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是户厕改造提质年,为全面贯彻《山西省“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有效提升我市农村厕所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现就2023年农村户厕改造提质工作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新改造任务
2023年全市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新改造任务31632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1.9%。具体是潞州区3000座、上党区3500座、屯留区3206座、潞城区3000座、长子县1767座、壶关县5000座、平顺县1500座、黎城县659座、武乡县6000座、襄垣县500座、沁县3000座、沁源县500座。
(二)“回头看”问题厕所整改工作任务
2023年全市共有19091座“回头看”问题厕所整改任务,具体是潞州区514座、屯留区6878座、长子县9180座、武乡县829座、沁县737座、沁源县953座。
(三)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紧盯2025年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的要求,实现“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群众满意”的目标。
二、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改厕方案
以县为单位制定2023年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按照乡村振兴三类县划分,合理确定改厕优先序,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优先推进农村改厕。在省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生活污水规划建设村、文明城市建设考评城乡结合部村、省级文明村镇和基层组织能力强、群众意愿高、后续管护有保障的村庄优先整村推进。新改建户厕应退街进院,与村容村貌相协调。
(二)坚持村民主体地位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不强行推进农户改厕,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不得推进整村改厕。改厕验收要将群众使用效果、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验收交付使用后农户承担户厕管护主体责任。
(三)合理确定适宜技术模式
按照“三有三无一处理”的改厕要求和标准,结合我市近几年改厕的实际和群众反馈意见,可以采取以下改厕模式:
1.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村镇,优先建设下水道水冲式厕所;
2.采用内置式无害化抗冻式(也称异型双翁式)厕所的要配套水冲设备;
3.采取三格式的,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因素影响,经群众同意后方可使用;
4.选择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式的,须同步建设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设施(大三格化粪池),并制定长效管护办法;
5.采取其他新技术、新模式要具备可推广、可复制的条件,且须经试验示范获得群众认可和满意后,再推广实施。今年将对新改厕模式和管护模式进行遴选推广。
(四)务实推进问题厕所整改
巩固去年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成果,对已经完成整改的全面开展质量“回头看”,确保整改效果。对今年需整改的问题厕所,要建立健全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分类分户制定整改方案,严格整改质量标准,因户施策推动整改。列入2023年度整改计划的19091座问题厕所,省级给予1000元/座的补助资金,县级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确保问题厕所全部整改到位。省市两级对今年的问题厕所整改以模式成熟、群众接受的为基数,核定进度,适时通报。
(五)提升户厕改造质量实效
坚持民生居首、质量至上的原则,继续加强改厕施工队伍技术培训、资质认证和厕具质量检测,强化农村改厕全过程监管,按照长治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长农居办函〔2019〕4号)要求,严格把好“十关”,确保改厕质量。省市两级将对新建厕所和问题厕所整改质量进行抽查,对厕具产品开展质量抽检,并进行通报。
(六)优化组织实施方式
1.简化农村厕所改造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20〕1337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发改赈发〔2021〕121号)文件要求,相关环节采用非招标方式组织实施。
2.鼓励县区开展因户确定模式、制定标准,经试点户、试点村示范后,由农户自行改造,验收后政府补助的方式实施。
3.结合近年改厕的经验教训,支持县区对厕具产品等设施进行集中采购,确保产品质量,施工由村集体组织以本村工匠为骨干组建施工队伍实施。
4.任务分配给乡镇、村组织实施的,必须由县级主管单位联合市场质量监管部门,对采购的厕具产品进行检测,联合住建部门对施工队伍资质进行认证,并逐级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明确职责和完成时限。绝不允许出现任务一分了之,施工质量和进度无法保障的情况。
(七)强化改厕标准体系建设
加大农村改厕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严格落实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晋农社发〔2020〕9号)要求,户厕结构和材料要符合《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8-2020、《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农村粪污集中处理式户厕改造技术规范》DB14/T2352-2021等国家、省级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改厕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意识。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组建专家技术服务队伍,通过线上互动、线下指导等方式解决改厕难题。
(八)持续推进长效管护
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护措施、完善管控政策。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坚持农村厕所改造与使用管护一体考虑、一体设计、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主体作用,增强自我维护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依规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村集体经济补助、村民付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后续管护机制。县区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督促将近年来投放的抽粪车、建设的粪污处理站全部用起来,常态化开展厕所粪污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规范化管理服务,坚决杜绝闲置或挪作他用。
(九)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
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改厕“明白卡”要进门入户,结合文明城市建设、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月、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工作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加强文明如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向社会公布反映问题、了解政策信息的渠道,如电话、邮箱、公众号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微信、标语、专题片、宣传册、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普及健康知识,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生态账,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接受改厕,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十)不断完善信息监管机制
管好用好“山西省农村厕所革命数据管理系统”和县区已建成的厕所革命管护服务平台,全力构建农村数字化户厕基础档案库。新改造户厕要同步开展信息录入,并按照《山西省关于开展农村改厕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要求,集中时间、力量开展信息数据的填报和审核工作,确保5月底前对已完成改厕和问题厕所整改的农户厕所档案信息全部录入省级系统。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4月底前)
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培训,讲明政府补助政策,明确任务、建设要求及完成时限,确定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5-10月)
全面开展改厕施工,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部门技术规范,有序推进户厕建设改造,确保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圆满完成年度目标建设任务。
(三)总结验收阶段(11-12月)
按照《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改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晋农组发〔2022〕15号)文件要求,对当年的户厕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建立完善改厕档案,验收合格后进行资金拨付,并开展工作总结,认真梳理提炼工作亮点,总结改厕经验,不断提高农村改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县区于12月20日前向市农业农村局报告年度工作推进情况总结和整村推进绩效报告。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区作为农村厕所革命责任主体,负责农村改期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认识,健全工作机制、统筹人力财力,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明确职责分工,将厕所革命提上重要日程,细化工作措施,强力推动落实。
(二)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以县级为主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加强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省级继续按每座1000元的标准安排补助,中央财政对当年达到整村推进标准的村庄予以适当奖补。县级财政要加大投入,严格按照省县1∶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使用各级补助资金。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县区,本年度将不得享受整村推进奖补政策。优化项目资金支付方式,施工方可按施工进度预支部分资金,县区可列支经费用于聘请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三)强化督查考核。市级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纳入对县区党委、政府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改厕工作实行“每月一统计、一季度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各县区要组织开展明察暗访活动,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抽查,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公布投诉电话,发动全社会对厕所革命工作进行监督。
(四)强化奖惩激励。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任务完成较好,体制机制创新有新进展、新突破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对因工作推进不力、户厕质量不符合要求、配套资金不落实、资金管理不善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