员、完成时限,由部门领导专题指导、综合调度,做到全程把控、实时把控、质量把控,按项目台账逐项逐类抓落实、抓推进。目前2个重大项目已投产运行,年产2000吨有机醋生产建设项目、年出栏600头黄牛养殖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二是工作专班化。一方面通过优化专班构成、明确专班成员、细化专班职责、强化分级分类解难题,全面放大专班优势;另一方面建立月调度和要素保障白名单、督查核查三项制度,对专班机制进行完善支撑,实现专班服务更高效,项目推进见实效。

位于园区故城镇的李家山银杏经济林产业园建设项目,正是武乡农业示范区在梳理整合园区产业项目要素及资源的基础上最终使得银杏成为当地“金名片”的生动化体现。该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栽种银杏树木80000株,围绕“银杏种植+深加工+银杏特色小镇(康养+文创旅游)”发展思路,武乡农业示范区大力推动银杏全产业链开发,让银杏产业之路越走越宽,推进了银杏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用情“优服务”

项目落地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让项目达产达效、高质高效才是目标所向。一是根据重大项目和企业需求,武乡农业示范区推出“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实行“一章管统批、集中搞承诺”,通过领办、帮办、代办、送服务上门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全程“妈妈式”精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行政审批、用工、用地、用电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建立重点项目、企业包联制度,聚焦企业问题和困难,千方百计打通难点堵点,切实为项目建设赢得时间和空间,确保重点项目不仅“扶上马”,更要“护全程”,把服务贯穿项目“开花结果”全过程,助力企业在武乡落地、成长、壮大、腾飞。二是积极入企宣传惠企纾困政策,助力企业发展。目前园区已有 10 余家企业享受用电、市场拓展、技改等方面 12条惠企措施。年产150吨蔬菜大棚生产建设项目、武乡县大象惠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畜禽粪污处理利用项目在示范区惠企政策的扶持下分别于今年3月、6月实现投产运行。

(三)用力“护营商”

示范区以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为根本,以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积极为企业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一是常态化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努力消除政企信息不对称现象,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园区企业除了享受山西省、长治市优惠政策外,还享受《武乡农业示范区鼓励投资优惠办法》,其中,对新引进的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等项目(包括外资项目),设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奖、经济贡献奖、科技孵化认定奖、高新技术认定奖、企业创新升级奖、招才引智奖等十项奖励。二是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全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拆墙、瘦身、提速、减负”,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力争到2024年年底,各领域办事流程、办理时间等效率指标在2023年基础上提升30%以上,努力打造具有一流营商环境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

当前第四季度时间已经过半,全年工作即将收官,武乡农业示范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切实将“项目为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坚持“围着项目转,绕着项目干”,加大项目服务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设让路、开路、铺路。(武乡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