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范连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长治市高标准农田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是农业农村发展的血液和支柱。我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要与乡村振兴、农村改革和培育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为高标准农田的高效利用奠定产业基础。一要统筹产业布局。在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统筹考虑全市产业布局,针对各县区产业特点实施不同的建设内容;二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人多地少、田块分散,是我们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大障碍。鼓励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结合,在不改变耕地用途,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探索“先流转后建设”的建设模式,降低田块零碎化程度。三是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通过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链,提升种粮效益,不断培
育和壮大新型经营主体,使得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农业生产高水平得到充分展现强化科技支撑。
二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机制。支持各县区打造集中连片、节水高效、技术集成、绿色生态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同时,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和投资高标准农田工程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年,我市潞城区和沁县积极争取成为全省整县推进试点县,主要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高建设标准,利用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个县区主动作为加快与市场主体合作进程,在任务、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探索可行可推广的模式、经验和办法,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转变思路,在解决水源问题方面下功夫。优先考虑地表水灌溉和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把中水回用灌溉农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加以推进,因地制宜建设拦洪蓄水设施和软体水窖,将“季节雨水”“库塘存水”等有计划地转变为农业灌溉的“储备水源”。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在黎城、沁县等富水区,加快推进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在壶关、平顺等缺水地区,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积极推广节水抗旱保墒农艺措施,大力发展深松耕、水肥一体化、土壤蓄水补灌等节水技术。
四是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加强高标准农田项目管理,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高标准农田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建立部门监管、专业监理、第三方审核、群众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网络,加强对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同时,强化后期管护,对农田设施竣工验收、资产移交、管护利用等方面进行规范,确定管护主体,落实相关责任,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在用足用好《农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管护经费基础上,鼓励通过农田建设补助结余资金、项目工程收益等渠道落实管护经费,为管护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从2023年起,我市启动实施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到2030年,改造提升62万亩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确保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责人:秦志云
承办人:秦涛波
联系电话:3036140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25日
(此件可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