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治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坚持目标导向,狠抓贯彻落实,圆满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市农民收入完成21226元,增速9.2%;一产增加值完成102.7亿元,增速5.1%;一产固投完成53.8亿元,连续保持高位运行。一年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作物种业基地提升暨品种展示评价、种植业高效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等观摩培训活动先后在长治举办,有力促进了长治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六良配套,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从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良策六个方面协同发力,促进粮油作物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86.2万亩,增幅0.65%;总产量25.04亿斤,增幅0.83%;单位面积产量648.3斤,增长0.17%。长子县在玉米单产提升行动中重点推广“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模式,“晋技”+“晋种”示范田创出平均单产2447斤的旱地“吨粮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6万亩,在全省大豆高产竞赛中包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3名。
二、深挖四业潜力,特优农业提质增量。推动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专项政策扶持农、林、牧、渔业发展壮大。做大长治小米产业规模,谷子面积达到30万亩,冬播谷子、夏播谷子试验种植取得成功,实现了谷子种植制度的革新。新发展设施蔬菜面积1.6万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2万亩,产量112.8万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面积发展到153万亩,产量11.18万吨。长治党参栽培系统(平顺、壶关)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发展规模畜禽养殖,肉蛋奶总产量29.74万吨,渔业产量达到5935吨。推进“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全年新认证绿色食品55个、中绿华夏有机农产品14个。沁县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长子县青椒基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三、开展三新示范,科技支撑不断加强。全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8.95万亩,超年度任务43.25%,亩均投入达到2300元;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54万亩,占到耕地面积的46%。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布农业生产主推品种69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建设农作物品种试验点26个、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基地10个、“三新”集成示范基地3个;建设玉米制种基地1万亩,谷子、马铃薯制种基地1.3万亩。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47.2万千瓦,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78.6%。襄垣仁达与山西农大共建“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丘陵山区农作物收获机械重点实验室。
四、培育四类主体,乡村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新认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81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8307家、家庭农场发展到2178家,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7030人。武乡县龙晖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推介名单。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完成199.6亿元,超年度任务15%。平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长子县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争取到农业农村部山西谷子产业集群项目和山西道地药材产业集群续建项目,促进特优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
五、推广两个平台,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测平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使用“全覆盖”,实现农村集体“三资”信息“一网尽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网通办”。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的行政村达到60%以上。农业农村部先后三次来我市就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开展专题调研,典型做法得到部领导批示肯定。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托管面积达到66万亩;全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981个,带动服务小农户29万户。在潞城区开展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推动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六、绘好一张蓝图,乡村建设全面推进。联合同济大学开展全域乡村分类布局和规划设计,提出村庄分类布局规划导则,选定黎城县源泉河谷示范片区完成规划设计。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申报141个省级、16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年实施农村改厕29632座,完成22982座问题厕所摸排整改。争取到平顺县、沁县中央预算内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襄垣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黎城县黎侯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潞城区辛安泉镇西流南村等3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长治市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这次会议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一要咬定目标勇争先。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383.7万亩以上、粮食产量25.16亿斤以上,推广大豆种植9.8万亩、油料3.5万亩。抓好“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扩大果、菜、药、肉、蛋、奶生产规模,带动一产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市一产增加值增长5%左右,农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村居民平均增速。
二要聚焦项目强保障。扎实抓好170个农业农村领域重点项目,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推进沁州黄小米专业镇建设。做好一产投资项目谋划储备和入库入统工作,建立项目包联跟踪服务机制,推动项目投产达效,为全年各项任务完成奠定有力支撑。
三要紧盯任务抓落实。主攻粮食单产,建设10万亩“一免五增”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区,打造10万亩“吨粮田”。抓好长子、壶关2个县的7.68万亩高标准农田国债项目和屯留、长子、壶关、平顺、武乡5个县区6.49万亩水浇地建设。发展现代设施农业1.75万亩,完成60个规模养殖场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建设5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开展谷子收获割台、党参秧苗带编织机具研发推广。推进绿色兴农,抓好第三次土壤普查,推广60万亩生物降解地膜和高强度地膜,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实施京长对口农业合作项目。
四要学用经验树样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东山西水、浊漳河畔、太行一号沿线,集中连片建设和美乡村示范廊带。建设39个精品示范村、322个提档升级村,所有行政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推进1-2个示范县建设,打造彰显太行山水风韵的和美乡村样板。
五要防范风险建机制。加强耕地用途管控,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因地制宜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全面推广农村产权交易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抓好潞城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路径办法。做好农业重大病虫害和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健全完善农业自然灾害防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