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全市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2005年,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之年,也是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奋发有为,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保持财政收入良好态势,保障财政支出高效运行等繁重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项要求和市财政年初制定的“12345”工作思路,围绕做大财政“蛋糕”这个中心,突出预算编制和执行两条主线,深化财政三大制度改革,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发扬太行精神,顽强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全市农业税及其附加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市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面达到80%,《会计法》实施20周年纪念活动成功开展,全年财政改革和发展任务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注重把握大局,财政收支质量进一步提高。据12月份月报统计,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1.4亿元,为年预算61.28亿元的116.48%,增长40%,增收20.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87亿元,为年预算19.58亿元的121.72%,增长39.67 %,增收6.78亿元;上划中央收入39.13亿元,增长37.96%;上划省级收入8.38亿元,增长49.43%。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3.53亿元,增长25.26%,增支8.88亿元,其中:农业方面支出4.19亿元,增长0.18%;教育支出9.29亿元,增长33.59%;科学支出0.12亿元,增长22.3%;医疗卫生支出2.29亿元,增长20.6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01亿元,增长16.8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63亿元,增长33.41%;行政管理费支出7.11亿元,增长27.63%;公检法司支出2.96亿元,增长19.1%;城市维护费支出2.25亿元,增长51.5%;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7亿元,增长25.66%。

总体上看,2005年我市财政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增长强劲,保障能力增强。全市财政总收入比2000年翻了两番,比2003年翻了一番,实现了每两年翻一番的目标,是增长幅度较高、增收总额最多的一年。县市区级财政总收入完成70.01亿元,增长40.58%,增收20.21亿元。12个县市区和开发区财政总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郊区、城区、潞城、襄垣、高新区5个县市区的总收入规模超过7亿元以上,其中4个县市区进入全省118个县市区的前20位。财政收支良好运行,从财力上保证了我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的实际需要,保证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促进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围绕全市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按照财政扶持新百强工程的资金投入机制,落实预算内外调产资金1.3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按照稳健的财政政策导向,争取并投入国债资金1.33亿元,支持国债资金项目建设;根据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投入财政环保专项资金1560万元,支持煤焦废气治理,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中小企业促产增收措施,发放企业营销奖励资金200万元,促进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发展。全面完成世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任务,解决外贸企业技术改造资金100万元,提高了外贸企业竞争能力。完成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财务核实上报工作,争取回上级财政资金补助基数450万元。积极参与长钢集团公司产权转让,认真落实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筹措计划内破产企业补助资金3000万元,促进了国有企业破产重组。通过上述努力,为全市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坚持统筹兼顾,财政“三农”支出显著增加。各级财政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扶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一是市县两级当年预算内农业投入1.88亿元,增长17%,集中培育了绿色产品和产业基地建设,扶持了规模养殖和畜牧产业发展,推进了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二是争取和批复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5360万元,用于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建设,其中争取回中央财政资金1839万元,增长17.2%,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三是下达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34亿元,市财政配套资金945万元,保障了全市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后各县区特别是乡村两级基本支出需求,广大农民真正实现“零负担”。四是落实粮食直补资金1823万元,农机具购置直补资金180万元,下拨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5268万元,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持了粮食生产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政策的兑现。五是积极筹措农村扶贫资金4397万元,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改水问题,推进了移民搬迁工程实施,拨付农民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166万元,支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六是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155万元,投入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36万元,促进了乡镇医疗卫生“三改一建”逐步达标;拨付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资金715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七是落实预防禽流感疫情经费250万元,为严防疫情在我市扩散蔓延提供了经费保障,使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广大农村,惠及广大农民。

(四)建设和谐社会,财政公共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支出结构,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保障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资金支出需要。一是确保行政事业费支出向保障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和工资发放倾斜。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市直行政和全额事业单位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000元,离退休干部乘车补助标准由原来的60元提高到120元,并规范了管理和发放办法。二是确保社保支出向支持困难群体倾斜。安排城市“低保”资金4066万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落实农村特困救助资金2322万元,保障农村老党员、特困户和五保对象救助资金发放,促进了全市城乡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三是确保教育支出向义务教育倾斜。落实“两免一补”资金6623万元,为全市90万余名贫困家庭子女免除教科书费,提前一年实现中小学生杂费全免。下达中小学危房改造与改善办学条件资金4270万元,促进了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四是确保科技支出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倾斜。全市科技三项费支出333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五是确保社会稳定支出向政法机关和公共安全方面倾斜。落实公安机关经费保障规定,提高了专案侦破和科技强警水平。落实省市财政公共卫生应急资金683万元,初步建立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系统。拨付清理政府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3016万元,营造了政府与农民工和谐的劳务关系。六是确保文化建设支出向公共文化倾斜。以支持纪念抗战胜利和建市60周年为契机,拨付资金1250万元,打造文化精品,开展纪念活动,为宣传长治、弘扬上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推进科学理财,财政改革迈出新的步伐。一是结合中央“三奖一补”和省对县的帮扶政策,测算上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励和补助基数,下拨中央和省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资金2763万元,调动了县级政府增收节支、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二是稳步推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项目库和部门项目库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并实施《长治市市级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部门预算编制工作。部门预算试点县由上年的5个扩大到8个。三是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市直256个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试点范围,占到预算单位总数的80%,全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单一账户拨付资金5.17亿元,年末单位结余归财政统管的资金7290万元,显示出改革后的良好效应。两个试点县年内启动试行。四是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继续扩大,全市政府采购资金达到2.31亿元,增长23.34%,节约资金2231万元,节约率为8.81%,其中,市级政府采购资金总额1.07亿元,增长30.21%,节约率为7.75%。五是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完成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项目目录编制,并对210项合法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予以公示。完成票据年审和专项检查,市直票款分离网络收缴预算外资金6.09亿元,罚缴分离、票款分离率分别达到100%。六是实施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长治市财政性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实行了“先评审、后预算、再拨款”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累计评审项目16个、评审资金5881万元,审减金额2063万元,审减率达到35.08%。制定并实施《长治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专家评审办法》和《长治市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及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完善了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决策机制。同时,开展了“省管县”与“乡财县管”改革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改革做了一定准备工作。

(六)加强监督管理,财政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各级财政将法制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查和监督,硬化预算约束,认真执行《审计决定》,努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积极开展纪念《会计法》实施20周年活动,深入开展会计“一法一例”执法检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控制,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及财会人员强化监管,增强了财会职业人员的社会公信力。培训村集体组织、非盈利组织和小企业会计8150人,促进了各类所有制经济组织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开展县乡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检查和内审工作,检查面和内审面超过25%和30%,检查能源基金、城维费、排污费、捐赠救灾等专项资金,查处各类违规资金724万元,进一步规范了财经秩序。落实《长治市市级国有资本股利收缴办法》,全年收缴国有股金收益700万元。完成市直184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年检,严格执法执纪单位罚没物品的管理,落实《长治市关于整顿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有房产经营性收益的实施方案》,清理市直57户公有房产经营性收益,使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现象逐步改变。

(七)提高理财能力,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一是以服务人民群众和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理财为民”的执政理念,促进各级财政部门及党员干部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与时俱进,工作中勤奋敬业。二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并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全体财政干部进行有重点、分层次的培训,提高广大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圆满完成“十五”时期干部培训计划。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实施纲要》精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并出台了《长治市财政局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的补充规定》,不断引深政风行风评议,市局组织“行风热线”和政风行风听证会6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四是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注重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工作。市局完成了公开选拔任用科级空缺任务,27个职位和岗位实现了调整、转任、交流和轮岗。五是全面完成“金财工程”建设任务,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等财政改革和各项财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通过上述努力,各级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受到了省有关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市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预算执行分析和全市会计管理工作获4个全省一等奖,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及企业财政快报、财政信息工作获全省先进单位。同时,再就业工作、人口与计生工作、双拥工作、扶贫工作及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办理等多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市局机关继续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直“最佳服务机关”称号。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在市直各部门测评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各县财政局也都取得了满意效果。

    综观2005年全市财政工作,我们更加注重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财政保障功能明显增强,财政支出总量上升,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管理改革继续深化,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超收收入依法安排,重点事业得到保障,各项预算指标如期完成,全年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但也面临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煤炭及与煤炭相关的行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偏高;二是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偏低;三是充分满足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压力较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与财政绩效评价制度改革力度亟待加大,加强财政管理薄弱环节任务仍很艰巨。

二、2006年财政工作初步思路及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综合财政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我市2006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及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紧紧围绕整体实施“绿色转型”的战略目标,以支持我市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实施财政政策的有效方式,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升依法理财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二)预期目标。

分析2006年财政经济形势,有利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在复苏的轨道运行,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趋于活跃,为我市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带来了良好机遇;国内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仍将保持理性的需求,必将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增长;全市百强调产效益逐步显现和新百强工程顺利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将进一步增强我市财政经济的发展后劲。不利因素主要是:我市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型产业成长较慢;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基础设施薄弱、资源条件贫乏的县发展滞后,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投入有待加强; 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我市预计减收1.3亿元;中央确定的2006年减收增支政策较多,而财政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任务较重,财政收支矛盾仍将较为突出。

鉴此,2006年我市将继续贯彻稳健财政政策,突出三个取向:既不扩张也不紧缩、“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有保有控”、“有进有退”、“重在补短”的结构优化取向;大力推进改革、制度创新与遵循市场化取向,促进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不断完善落实财政政策的措施,适时调整财政工作力度。2006年我市财政收入的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

(三)主要任务。

根据市“十一五”规划要求和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2006年我市各级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科学财政、公共财政、和谐财政、高效财政和法制财政,为今后五年的财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建设科学财政。紧紧围绕我市绿色经济理念,选择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建设的方式和方法,突出项目带动、园区发展和基地建设,扶持新百强工程,提升资源高效节约和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经济运行环境,维护经济运行秩序。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方针,合理界定财政事权范围,科学编制预算,保障支出重点,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建设公共财政。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统筹社会财力,提高保障公共机构、公共事业、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水平,规范公共财政收入管理,并采取四项措施,提高财政收入增长质量。一要提高一般预算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支持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金融、物流和信息等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大地方税税源培植和税收征管力度,壮大地方财力规模。二要探索实现预算内外资金统筹的有效方式,将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归集于政府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三要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积极制定科学完善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促进非税收入的规范监管和高效使用。

3、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线,建设和谐财政。各级财政要更加重视和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社会问题,全力支持发展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诸多薄弱环节。一要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要加大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拓宽社会就业渠道,实现当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三要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构筑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全市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四要加大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工作力度,增加全市科教文化投入,满足人民群众科教文化的愿望。五要加大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作力度,提升人民群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六要加大支持政法机关建设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力度,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安全工作水平。

4、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为切入点,建设高效财政。要在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中促进制度创新,促进财政体制高效运作,资金高效使用。一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划分财政公共支出范围和责任,选择部分县开展“乡财县管乡用”试点。积极支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落实“三奖一补”政策,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维护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二要逐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参与、专家论证和财政部门决定的规范化财政绩效评价机制。三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严格执行省对市专项拨款监督管理办法,努力完成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检查任务,积极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加强内部监督检查,促进财政资金的规范高效使用。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切实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5、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为着力点,建设法制财政。一是落实贯彻《财政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财政资金分配、财政监管、财政审批等制度。二是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计划,进一步开展财政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财政法律意识、增强社会各界遵守财政法律制度的自觉性。三是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强化财政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执法业务培训和执法资格管理,努力使财政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工作行为规范,公开透明、程序合法、方便社会。

(四)工作重点。

    1、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首先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财税政策规定,优化税收环境,严禁以增加本级财政收入为名,争管户、抢税源,引税收,不得擅自作出开征、停征与减免退税的决定。其次是强化税收征管,严格实行依法治税,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查处偷、逃、骗、漏税行为。第三是认真落实省《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暂行方案》,严格收入收缴账户、收缴程序,加强票据监管,完善国有资产(资本)收益等非税收入管理办法等,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国有资产和资本收益流失等违规违纪行为。

    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保障工资发放、政权运转支出的基础上,支持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需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努力减少浪费节约财政资金。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方针不动摇,继续发扬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优良传统,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抓起,严格控制行政事业费过快增长,完善财政供养人员变动的财政参与机制,加大“人车会话”等支出管理力度,严禁将财政资金用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杜绝胡支乱花和奢侈浪费行为,确保有限的财力用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

    4、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着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继续加强项目库建设,编实编细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管理效果。着力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试点面,规范支付程序,提高直接支付效率。着力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快管采分离步伐,扩大规模和范围。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统一规范的绩效评价办法、指标体系和基础资料数据库等。

    5、改进理财思想和理财作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理财能力;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三是巩固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发挥财政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思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斗志,齐心协力,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为建设碧水蓝天、山川秀美、富裕和谐、充满魅力的新长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