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创新改革新活力  开启能源革命新征程

奋力把长治打造成山西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

——在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国资)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市经信委(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杨鸿斌

(2018年3月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国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任务。下面,我代表市经信委(国资委)做工作报告。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经信委(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年度考核指标,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势头,国企国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指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2017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59.43亿元,同比增长7.4%;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41.9亿元,同比增长119.8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工业固定投资完成257.9亿元,增速3.9%;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新增3户,达到22户;产学研合作企业所占比重为10.34% ,各项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二)重点工作实现“五大突破”

1、工业增长止落回暖、提速攀升,创五年来最好成绩。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递增,1-12月份,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759.43亿元,同比增长7.4%,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增速位居第四,创“十二五”以来的最好成绩。

2、大数据中心高端设计、顺利开建,开启数字经济新纪元。制定了《关于整合全市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意见》,确立“同城双核”实施方案,成立了大数据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约,共同打造大数据交换平台和工业大脑,为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供了更先进、更快捷的途径和手段。

3、“煤改电”任务超额完成、惠及民生,打响了能源革命第一枪。完成了“以电代煤”取暖9307户,占总任务的105.5%。不仅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而且减少燃煤3.7万吨,在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行动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推介周 “三展尽现”,特色鲜明,讲述长治制造新故事。第三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推出“工业产品展示”、“工业历史展览”、“企业文艺展演”三大板块,设7个展区、280余个展位,共计418家企业参展、1100余种产品亮相。期间接待参观团队56个,观展人数达15.4万人次,网民点击率达2600万次,销售收入达1880万元。不仅成为展示长治、宣传长治的一个大平台,而且也成为了广大市民生活中的一个喜气节日。

5、国企改革蹄疾步稳、铁腕“破冰”,拉开国资整合大帷幕。对长丰公司等20户停产企业,采取产权划转、合并重组、关闭破产等不同形式进行改革,解决了多年想改而未改的遗留问题;37户市属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市直党政机关与所办的69户企业完成脱钩改革;23户驻市中央、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签订了移交框架协议,“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推进。

(三)“五项措施”全面落实到位

1、服务企业稳增长。一是深化入企服务。开展“做项目保姆、到一线服务”活动,跟踪服务百强项目;建立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利用网络平台、热线电话、联系人直报等方式常年受理企业反映问题,全年共收集各类问题累计271件,解决259件,问题办结率95.6%。二是争取资金支持。为27户企业争取上级技改、节能等专项资金10115万元,争取数额全省第二。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落实国发42号文行动计划,围绕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编制了焦化、冶金行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2、百强项目促升级。一是实施技术改造。重点实施了121项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53亿元;此外,全年淘汰拆除焦炉3座,去产能147万吨。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全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户、省级技术中心22户、市级技术中心50户。31户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三是加强品牌培育。申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全省制造业入选7家,我市卓越水泥、澳瑞特和振东制药3户企业入选;同时,澳瑞特、成功汽车、壶化集团和高科华杰等4户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2017年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

3、两化融合提水平。一是推广两化融合贯标。全市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户、省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5户。两化融合评估指数50分以上达到19户。二是加大两化融合培训。对全市14个县市区的工业企业进行两化融合指标培训21场,参训人数达到1266人次。三是召开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以“互联互通、融合创新、培育数字经济、建设智慧长治”为主题,77户企业、160余项技术和产品参展,参会人数达到3500人次。四是积极推进信息化服务业发展。市区固定宽带平均上网速率由原来的50M提高到100M,农村固定宽带平均上网速率由原来的20M提高到50M,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力促进了我市互联网行业发展。

4、深化改革谋创新。一是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全年直供电企业达54户,比上年23户直供电企业增加31户,增长135%,全年实际完成交易电量40.1亿度;为企业节约成本1.35亿元。二是创新融资平台模式。以国资公司为主体,先期将国谐公司等9户企业装入融资平台,资产规模达到20亿元,为全市产业转型拓宽了融资渠道。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将项目备案权下放至县经信局,全年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21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5、节能降耗保生态。一是加快节能改造。实施热余压利用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等2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淘汰、改造工业企业燃煤锅炉133台1990.5蒸吨;推进漳山、王曲等燃煤机组节能改造,节约煤炭消费量4952吨标煤。二是建设节能监测平台。已接入潞宝、兴宝、卓越等7户企业,正在接入王曲、华润等23户企业进入平台。全年节约费用980多万元,节能监测水平全省领先。三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全市建成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01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7%。四是实施错峰生产。围绕冬季大气质量的治理,合理安排67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错峰生产,有力地保证我市冬季大气质量的明显提升。五是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党建工作纵深推进

市经信委(国资委)党委共下辖20个基层党委、34个党总支、239个党支部,6883名党员,加强党建工作尤为重要。

1、建五有、强三基。一是完善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基层党组织“五有”建设实施方案》、《加强阵地建设的意见》、《深化制度建设的意见》《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建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通过狠抓“五有”,确保“三基建设”落到实处。二是配强班子。对通成车检公司等9个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督促和指导69个基层党组织完成了换届。对19个党组织的隶属关系进行了调整。三是强化阵地。全年各级党组织共建设大课堂65个,活动室213个,阅览室86个,资料室92个,档案室95个。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了经信委党建云平台,开辟了党建新阵地。四是严格制度。在全面规范“三会一课”等制度基础上,建立了“五个一”工作制度、“五个不”工作标准制度、“五公示”制度、“4+X”主题党日活动制度、规范党员日常言行制度。五是创新活动。先后开展了精准扶贫、迎“七一”文艺汇演、观电影、看历史展、公益捐赠、上党文化大讲堂等各类积极向上的活动,党建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

2、“回头看”、抓整改。一是认真开展了巡视巡察整改自行回头看工作。两次召开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围绕“全面彻底肃清流毒影响”主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对照查摆,制定了3个清单18项整改任务。对市委《三基建设和回头看》整改任务第一批19项、第二批23项进行了逐项整改,并一次性通过了市委的验收。按照“开门整改”的要求,进行了测评,测评满意率达到97%。二是强化措施反腐倡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切实加强党内监督,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开展谈话函询,加大对违纪行为追责问责力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反对“四风”,研究制定了本系统的贯彻落实实施细则,紧盯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守住“三公”经费、楼堂管所、婚丧嫁娶等违规行为易发多发的关键事项,围绕市委、市政府“十个严禁”进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机关纪律作风建设,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内控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规范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接访维护稳定。成立市经信委安全稳定工作领导组,制定了《关于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帮助企业职工协调解决问题。全年共接待群众职工上访1000余人次,做到了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应,特别是针对市水泥厂职工上访等重要稳定隐患得到有效解决和缓解,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3、出实招、帮脱贫。一是上项目。集中力量建设扶贫产业项目—新大象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全年出栏6800头,康家庄等贫困村的贫困户领到首期猪场分红共计54.4万元,成功实现村集体收入破零和贫困户脱贫。二是解难题。多次深入帮扶贫困村,了解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地研究扶贫的精准举措;整治村容户貌,改善村民居住、生活环境;多次举办义诊活动,给全体村民免费义诊,用健康保小康。

过去的一年,工业经济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亟需解决而又必须长期努力解决的问题。一是传统产业过重,一煤独大。传统产业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仍高达88%,其中煤炭占比超过70%。支柱单一,结构矛盾仍然很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二是工业投资持续下降。2012-2017年工业投资增速从11%下降到3.9%,投资额从907亿元减少到258亿元,新项目对工业经济增长支撑后劲不足,新动能培育势在必行。三是大多数企业装备低端。四季度实施最严厉的环保措施,我市涉及四大行业30户企业,分别采取限停产措施,每月影响增加值7亿元。这说明骨干企业装备水平提升任务艰巨,发展绿色制造迫在眉睫。四是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主要表现在“两高四多”,即:资产负债率高,改革成本高,停产半停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欠缴社会保险费用多,遗留问题多,国企改革成本逐年攀高。

二、新时代工业发展方略

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效益优先、质量第一的实体经济,是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市今后三年工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是: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能源革命、结构升级、壮大实体三大任务为主攻方向,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一)目标定位

到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力争全省第一;传统产业比重由88.8%下降到60%左右,非传统产业比重由11.2%上升到40%,工业结构显著优化;培育壮大50强企业,综合贡献率超过85%,形成规模效应,确立工业经济“省域副中心”地位。

(二)主攻方向

1、争做能源革命排头兵

(1)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工程。到2020年,电能替代锅炉面达到50%以上,“煤改电”、“煤改光”取暖工程达到十万户以上,成为山西煤炭减量替代示范区。

(2)实施新能源产业工程。到202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成为山西新能源发电示范区。

(3)实施煤层气开发工程。到2020年,全市煤层气产能达到30亿立方米,产量达到15亿立方米,建成山西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区。

(4)实施煤炭向材料转化工程。到2020年,实现煤炭由燃料向高端油品、尼龙6、醇醚燃料、合成橡胶等新型能源材料的转化,建成山西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2、结构升级新突破

(1)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煤炭行业。到2020年煤炭先进产能占到2/3,原煤入洗率达80%,矿井水处理率、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均达到100%;焦化行业。到2020年,先进焦炉装备产能占比达到50%以上,力争焦炭化产品及延伸产业产值占比达40%左右;电力行业。到2020年,火电装机容量达900万千瓦,电力外输能力达到1700万千瓦;冶金行业。积极推进整合重组,构建高质量、多品种、差异化的钢铁生产体系。

(2)做大做强两个新支柱产业

现代煤化工产业。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建成山西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现代装备制造业。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左右,建成现代制造业产品集群。

(3)培育壮大三个新兴产业

现代医药产业。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形成现代中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到2020年工业增加值要达到40亿元。

3、打造50强金牌名片企业

到2020年,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0家,50—100亿元企业15家,5—50亿元企业25家,支撑和代表长治工业实力,引领和带动长治工业发展方向。

三、2018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形势研判

从市场形势分析,2017年全国GDP增长6.9%,投资、消费、出口分别增长7.2%、10.2%和14.2%,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整体上有利于扩大能源原材料产品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8年GDP增长6.5%,并着重强调要加快发展中国高端制造业,对我市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产业来说,将形成较大的消费拉动。

从主导行业分析,煤炭行业供给侧去产能和减量调控政策效应,供需处于紧平衡,2018年稳定供应、稳中有进的主基调不变。需求侧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大背景下,煤炭消费在2016年下半年触底回升后,进入消费周期上扬通道。虽然新能源发展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行动较快,但绝对份额很低,煤炭消费将保持大概率回升。钢铁行业,虽然房地产降温有所影响,但就山西乃至长治而言,太焦高铁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开发区建设项目正在加紧进行,贯彻“国发42号”文件还将有一大批项目陆续上马,再加上取缔“地条钢”和京津冀地区环保约束采取的限停措施为钢材行业腾出了市场空间,预计2018年市场趋好,价格小幅上扬,盈利景气度持续提高。焦炭行业,作为钢铁行业的上游产业,从供需角度看应该与钢铁行业同趋势,但是考虑到焦化生产的氧化物排放问题引发关注,环保约束加大,预计焦炭市场供应趋紧,保持小幅增长。

从增减因素分析,2018年我市有潞安180等21个增长点项目,预计可新增增加值48亿元,可拉动工业增长6.4%;太行钢厂、中钢特材将呈现恢复性增长,可新增增加值近3亿元;31个小升规企业可新增增加值2亿元以上,总计新增增加值53亿元,可拉动经济增长7个百分点,再加上机械制造、医药等产业自然增长1-2个百分点,增长因素可拉动增长9%。但是受环保约束影响,冶金、焦炭、化工、建材等行业,在采暖季将实施严格的限停措施和错峰生产,预计减少增加值12亿元左右,影响增长1-1.5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向好,有利于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稳定增长,但新动能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恢复性增长拉动减弱的背景下,特别是环保约束力度空前加大,根据增减因素初步判断,2018年工业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压力较大,预计工业增速在8%左右。

(二)思路与目标

2018年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供改和综改结合起来,作为工业经济工作主线,突出抓好“八个三”工作,努力推进山西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主要预期目标是: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6.5%;

——万元GDP能耗下降3.2%;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达到68%。

(三)重点任务

1、凝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三大重点”

2018年重点实施百强项目建设工程,总投资823亿元,力争完成投资201亿元,确保32个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

(1)重点建设10个传统产业技改项目。主要有鸿达320万吨焦化等3个焦化项目,新增产值120亿元;鑫光、潞光发电2×660MW低热值煤发电等7个电力项目,新增产值100亿元。

(2)重点培育90个新兴产业项目。主要有潞宝新建年产6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襄矿泓通20万吨乙二醇项目等19个化工项目,新增产值130亿元;依格斯曼和成功新能源汽车等16个装备制造项目,新增产值190亿元;沁新锂电池负极材料等8个新材料项目,新增产值20亿元;中技金谷轻钢建造体系生产线等5个建材项目,新增产值6亿元;中联煤层气长子深部煤层气开发示范工程等14个新能源项目,新增产值40亿元;振东制药抗肿瘤药物、太行药业中药提取、康宝生物血液制品等9个医药项目,新增产值40亿元;潞安2GW高效单晶太阳能电池等7个电子信息项目,新增产值60亿元。

(3)重点实施冶金行业兼并重组。整合全市5户钢铁企业,完成190万吨去产能任务,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以内,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新突破。

2、力推转型,实施转型升级“三换工程”

(1)机器换人。推动“两化融合”,实现信息技术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推广应用,构建信息化示范引导体系,力争全市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达到10家以上,两化贯标企业达到3家以上。

(2)数据换挡。建设大数据交换平台和工业大脑,具备数据存储、分析、运用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增强引擎、提速换挡;建成大数据双创基地阿里云大学,为企业培养大数据实操人才。

(3)气电换煤。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推广空气源热泵、发热地板、电锅炉设备,完成“煤改电”清洁取暖任务3万户,全面实施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程。

3、瞄准靶向,搭建服务企业“三个平台”

(1)完善企业服务平台。继续推进服务企业常态化,完善“网络、热线、线下”三位一体的企业问题受理渠道,及时受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协调会议制度,真正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建设产品交易平台。依托我市大数据中心,加强与阿里巴巴合作,建成全市工业产品交易平台,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大数据技术平台服务,实现服务企业质的飞跃。

(3)搭建投融资平台。扩容市级国有企业融资平台,力争达到30亿元规模,通过推进股权质押、发行债券融资,为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

4、谋定后动,打赢国企改革“三大战役”

(1)出清“僵尸企业”。出台《市属国有僵尸、空壳企业及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理实施办法》,对常年停产半停产企业,通过破产关闭、整合重组、产权转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完成15户企业的出清改革,有效盘活资产,切实解决职工生活困难的问题。

(2)完成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建立外部董事、专职监事、中介审计三道监管防线,制定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劳动用工、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稽查评审等系列监管办法,实现从“管资产”到“管资本”转变,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及“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按照“属地接收”原则,加快33户中央、省属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督促尽快签订移交协议;同步推进市县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以及国有企业剥离办医疗、教育、市政、社区、消防工作。

5、砥砺奋进,提升经济管理“三大能力”

(1)运行调控能力。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对照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清单,实行“四个一”工作法,即,一月一快报、一月一调查、一月一例会、一月一分析,确保序时进度。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协调调度。对50强企业要按月监控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市场动态和供需变化情况,实行倾斜政策,优先供给。三是加强增长点项目进度调度。对潞安180等21个超亿元增长点项目,要跟踪指导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按期投产达效。

(2)节能监察能力。一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养3-5个绿色产品、2-3个绿色企业、1-2个绿色园区;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进行重点能耗监察,对不符合节能工作要求的企业督促其整改,定期开展跟踪复查。二是强化节能监测平台建设。新增20户企业接入平台。三是严格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确保完成节能目标下降3.2%任务。

(3)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基础管理、现场管理、隐患治理整改,做好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确保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6、锐意进取,突破制约发展瓶颈

(1)电力改革。一是推进直供电交易。积极组织企业参与2018年全省电力直接交易,力争交易户达到60户以上,交易电量突破50亿度。二是推进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指导推进潞安集团、襄垣经济技术开发区增量配电网试点项目建设。三是推进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完成30万千瓦以下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淘汰超期服役燃煤发电机组和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机组。

(2)资金扶持。一是争取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扶持资金,全年力争争取2亿元;二是引进资金。编制2018年全市先进制造业招商项目册,组织精准招商,开展大数据、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专题招商引资活动。三是用好资金。用好市级技改资金,发挥对项目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7、攻坚克难,打造长治工业“三大盛会”

(1)办好第四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创新第四届展销推介周模式,充分展示“长治制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助推长治制造发展。

(2)举办第四届互联网大会。以两化融合为主题,设立专题论坛,产品展示等,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市传授前沿知识,搭建我市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平台,推动我市信息化产业发展。

(3)建设长治工业历史展馆。利用改制企业废旧厂房,建设长治工业历史展馆,展陈长治工业实物、文字和图片,再现长治工业历史,传承太行精神,助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

8、不忘初心,强化党建“三个重点”

围绕一条红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基本能力、基础工作),推进“五有建设”(有班子、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有成效),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新时代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国企国资改革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是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汇聚党建工作动力。根据中央、省、市安排,制订专门学习方案,作出学习安排,列出必学篇目,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必修课,把加强党章党规学习作为基本功,把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学习培训作为重中之重,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融会贯通学,提升研究谋划、指导推动工作的水平。

二是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探索实施党员日常学习管理考核模式,认真执行市委关于党建工作的要求,确保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月一报告、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研判”的工作机制。

三是全面发挥党支部作用,深入推进制度落实和党员日常管理。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强化“三会一课”思想教育功能,针对党员思想实际确定“三会一课”的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有感染力。健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和落实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管理以及发展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等制度,确保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有效管理。

同志们,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有为、砥砺奋进、勇立潮头,更加自觉地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奋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国企国资改革进程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