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人民政府

关于下达长治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长治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两会”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统筹考虑与我市“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相衔接、与年度经济运行趋势预期相结合等原则,结合2021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经长治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确定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预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2021年提高1个百分点,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约束性指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等3项资源节约方面指标,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PM2.5浓度、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等8项环境质量方面指标,均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做好全市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转型发展、安全稳定和民生保障,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稳定全市经济,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坚决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要求,做到稳上有招、稳之有效,确保在质的稳步提升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聚焦全年增长目标,精准调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对照省下达的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指标年度目标任务,做好各项指标监测分析,确保考核任务圆满完成强化煤电油气运协调保障机制,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监管,持续推动煤炭监测平台建设。坚决完成保供任务,原煤产量稳定在1.6亿吨。促进落后煤电机组关停淘汰,积极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提高储气调峰保障能力。稳定实体经济。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延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持政策,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领域支持力度,用好应急周转资金,帮助企业化解流动性风险。

二、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发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坚持前瞻布局、统筹谋划,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699个,总投资37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90亿元。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政策机遇,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贷款、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争取力度,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强化项目指挥部作用,健全领导包联、专班服务等机制,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确保项目尽快开复工。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不断扩大大宗消费。新打造一批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电商小镇,实现商贸流通业集聚发展、提档升级。推动京东(长治)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运营,打造平顺阿里巴巴电商标注师孵化基地,带动电子商务加速发展。抢抓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重大机遇,提升开放平台功能,着力建设光伏、机电、医药、特色农业4大外贸产业基地,组织企业参加重点展会线上线下开拓市场。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瞄准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龙头企业,新申报落实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快潞安太行润滑油煤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襄矿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华境清治环境检测防治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提升工程,探索推行“揭榜招标制”,积极揭榜落实省重点专项争取落户我市。滚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深化省校合作,通过人才“离岸”、科研“飞地”、联合实验室等,柔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建设,支持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

四、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

以高标准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为目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在产业转型上先行,筑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率先转型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提升煤焦冶电等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实现内涵集约发展。煤炭产业,加快16座煤矿智能化升级改造、58处智能化采掘面建设,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焦化产业,加快“关小上大”步伐,推动潞安140万吨、通洲179万吨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钢铁产业,整合全市钢铁产能,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黎城1000万吨钢焦基地。电力产业,加快沁源李家庄、长子等2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推动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大力培育龙头骨干“链主”企业、“专精特新”“链核”企业,不断加快“两化”、融合“两链”,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新兴产业实现集群链式发展。半导体光电产业,重点推进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中科潞安3亿颗紫外LED芯片等项目。信创产业,重点推进量子芯云可信存储、龙芯国产计算机生产等项目。光伏产业,重点推进立新1万吨高纯多晶硅、日盛达光伏玻璃二期等项目。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推进峰智插电式混合动力机电耦合驱动系统、鸿轩机械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项目。医药健康产业,重点推进万鑫源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正来制药GMP易地技改等项目。氢能产业,重点推进高新区氢能设备生产基地、长申氢能万吨制氢基地加氢站等项目。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贝特瑞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鑫磁科技纳米非晶带材等项目。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瑞赛格、首钢长钢、长信等废钢加工企业扩产增量,全年废钢产量力争达到900万吨。推动服务业提质转型深入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构建完善“1+10”政策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推动科技服务、数字信息、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现代会展等产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提升品质。支持黄崖洞等景区创建5A级景区,推进太行山大峡谷、通天峡提档升级,进一步打响“山西长治·壮美太行”旅游品牌。

五、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活力、提效益。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加紧研究出台我市实施方案,制定各领域配套措施,形成“1+N”政策体系。执行好我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和“小升规”奖励政策,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库,实施精准帮扶培育,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扩规增量。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推进潞州特色产业集聚区、中欧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科技园、高新区科技工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便民服务点、夜经济集聚区,催生更多市场主体。畅通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渠道,继续实施好“长清班”“复旦班”等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六、纵深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增强转型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开发区改革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完成长子、黎城开发区设立,实现县区省级开发区全覆盖。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三无”“三可”要求,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对标提升行动,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打造“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创优金融生态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入驻我市,着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序推进农商行改革化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区域合作积极申建晋东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力吸引沿海地区企业跨梯度产业转移。制定出台长治市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我市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争先进位。

七、推进城市扩容提质,高质量建设晋东南城镇圈先行区

按照全省“一群两区三圈”总体布局和省委对长治提出的高质量建设晋东南城镇圈先行区定位要求,统筹推动“一城四区”和县城协同发展,在城乡融合上先行,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加快“一城四区”融合发展,编制完善长治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系统谋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东南外环快速通道等7条断头路,实施18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推动滨湖大道、环漳泽湖旅游路等项目尽快完工,重点实施北寨、小常、上韩3个片区改造安置项目。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健全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补齐县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加快推进长邯聊高铁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太行山大峡谷轨道观光旅游、沁源新交口至安泽铁路项目。加快黎霍高速建设,加快推进平遥经沁源至安泽、黎城至陵川两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国道环线公路开放式“自由流”收费试点。积极推进长治机场迁建前期工作。

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抓紧抓好稳粮保供,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坚持“四个不摘”,实施就业倍增计划,保证农村贫困人口收入同步增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2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4亿斤以上。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新发展设施农业3000亩。积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加快建设中药材、粮品、果蔬食品、肉制品、酿品(功能保健品)等五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力争增长20%以上。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1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抓好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

九、突出抓好“双碳”“双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我市在绿色发展上先行。有序实施碳达峰长治行动积极稳妥处置“两高”项目,存量项目加快完善手续,增量项目严格把好入口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速淘汰4.3米焦炉,进一步加强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力度,减少尾气排放及道路扬尘污染。强化工业废水治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工矿用地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加快实施沁河源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2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45万亩。持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十、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共建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共享发展成果。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稳住就业基本盘。推进“技能长治”建设,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抓好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全国试点工作,新改扩建公办标准化幼儿园12所,加快推进长治职业技术学院迁建,支持长治职高等5所学校联合创建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全面推进市人民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研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项目建设,带动全域医疗水平整体发展。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织牢民生安全网。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动商品房“房证同交”,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节日期间重点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做好煤电气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保障生产供应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长人员、农村聚集性活动、冷链食品精准管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提高突发疫情处置能力,做到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防火、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打好禁毒攻坚战,巩固和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附件:长治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4日



1.附件—2022年计划主要指标.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