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市直、驻市医疗机构:

《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关于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的通知》(财办社〔2023〕1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中医药发展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形成高质量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经验为导向,通过实施“杏林技术传承、太行英才培养、服务模式创优、数智技术赋能、岐黄文化弘扬、管理体系创新”等六大工程,构建“区域均衡、特色彰显、创新驱动、质优效高”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体系,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上党”品牌,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破难题、探新路、作示范。

二、总体目标

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中医药政策供给更加完善、传承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梯次有序、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彰显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市建成长治市中医药研究院,市、县级名中医和老药工传承工作室达到153个。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0.62人,每万人口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数达0.79人。建成8个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打造45所“星级”中医馆、435个中医阁。智慧共享中药房在乡镇一级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特色优势充分彰显。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提档进位。

三、实施步骤

重点突破阶段(2023年)。坚持锻长板、扬优势、强弱项,在中医药技术调查筛选、上党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产学研协同制剂转化、师承教育基地建设、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和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建设、中医经典病房组建、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等示范项目取得重点突破。

全面完成阶段(2024年)。多层次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体系全面构建,梯次合理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优建强,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筑牢,智慧中医药服务便捷可及,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巩固示范阶段(2025年)。总结凝练项目实施的可行制度、体系设计、运行模式等,建立持续投入、深化建设、辐射推广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固化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评选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和“上党”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输送建设、改革经验,充分发挥改革示范排头兵的职责作用。

四、重点工作

围绕示范试点项目的目标任务,结合长治实际,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重点领域,深入挖掘丰厚的中医药资源,充分激发中医药服务发展活力,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十八个项目,厚植中医药文化,着力建设中医药强市。

(一)实施杏林技术传承工程,打造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上党”体系

项目1:中医药特色技术筛查及推广项目。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长治市中医医院建立2个中医药特色技术中心,开展全市域中医药调查,收集、筛选有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和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做好深入研究基础性工作。统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形成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2:上党中医学术流派研究项目。建立中医基础研究室,深入研究当代晋东南地区师怀堂、刘绍武、李定明、赵永强、原培谦、王佐明、栗书元等7位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发展壮大上党中医学术流派。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3: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协同创新实验室项目。支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与浙江省农科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深度合作,围绕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研究方向,建设中医药实验室,开展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协同创新相关研究。引进5名高层次人才,将实验室建设成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争取与国家责任单位级实验室平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实施单位: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4:产学研协同制剂转化项目。与高等院校以及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中药研究室,推动疗效突出的名老中医经验方、优势病种协定方等中医药治疗方法产学研协同,开发应用中药制剂。支持“降脂溶斑散”“扶阳解毒颗粒”等36个临床经验方通过医疗机构制剂备案。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9月。

项目5:师承教育基地项目。以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长治市中医医院为基础建立2个市级师承教育基地,以县区中医医院为基础建立11个县区级师承教育基地。建设市、县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到2025年,市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达到100个,市级老药工传承工作室达到2个,县区级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达到50个。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二)实施太行英才培养工程,打造中医药人才引培集聚“上党”高地

项目6:人才队伍结构优化项目。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药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配置标准,特别是保证中医康复科、老年病科、治未病科等重点领域人才配备。加大乡镇及以下医疗机构中药师配备力度。探索在中医医疗机构增设中医技师岗位。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7:“筑巢引凤”项目。制定中医药“筑巢引凤”政策,完善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战略合作机制,给予研发资助和更高标准的条件保障。引进团队,建设1个中医精准实验室。鼓励“晋医回流”,建立长治籍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回流支持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复制”计划,建立“一带十、十带百”中医药人才储备培养机制。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8:“融中汇西”项目。以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基础,建成长治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高层次西学中骨干人才培训项目,所有中医医疗机构实现西学中全覆盖。面向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企业医院等医疗机构组织开展西学中高级人才培养和研修。培训人数达到497人。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9:基层人才倍增项目。依托省域内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创新专科层次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推进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和中医专长医师在基层执业,给予一定奖补措施。加强长治中医院国家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建设。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10:基层人才能力提升项目。培育300名中医馆基层中医药临床优秀人才,培育240名“能中会西”的中医阁基层医生。为基层培养120名高素质中医药全科人才。建立中西医结合培训教育基地,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等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继续教育。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三)实施服务模式创优工程,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优质“上党”品牌

项目11: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两所市级中医医院牵头建设脑卒中中心、糖尿病慢病防治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肛肠诊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中医危重症救治中心、中医老年病中心、中医肿瘤中心等8个覆盖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的专科中心。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12: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依托县区中医院,打造县域中医医共体。市级两所三甲中医院指导长子县、壶关县、沁县、沁源县四个县,形成可推广的基层中医药“1+3”的立体服务网络试点,即每1所乡镇卫生院在辖区内遴选3所中医基础扎实的村卫生室高规格建设中医阁。打造45个“星级”中医馆,村卫生室新建435个中医阁。提高基层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1月。

项目13:中西医协同示范项目。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打造15个中西医协同示范科室,研究制定实施“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实施中西医联合查房、联合会诊等临床路径,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14:中医优势专科集群项目。做优做强心血管、脾胃病、妇科、治未病、康复、肿瘤、风湿病、疼痛等8个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提升区域内整体中医专科诊疗能力,发挥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15:中医经典病房项目。在市级2所中医医院组建中医经典病房,至少建成2个中医经典病房。经典病房中医执业医师占比达到90%以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运用中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的诊治工作。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项目16:智慧共享中药房项目。依托2所市级中医医院建设市级智慧共享中药房中心,依托11所县区中医医院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分中心,配备智慧化中药调剂系统、自动煎药中心、共享中药房网络平台,开展与龙头配送企业合作共建,实现中药材、院内制剂等全市联通配送,共享共用,建成一站式用药服务体系。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四)实施数智技术赋能工程,打造中医药数智融合发展“上党”高峰

项目17:智慧医院建设项目。开展两所三甲中医医院院内系统升级改造。完善智慧服务系统建设,优化患者诊疗流程信息服务。提升以数据流转、清洗、统计为核心的HRP、集成平台建设水平,打造精细化智慧管理模式。建设三甲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互联网诊疗。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中医功能,加强“居民健康档案浏览器”中医场景应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构建市县乡三级远程诊疗系统。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行政审批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9月。

(五)实施岐黄文化弘扬工程,打造中医药文化精品传播“上党”案例

项目18:中医药文化传播项目。择址建设中医药主题馆、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和中医药文化街,创建中医药健康养老示范区,将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科技、乡村旅游相结合,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加强媒体宣传,构建多元参与、多方发力的长治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实施单位: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长治日报社。

完成时限:2025年3月。

(六)实施管理体系创新工程,打造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上党”示范

完善多元化投入与补偿机制。建立充分体现中医服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复合的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深化县域医疗集团医保改革,优化中医药医保目录管理,支持互联网中医医院医保改革。积极开展道地中药饮片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健全现代中医医院管理制度,对标公立医院改革要求,重点在市中医医院、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及遴选3家县区中医医院开展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试点。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公立中医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动绩效考核评价改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全面压实责任。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按照方案要求,将示范试点项目实施纳入部门重点工作,制定具体落实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强化资金保障

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投入机制,用好用足示范试点项目中央、省级配套资金,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加强资金风险防控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加大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等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中医药事业。

(三)严格监督考核

建立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公示公开制度,强化对项目的全流程全方位监管。研究制定示范试点项目工作评估考核和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动态监测、跟踪分析和对重大项目的监督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在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评估考核。

(四)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政策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深入挖掘、总结提炼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典型经验、做法,积极宣传示范项目进展与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上党”经验。



附件: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工作专班



附件

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工作专班

一、组成人员

组  长:邢张朋  副市长

副 组 长:黄 孜  市政府督查专员

          王旭琴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张 剑  市财政局局长

          郭军只  市医保局局长

成  员: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行政审批局、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主要职责

加强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组织领导,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政策,指导、督促、检查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由王旭琴兼任。




图文解读:《长治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