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唐建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建设高标准农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全市农业资源条件,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与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任务。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38.6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市耕地面积43%,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看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着资金投入压力大、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工程管护

不到位等突出短板,这些短板也正是您在提案中分析的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大力推进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一是在用好中央和省级资金的同时,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机制,探索通过财政补贴、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农田建设,通过社会参与解决资金难题;二是推进“农田+良机”的深度融合。统筹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资金,加强项目区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和田间道路建设,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确保项目村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建设。一是从市县两级层面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机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培养农田建设人才队伍,同时加大一线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一线运行管理、管护人员的业务能力,保障项目长久发挥效益。二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尤其是将奖惩机制引入各级政府考核机制,科学设置考核办法,确保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科学设置建设和管理流程,简化程序,确保各级管理人员留出的时间和精力能够真正运用到基础设施上。

三是优化农田建设规划布局。坚持科学布局、分类实施,统筹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序落地。一是做好上下衔接。认真落实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及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项目布局、实地踏勘、成果论证等工作,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地块,为后续项目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突出因地制宜。立足我市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征,根据旱、涝、渍综合治理要求,分类确定“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建设重点,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

四是探索长效管护办法。一是发展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这是高标准农田得到长久管护并充分发挥效益的持久之策。提高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对耕地资源的整理整合,做好农田统筹管理,鼓励土地统一流转或托管,引入社会资本进行集中商业化经营和管理,既能够保证高标准农田得到科学合理的管理,也能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二是落实管护资金。除《农田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的提取1%的管护经费外,地方政府另外列支资金,用于后期管护工作,鼓励通过农田建设补助结余资金、项目工程收益等渠道落实管护经费。目前我市已有先行案例,沁源县财政2022年列支了每亩10元的管护资金。三是建立管护制度。工程完工资产完成移交后,要及时建立起管护制度,明确管护经费使用方向、管护内容和责任人,把村级管护责任人作为“网格员”,统一纳入乡镇网格化管理,及时了解各项目工程的使用管理情况,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功能,构建专业管护人员、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管护体系,有效落实管护责任。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责人:秦志云

承办人:秦涛波

联系电话:3036140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1月25日  

(此件可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