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马爱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养老问题建议》收悉。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的重点和短板所在。我局积极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密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加快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我市现辖四区八县,共有32个乡、78个镇、2436个村,60岁以上老年人40余万人。目前,运行养老机构94个(其中农村敬老院66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53个。

一、抓好农村日间照料中心长效运行。各县区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每年将运行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对管理好、服务好、运营好的照料中心,在县区财政足额拨付3万元运行补贴的基础上,市本级财政每个奖补1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积极鼓励连锁化、品牌化运行。目前,潞城区有2所实现了连锁化运营;沁源县有1家采取与第三方合作运营,2家与第三方合作提供用餐的模式,长子县积极引入第三方,大堡头镇将辖区内8家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托管运营。

二、推进乡镇敬老院优化整合。通过综合评估,整合设施陈旧、安全系数低的敬老院,关停入住人数较少的敬老院,合并后实现优势互补,整合出了1+1>2的社会效应。武乡县率先形成一个中心敬老院加三个区域性敬老院的“1+N”养老模式,将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集中供养,并在全省全面推广。

三、推动敬老院改造提升。认真落实《国家强制标准管理办法》,推进敬老院提质升级,明确资金需求。2019年投入246万元为全市养老机构安装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截至2021年下拨中央、省、市资金3500余万元,用于敬老院项目的新建、改扩建、设施配套、维修改造和消防设施改造。近三年下达市级补助资金321.1万元用于10所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各县区将敬老院运行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全市养老机构全部办理法人登记并完成线上备案。

四、推进医养深度融合。根据《长治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方案》(长政办发〔2021〕60号)文件,我局联合市卫健委印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规范签约合作工作的通知》,实行医养结合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培训、同督导、同考核“五同”机制,成立“长治市医养结合促进会”,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医养结合签约率达到100%,有力推动了医养深度融合发展。联动长治医学院对5县78个农村派驻“第一村医”对接附属和平医院开设“互联网医疗部”,开通远程预约问诊,实现了农村老人不出村就可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五、积极开展老年人关爱行动。各县区完善健全定期巡访独居、空巢、留守老年人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积极防范和及时发现意外风险。截至目前为全市7939名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人发放补贴682.04万元。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将社区80岁以上老人,低保家庭中的60岁以上失能老人,7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纳入养老服务重点保障对象。以潞州区为试点下拨省级资金100万开展适老化改造,切实增强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加大人才培养强化院校合作。我局按照省级培训为主、市级培训为补充的原则,组织多批次一线护理员进行专技能培训,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省部级能力提升培训。在自主培训的基础上,联合长治市职业技术学院、长治卫生学校,设立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护理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加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储备,提高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推进人人执证。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护理员技能大赛,我市4名参赛队员在全省选拔比赛获团体第三名,其中队员李媛成功晋级全国决赛并获得优胜奖,全省唯一。切实增强了一线护理员职业自豪感,带动更多护理专业毕业生投入的养老服务工作中来。

感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部门领导:段志岗

承 办 人:安国庆

联系电话:3028425

  

                                     长治市民政局

                                    2022年12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