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书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标本兼治、科学还田、高效离田总体思路,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大力发展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积极推动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机制,构建秸秆利用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连续三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一是开展技术服务。连续制定《长治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区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组织召开全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新”(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技术培训会并现场观摩了玉米秸秆腐熟剂应用试验,推进我市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技术,我市在政策、机制、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总结了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饲料化加工、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生物质气炭联产集中供热、沼气工程集中供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等十大典型技术模式。其中上党区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项目和潞城区生物质气炭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公布的15个全国生物质能利用典型案例,为推动全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探索了路径、提供了经验。2020年全国农村能源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培训班在长治召开,充分体现了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对我市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和农村地区生物质清洁取暖方面所取得成效给予高度肯定。

二是加强项目建设。高标准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力争创建一批、推广一批。2016年至今,连续9年争取襄垣县(2次)、屯留区、长子县、上党区、壶关县、潞城区、黎城县、武乡县为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通过整县集中推进,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打造秸秆综合利用“样板县”。

三是做好台账建设。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组织县区对本区域农户和市场化利用主体的农作物种植情况、秸秆产生情况及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料化”利用情况全面调查,详细了解各类作物秸秆的利用情况,认真合理计算分析,把收集和分析得到的数据录入上报系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进行相关产业布局和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四是加强宣传培训。各县区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法规政策、技术普及、典型案例等,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中,营造出综合“利用利国利民,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浓厚舆论氛围。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带头人培训等,分层次、分环节、分对象举办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创新支持机制,切实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水平。指导各县区建立分区域、分作物秸秆还田模式,提高秸秆还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高秸秆离田比例,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培育设备适用、技术先进的秸秆加工转化市场主体,提升秸秆产业化水平。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此件可以公开)A类


单位领导:郭红亮              分管领导:张彦斌

承办科室:科技教育科          承办人:王   虎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