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太行中学: 

      现将《长治市教育局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长治市教育局 

                                2020724 

    

    

  长治市教育局 

  关于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对转变育人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部署,围绕《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的意见》以及《长治市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育人方式转变,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长治课改实际,现就新时代长治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促进育人方式转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育人方式,转变课堂管理模式,转变教育评价机制,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力争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全市高中、初中学校和小学高年级基本建立以落实新课标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由班级授课教学模式向小组探究学习模式的转变,逐步彰显长治区域课堂教学特色和亮点。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全市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课程实施全面优化,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基本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基本完善,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主要任务 

  落实《长治市关于中小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转变课堂“育”的方式,提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综合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新时代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五大支柱。一是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成长为本;二是课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为本,因学论教;三是教的方式:体现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四是学习方式:落实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五是课堂育人方式:体现标准、学习、主题、整合、情境、技术、实践、选择、评价等新“要素”。 

  (一) 确立教学新理念,强化教学育人观 

      弘扬“发展为本”理念,坚持素养导向,以知识为载体,实现学生兴趣、方法、思维、能力、价值观等素养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强化“育人”,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关注学法,关注个体差异,多元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转变“教”的方式,完成教师角色转换 

  坚持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优化教学设计,聚焦目标、问题、路径三要素,突出“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 

  1.目标导航。依托课标、学情和教学内容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落实素养目标:深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培养目标,统筹各个学段、各个学科、各个教学环节,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二是关注三级目标:结合情境的复杂化程度、内容的结构化程度、思维方式的综合化程度,将素养目标分解为基础性目标、拓展性目标和挑战性目标三个层次,分别达到相应要求。 

  2.问题导学。“问题导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教学中把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变成易操作的教学材料,转变为具体的“问题”,形成问题串、问题组、问题链,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问题导学”课堂模式要抓住“问题设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四个关键要素,体现“成长为本”为灵魂、“问题解决”为基石、“导航设计”为关键、“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精髓、“支持系统”为保障的七个本质特征。 

  实施“问题导学”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一是学校有基本的教学模式,二是建立一个或若干个学习组织,三是提供学生学习指导方案,四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并创设参与展示的机会。 

  3.路径导引。依托三级目标,制定课前、课中、课后每个阶段引导的内容、方法和策略。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先学,明确自主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保障自主学习时间,开放自主学习空间,确立自主学习效果的反馈评价机制。课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优秀成果,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合作探究,通过教师的点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课后,要注重通过实践性作业、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测评与个性化反馈,要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制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进一步的学习空间。 

  (三)转变“学”的方式,实现以学为本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课堂上要落实六种基本学习方式。 

  1.自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学校有序开放学习时空,开放学校所有资源,尤其是线上资源,保障学生学习自主权。 

  2.合作。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依托小组或“学习共同体”,明确责任分工,创建民主、平等、互动的课堂环境,开展学生讨论、交流和多向互动,为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活动搭建互动平台。 

  3.探究。创设情境,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真正经历知识的重建或创造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研究课题。 

  4.体验。学习者亲自参与或置身某种情景、场合,通过感觉、体验来认识事物,通过动手操作、模拟真实、直观感受等方式学习知识。 

  5.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堂上要尽可能拓展展示的形式和空间,鼓励学生倾听、互动、质疑、交流,提升展示能力。 

  6.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对自身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监控与思考。学思结合,促使学生对问题再思考、内容再丰富、知识再加工、过程再论证,发展高阶思维,提升学习力。 

  (四)转变“育”的方式,课堂体现九个新“要素” 

  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重在关注“学”的发生,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师生共同的学习目标,把有利于教学内容学习的资源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学习工具,搭建起脚手架,促进学生自学自育。在实践推进中,课程标准、学生学习、特定主题、内容整合、情境、技术、实践、选择、评价等方面的育人方式成为关注的重点。 

  1.基于“标准”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制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侧重突出《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和“课标—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的内在一致性。教学中要贯彻课标新理念、体现课标新意图,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进一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学科大概念/大单元为统领,突出学科思想与方法,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2.基于“学习”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学习”的教学策略。课堂要从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向素养本位、学生中心转型,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聚焦学生学习的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学论教,促使学生学会、会学。学情是教学的基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基础及差异等,借助多种工具,对学生的学情做基本的分析。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3.基于“主题”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素养本位的课堂体现完整意义的课程单元,突出课程整体育人的价值。课程单元要根据学科内容的不同及其功能的不同,确定明确的“主题”,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任务、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组织学习任务的课时、知识、目标、技能、问题、情境、活动、资源、评价等,使之结构化,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或事件。做好单元设计,倡导“情境—问题—活动”为主线的单元教学。 

  4.基于“整合”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整合”的教学途径。课程整合的教学需要将学习主体、学习内容、时间、空间、资源和真实情境等进行恰切性整合,发挥学科内知识间、学科与学科间、校内与校外、学科与活动间的综合育人功能。改变碎片化、割裂式的教学倾向,改变以知识点为体系的教学设计范式,推进综合学习,将课程目标要素的整合、活动与练习的整合、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整合、评价标准和工具的整合、不同课程形式的整合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倡导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 

  5.基于“情境”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情境”的教学方法。“情境”既可作为教学手段,又可作为教学或评价的真实任务的环境或背景。情境赋予学习活动以意义,提供了实践反思和社会互动的基础。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坚持应用导向,关注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去解决实际问题。 

  6.基于“技术”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技术”的教学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加强对“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探索与应用,实施从“教”的信息化向“学”的信息化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学生及时性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个别化、智能化学习条件;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完成作业,交流思想,共享成果。帮助学生建好、用好学习空间,教师学习空间成为服务、指导学生学习的新渠道。培养学生网络自律能力,学会正确看待和辨析网络信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7.基于“实践”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实践”的教学渠道。完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是重要途径。要重视和落实各学科《课程标准》中有关实践活动的要求,注重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确保各类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劳动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中,以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突出学科实践。优化实践活动实施方式,拓宽综合实践活动渠道,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打造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一批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8.基于“选择”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究基于“选择”的教学形式。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选择权”,在管理中的“规则制定权”,在活动中的“组织权”,在决策中的“主导权”,在规划中的“决定权”。 

  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逐步扩大小组学习的自主权。开放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各种专用教室、各类器材室、运动场所等,让各种教学仪器、图书随时随地能被学生接触、观察、使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让学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进行学习。对有能力的学生,逐步下放教辅、资料使用的选择权和个性化课表编排权。 

  9.基于“评价”的教学改革 

  探索研制基于“评价”的教学制度。将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突出立德树人导向和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突出核心价值,强化多元评价。创建主体多元、方法多样、重视结果亦重视过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注重问题、情境、展示、对话等环节设计与表达的有效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注重诊断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差异化评价、表现性评价,倡导交互反馈与嵌入评价;注重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业质量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育”方式的转变。 

  四、 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与组织管理 

  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明确领导和组织课改的职能科室,并实行多科室协调联动。要出台相关配套制度及措施,建立健全课改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组织制定实施和考核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校长是课改第一责任人,支持校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理念、模式、方法,营造良好环境。 

  对不同类别、不同时段进入课改的学校,实施分层管理、分类推进的策略。义务教育学段、高中教育学段各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在原有课改经验基础上不断完善新时代课堂教学模式,重新构建教、学、习、记、忆、育新生态。 

  2.注重示范与评价激励 

  注重发挥教学研究部门、外请专家的指导作用,发挥领航学校、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发挥课改指导组、名师的带动作用,发挥课改联合体、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示范课以及教学案例的互通共享。各学校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统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将课改成效纳入日常考核评价体系,并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挂钩。市、县区、学校要对课改先进集体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3.完善教研与培训支撑 

  整合力量,建立市县校三级教研团队,组建线上线下研修共同体,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定期开展以课改为主题的市县校“大教研”活动。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机制,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课题研究,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强化教师培训,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课改能力。实施全员轮训,突出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4.落实师资与经费保障 

  因地制宜地解决好教师编制、新增课程教师配备、职务聘任等问题。要根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及时补充、更新专用教室和仪器设备等。各县区、学校要对职称参评的教师进行对应的评审方式改革。 

  各县区、学校要将课堂教学改革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保障课改工作的正常开展。要积极推进山西省课程改革相关项目建设,建立市、县区项目培育机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