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郭晋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道地中药材产业助力革命老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紧紧围绕中医药强省战略和全省“东药材”产业布局,突出规划引领、示范引导、规范管理、政策扶持等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市中药材总面积达152.96万亩,产量11.18万吨,中药材农业产值37.7亿元。中药材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促进贫困山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一、优选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培育,构建适合南太行的道地药材种植体系

从2022年开始,我市对集中连片发展20亩以上的党参、黄芩等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进行补贴,每亩补贴0.1万元,最高补贴20万元,有效加大了良种推广面积。以打造有机旱作“潞药”品牌为核心,加大党参等中药材品种的种质提纯复壮、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建设了52个集约化繁育基地,面积6792亩,保障主要品种种子种苗区域内自给自足。平顺县建成了全国唯一潞党参原生境保护区、全国党参种质资源圃,投资550万元,建立起功能涵盖智能育苗、实验炼苗的潞党参工厂化育苗基地,有力提升了全县潞党参现代化育苗和供苗能力,去年以来还积极开展潞党参、连翘等道地药材良种保护,实施中药材种子种苗“源头工程”,建成了太行山潞党参良种繁育示范基地,推进科学选种育种,从源头上保障了优质种苗的供应。

二、鼓励支持域内道地药材加工企业成体系发展,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中药材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实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振东道地药材公司多年来对党参、连翘、苦参等多种中药材生产、抚育、加工等环节实施了GAP管理,建立了GAP软件系统,制定管理规章、标准操作规程及整套生产批记录,建立了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引领带动企业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今年4月我市还特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来我市开展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培训和指导检查,GAP认证技术部李春天副主任对10余家中药材企业进行了《全面推行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为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重点培育潞党参、柴胡、连翘等优势品种,提升道地特色药材基地建设标准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林下种植、野生抚育等生态种植模式,建设党参原生境保护区4162亩、野生抚育基地70万亩,制订完善了15个中药材生产技术规程和9个品种的育苗、种植、加工、仓储等综合标准,全市共集中打造了126个200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面积20万亩。2024年我市潞城区、黎城县、长子县又获批建设每县700亩的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将达到“两模式五统一”的要求,力争实现中药材生产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作业机械化、管理精准化、产品品牌化。

四、发挥我市农业科技队伍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培育壮大中药材种植技术队伍

我市充分发挥三区人才优势,与县区中药材经营主体对接,下沉服务,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2023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7次,培训从业人员4517人次,其中我中心围绕中药材的种植、加工、管理、农产品品牌和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中药材产业人才1000人次。线上培训班依托“专技天下”在线培训平台开展,线下培训组织学员分别赴安徽、湖北、吉林、河南学习了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生产模式,中药材企业管理经验和中医药文化等内容,有效提升了中药材种植技术队伍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依托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大力培育道地药材交易市场

我市依托平台建设,坚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加快实施中药材全产业链培育工程,从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联合体、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药材产业链建设等维度,推动产业集群“补链强链”“集链成群”。全市培育振东制药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国家级合作社和8个省级龙头企业,平顺西沟、龙溪等2个农业产业强镇,平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37个中药材产业园和示范园,振东制药、正来制药等5个中药材产业联合体,道地中药材产业1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和以振东集团、正来制药、九州通为龙头的中药材全产业链,推动形成了中药饮片、中成药、药食同源、中药化妆品等9大类500余种产品,形成了梯次递进延伸、功能有机衔接的现代中药材产业体系新格局。山西中药材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核心功能开发也已基本完成,录入生产经营主体430家、追溯用户数515个、生产基地655个、基地种植面积17.1万亩,销售额达27.35亿元。同时今年我局正在积极筹备全国首届药材GAP大会和山西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打造山西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平台。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全市中医药强市大会精神,结合产业实际,吸收采纳您提出的建议,做好做优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打造潞党参、连翘等道地药材优势产区,全面推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大种子种苗选优提纯、统繁统供力度,普及应用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中药材特优区;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引导中医药企业自建或以订单形式联建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做强中药材精深化加工,引进一批中药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全市中药材加工集约化发展,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扩大中药材质量可追溯监测体系企业数量,提高我市中药材质量,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中药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附件: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求意见表

(此件可以公开)A类


单位领导:                         分管领导:

承办科室: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       承办人:郭岢峰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