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财政运行十分困难的一年,也是各级财政攻坚克难、破茧求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各种矛盾和繁重任务,全市财政系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主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加大组织收入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2016年决算执行情况说明
(一)当年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53亿元,为预算的99.95%,同比增长2.17%;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94亿元,为预算的77.28%,同比下降22.27%,主要原因是国土收入减少及政府住房基金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所致。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6亿元,为预算的95.99%,同比下降2.31%。其中:县级上划收入完成23.41亿元,同比增长4.9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39亿元,为预算的30.41%,同比下降63.27%,主要原因是国土收入减少及政府住房基金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所致。
(二)当年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234.34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3.78%,同比下降2.99%。
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22.8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8.24%,同比增长5.94%。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46.17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9.49%,同比下降8.02%。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主要项目支出执行28.52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1.77%。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8.6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8.06%,同比增长63.67%,重点支持了征地拆迁补偿、土地收储、城市建设、体育福利事业、残疾人就业保障等。
(三)全年决算结果
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结果是:收入合计273.1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53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5.03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7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7.46亿元、调入资金5.86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23亿元。支出合计257.5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4.34亿元、债券还本支出18.31亿元、上解支出1333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5.5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5.55亿元。
2016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31.99亿元,其中:当年收入11.9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3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6.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0.9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28.94亿元,市本级支出执行22.82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06万元、调出资金3.15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9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3.05亿元,全部结转下年。
2016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结果是:收入合计59.8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亿元,加上级补助收入3.42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6.12亿元、上年结余收入5.07亿元、调入资金3.65亿元。支出合计54.44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17亿元、债券还本支出8.08亿元、上解支出-283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67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4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5.42亿元。
2016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4.55亿元,其中:当年收入2.39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22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89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9.59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13.38亿元,市本级支出执行8.65亿元、上解上级支出94万元、调出资金2.1亿元,债务还本支出2.6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17亿元,全部结转下年。
二、2016年市级财政工作简要总结
2016年,是全市财政工作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取得突破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局党组确定的工作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十二字”工作方针和“六个抓”工作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解决了很多难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重要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千方百计加强征管,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2016年,全市经济形势虽然向好,但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税源基础很不稳固,实现收入目标困难重重。面对困难形势,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把组织收入作为头等大事,坚持早抓、抓早。在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市县财政业务协调会上,我们就明确提出要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全年“满堂彩”。一年来,我们加强上下协调,加强内部沟通,加强财税协调,突出典型带动,定期召开市县财政协调会,精细分解收入任务,全面推进“营改增”改革,狠抓小税种和非税收入征收,想方设法强征管、抓收入。特别是第四季度,我们进一步提出和认真落实“新六抓”,争取新突破,全力抓调度、抓盘活、抓绩效、抓内控、抓典型、抓平台,冲刺全年工作目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衡入库、平稳增长,保证了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5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超省考核目标0.57个百分点,实现了完美收官。
二是精打细算管控支出,重点支出保障较好。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局党组确定的财政支出“六原则”,主动作为,加强管理,盘活存量,统筹安排,取得了财力比前几年虽有减少,但保障能力却有所加强的积极效果。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4.34亿元,其中民生支出195.03亿元,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23%。除满足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林水事务、城市建设等民生基本保障和既定政策落实外,还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实的支出,确保了各项重点支出,确保了各单位急需的、紧要的支出,社会各方面都比较满意。
三是发挥职能筹资融资,支持发展坚强有力。各级进一步增强“大财政”理念,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抓整合、抓帮扶、抓融资、抓落实,破解资金瓶颈问题,加大力度培育财源,涵养税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先后整合资金1亿多元,设立了企业发展资金;安排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专项支持民营经济;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加大融资力度,认真落实“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中小企业“联保贷”和担保贷款政策措施,累计融资26亿多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推进PPP模式试点,共征集上报PPP项目85个,筛选录入项目库32个,财政部示范项目污泥餐厨垃圾处置项目和省级示范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完成政府采购,职教园区和文化场馆项目有序推进;顺应形势要求,牵头成立了市政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发展管理公司3个融资平台,累计融资5亿多元,支持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办成了一些财力无法安排的大事、急事,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为财政收入增长夯实了财源基础。
四是更新理念创新办法,理财水平持续提升。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局党组“抓创新”要求,创新思维,加强管理,财政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盘活存量资金取得新突破,市级盘活存量资金及结转政府性基金达到3.3亿元,有效弥补了财力缺口。盘活银行存款取得新突破,在满足日常支付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性地盘活财政在各银行的存款,不仅充分调动了银行支持我市发展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利息收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建立了涵盖各行各业的各类预算支出绩效指标7000余个,实现了绩效目标申报和审核全覆盖,市级通过信息系统报审预算绩效目标415个,涉及资金22.85亿元,36个重点评价项目全部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向上争取支持取得新突破,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想方设法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成功争取世行贷款1亿美元,争取美丽乡村融资平台建设资本金5000万元,新增债券、转移支付资金比上年多争取7亿多元,在全省各市处于前列。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新突破,不仅制定《政府采购项目支持地方产品实施办法》,在支持本地企业发展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而且顺利完成了新能源公交车、平安长治等一批重大项目的采购任务,节约了大量资金。严控一般性支出取得新突破,市直部门一般性项目经费在上年压缩30%的基础上继续压缩10%,累计压减近4000万元;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2785万元,同比下降40.7%。
五是坚持不懈开拓创新,财税改革稳步推进。各级认真落实上级改革精神,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各项改革有序推进。首先,加大预算统筹力度,积极推进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将政府住房基金、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政府性基金列入了一般公共预算。其次,清理规范重点支出挂钩事项,取消了教育、支农、科技等重点支出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挂钩,一律根据实际项目需求和财力水平,安排重点支出预算;第三,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初步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启动了滚动预算、中期预算编制工作。第四,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全面公开了财政预算、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第五,扎实推进“营改增”改革,及时调整市与县增值税收入划分办法,先后两次对省与市、市与县“营改增”收入进行调库,保证了体制调整后各级收入平稳入库。
六是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纪律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加强。各级财政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建设。局党组把党建放在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和实施《党建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加强思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内控管理和内部检查,协调推进党的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各支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活动,凝聚了人心,增进了团结。特别是七一前夕,我们围绕“六个好”,表彰了一批“好支部、好科室、好科长、好经理、好党员、好青年”和“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组织举办了纪念七一文艺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汇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