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2年全市和市本级

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全市和

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366日在长治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长治市财政局局长 车忠和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团结奋进,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在此基础上,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发展改革取得了新进展。

(一)全市和市本级预算变动情况

2012年,在预算执行中,根据省财政有关追加、追减专项指标和各级预算变动情况,全市和市本级预算作了相应变动。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年度预算为120.07亿元,与备案预算一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年度预算由153.74亿元变动为238.17亿元,原因是上级专项拨款及其他补助增加40.51亿元,动用当年超收收入13.42亿元,动用净结余、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调入资金8.45亿元,将上年结转并入当年预算21.55亿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000万元(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亿元,其中安排的债券还本支出1.2亿元调整至合计线下),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调整至合计线下,减少年初一般预算支出预算3019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年度预算为40.53亿元,与备案预算一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年度预算由44.03亿元变动为55亿元,原因是上级下达专项资金、转移支付、结算事项变动及调入资金等,增加市级支出4.08亿元,动用净结余、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及上年结转并入当年预算等3.23亿元,安排当年超收收入3.66亿元。

(二)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49亿元,为预算的111.18%,增收29.09亿元,增长27.86%;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01.87亿元,为变动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84.76%,增支25.83亿元,增长14.68%。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4.19亿元,为预算的109.03%,增收9.21亿元,增长26.33%;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6.07亿元,为预算的83.78%,增支5.77亿元,增长14.32%。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4.33亿元,为预算的121.17%,增收9.77亿元,增长28.27%;基金支出执行35.19亿元,为预算的54.07%,增支2.53亿元,增长7.7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76亿元,为预算的77.06%,增收3.04亿元,增长22.17%;基金支出执行9.71亿元,为预算的57.58%,减支1.33亿元,降低12.02%

2012年全市收支执行结果为: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9.15亿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36.31亿元,全市净结余2.84亿元,市本级及所属县市区全部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各级财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兼顾,优化调整支出结构,较好地保障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重点支出。

1.教育支出44.48亿元,完成预算的92.05%,增长35.38%,其中:市本级支出7.77亿元(全市和市本级支出均含上级专项转移支付,下同)。主要用于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中职教育免学费全覆盖,农村小学寄宿生营养餐工程等,受益学生52万余名,促进了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2.科学技术支出2.57亿元,完成预算的99.56%,增长11.69%,其中:市本级支出7355万元。主要用于实施科技惠民计划、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支持了星火科技计划、科技潜力产品和重点科技项目505项,推进了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利用。

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66亿元,完成预算的91.73%,增长12.57%,其中:市本级支出1.85亿元。主要用于全市167家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文物、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育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了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4.医疗卫生支出15.91亿元,完成预算的93.12%,增长8.8%,其中:市本级支出3.45亿元。主要用于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城乡医疗救助,公共医疗卫生受益面不断扩大。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1亿元,完成预算的82.04%,增长19.51%,其中:市本级支出5.14亿元。主要用于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就业困难大学生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6.住房保障支出4.13亿元,完成预算的70.96%,降低3.27%(原因是全市当年廉租房与公租房开工套数比上年大幅减少),其中:市本级支出1.79亿元。主要用于城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农村危房改造,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7.农林水事务支出21.81亿元,完成预算的86.1%,增长3.99%,其中:市本级支出1.32亿元。主要用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蔬菜日光温室大棚专项贷款贴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强农惠农政策性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和农业保险补贴,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促进了农村事业加快发展。

8.节能环保支出4.53亿元,完成预算的68.08%,降低30.06%(原因是全市排污费安排的支出比上年降低48.4%),其中:市本级支出1.27亿元。主要用于加快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重点节能工程建设,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发展,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9.公共安全支出11.76亿元,完成预算的93.61%,增长13.45%,其中:市本级支出4.61亿元。主要用于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科技强警,综合治理大要案办理,政法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政法机关办案和装备配备,政法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化解等,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政法部门服务能力,维护了社会安全稳定。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08亿元,完成预算的89.65%,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市本级支出3.01亿元。主要用于城市规划,上党城镇群路网工程,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县市与市区的连接线全部贯通,百镇示范镇建设,农村街巷硬化,市域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2012年,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以及大会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审查意见,我市财政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扎实有效。加大工业新型化和工业企业发展资金投入,支持工业转型发展。加强财政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全市16家政策性担保公司为201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担保5.66亿元。深入落实扩大内需政策,支持了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万村千乡农家店、农村现代物流网络和供销流通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下达成品油价格改革和公共交通补贴、道路建设等资金1.75亿元,为公益性行业和特殊群体提供了有力保障。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免收小微企业发票工本费,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并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促进了小微企业发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了居民收入,扩大了居民消费。

二是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财税体制,落实扩权强县财政管理办法,发挥了财税体制的激励引导作用。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了基层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保障。进一步完善综合预算、部门预算和复式预算,率先在全省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深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县两级将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了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实施,非税收入改革稳步推进。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不断强化对政府采购执行情况监督检查,采购预算、计划和采购行为更加规范。市县两级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全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制度稳步实施。

三是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尤其对预算支出执行情况严格管理,推进了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广泛开展财政内外监督检查,严格清理精简和归并财政专户,加大银行账户监管和大额现金支付监管力度,提高了资金拨付和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涉农资金监督检查和重点民生项目跟踪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加强煤炭企业三金征缴稽查,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政府投资重点项目资金审核管理。继续加强会计管理,规范财会工作秩序,小金库治理实现常态化。同时,积极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将建议提案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

总体来看,2012年,全市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但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不断加大;二是各县市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财政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财政工作创新力度需继续加大,财政在支持和促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功能作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发挥;四是预算支出管理特别是项目支出的标准体系还需健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13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实施五五战略、率先全面小康的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升级,开创转型跨越新局面,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2013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安排情况

1.全市总预算草案

根据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充分考虑2013年财政收支政策,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分别比上年增长13%

2.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13年市本级预算财力为49.11亿元,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6.01亿元,县级上划收入30.15亿元,上级补助和各种上下划结算事项2.95亿元。相应安排一般预算支出49.11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1.53%,增加5.08亿元。

市本级支出将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在保障法定支出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控制一般。主要支出项目拟安排如下:

教育支出5.6亿元,增长12.91%。主要用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贫困生资助、市直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等,促进教育发展。

科学技术支出7392万元,增长12.82%。主要用于科技潜力产品发展、星火和火炬计划、重点科技成果推广、专利实施等,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35亿元,增长32.46%。主要用于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电影放映、数字化普及、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产业发展、《潞州好人》剧目排练和电影《申纪兰》拍摄,同时,支持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以及文物保护等,促进文明提升。

医疗卫生支出3.87亿元,增长29.9%。主要用于新农合配套、农村大病和城乡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补助、市属特困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机构补助、城市卫生支农下乡、村卫生所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出生缺陷干预救助项目、市公立医院设备更新等,扩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面。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9亿元,增长14.33%。主要用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做实企业个人帐户地方配套、企业离休干部和建国前老工人地方补贴及取暖费、救灾和临时救助、公益性岗位补贴等,特别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在全省提高10元的基础上,我市再提高5元,达到70元;全部负担全市14.5万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的新农合个人缴纳部分,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农林水事务支出2.27亿元,同口径增长13.37%。主要用于粮食高产创建、蔬菜大棚建设、特色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补助、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建设、节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科技培训、规模养殖户补助、农机购置补贴、扶贫和支农资金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创建森林城市等,为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聚区提供重要支撑。

节能环保支出6973万元,增长10.33%。主要用于COD减排、蓝天行动的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发电焦化钢铁行业脱硫脱硝项目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建设宜居长治。

公共安全支出3.91亿元,增长21.15%。主要用于科技强警、综合治理大要案、维护社会稳定、政法机关办案装备配备、技侦和业务用房建设等,努力促进长治久安。

2)政府性基金安排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20.11亿元,加上年结余7.19亿元及调入资金2461万元,减政府性基金上解支出6000万元,基金支出安排26.95亿元。主要用于市县级绿化、中小微企业扶持、中职免学费、公益事业补贴、征地拆迁补偿、廉租房建设、市直幼儿园建设、城市水源保护项目及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等。

3)地方债券安排情况

2013年,预计省转贷我市财政部代理发行的地方债券为4亿元,其中:偿还到期的市级地方债券本息3.23亿元,市发改委用于地方债券项目配套7668万元。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支持我市大干城建年,市财政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26.62亿元,拟用于2013年保障性住房、城建工程、三河一渠(一期)、煤层气(天然气)置换、数字化城市建设等,着力打造主城区、大县城、重点镇和中心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三、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完成2013年预算任务

2013年是我市实施五五战略、率先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年。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十届五次全会总体部署,深化财政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完成各项预算任务。

(一)发挥财政职能,抓好政策落实。

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各项措施,密切跟踪分析政策实施效果,并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支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实体经济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认真落实省综改试验区政策,对接全市转型综改三年《实施方案》和《2013年行动计划》,努力推动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财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保障重点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市级七大新型产业板块。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促进以富民增收为重点的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推进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创新筹融资机制,为上党城镇群和五宜长治建设再加力。加强民生保障,落实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支持人民生活水平再提高,进一步支持创优环境、文明提升、本质安全、社会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二)推进预算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五位一体的预算管理机制。继续完善市县财政体制,巩固扩大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设。推行规范、完整、公开、透明的预算体制,健全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制度,全面提高基金预算编制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管理,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汇总编制工作,进一步推动预算编制与资产管理、预算评审、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的有机结合。健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深化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实现公务卡制度和非税收入改革全覆盖,推进财政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动态监控的一体化管理。深化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以营改增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性债务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落实还款责任和资金来源,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三)提高预算绩效,加强科学管理。

扎实做好预算执行管理工作,以发展经济、强化服务、依法征管、完善机制为抓手,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增收促收政策措施,全面支持各级征收部门依法征收、依法稽查,实现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积将推行预算与绩效管理捆绑、履责与绩效挂钩的预算管理模式,提高财政运行的规范性,以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若干重大财政法规政策、重要财政支出项目和财政专项资金为重点,着力构建内外结合、市县联动的协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有机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经费,加强会议费、差旅费和公务用车费用管理,严格控制修建装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进一步清理规范庆典等活动,努力降低行政成本。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发展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我市实施五五战略,率先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