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治 市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长治调查队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四五”实现精彩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1亿元,增长9.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82.7亿元,增长12.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8%;第三产业增加值835.3亿元,增长9.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001元,按202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1315美元。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1亿元,增长34.7%。税收收入168.0亿元,增长43.0%,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37.8亿元,增长4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8.3亿元,下降1.9%。其中科学技术支出下降3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5%,卫生健康支出下降8.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11.0%,节能环保支出下降10.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66%。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54.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02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7.0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1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2.1万吨。其中,夏粮1.9万吨;秋粮120.3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3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5564.6万吨,增长8.6%;发电量322.7亿千瓦时,增长0.5%;焦炭产量1591.9万吨,下降7.2%;钢材产量611.6万吨,下降9.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47.8亿元,增长62.1%。其中,煤炭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055.5亿元,增长82.2%;炼焦工业实现461.9亿元,增长37.2%;钢铁工业实现451.7亿元,增长35.4%;电力工业实现91.1亿元,下降0.7%;化学工业实现190.9亿元,增长47.7%;建材工业实现74.2亿元,增长2.9%;装备制造业实现162.9亿元,增长22.2%;医药工业实现27.2亿元,下降6.7%;食品工业实现49.7亿元,增长1.8%。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754.2亿元,增长175.3%;实现利润466.7亿元,增长261.9%。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0.9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891.7亿元,增长10.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37.6亿元,下降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4亿元,增长52.3%;第二产业投资384.1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投资458.2亿元,增长14.5%。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63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5个,计划总投资1490.3亿元,完成投资261.8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7.2亿元,增长30.0%。其中,住宅投资176.4亿元,增长37.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1亿元,增长15.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1.2亿元,增长1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5.9亿元,增长15.1%。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1408万美元。其中,进口额1921万美元;出口额19487万美元。


全年全市新批三资企业项目7个;实际利用外资48133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241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2.2公里。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69.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63.1万辆,本年新注册汽车6.0万辆。

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1.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24.1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9.5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8.8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5.8万户。全市互联网接入用户117.1万户,其中,新增互联网用户18.1万户。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75亿元,比年初增加456亿元,比年初增长13.8%。各项贷款余额2207亿元,比年初增加194亿元,比年初增长9.7%。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78.1亿元,增长6.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6.6亿元,增长9.2%;健康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14.2亿元,增长6.3%;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3亿元,增长6.1%;车险业务保费收入13.1亿元,下降2.1%。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4.0亿元,增长3.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赔付8.2亿元,增长1.6%;健康和意外险业务保费赔付5.6亿元,增长21.1%;财产险业务保费赔付2.0亿元,下降34.1%;车险业务保费赔付8.3亿元,增长11.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学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35所;普通高中50所;初中148所,小学483所。

全年专利授权量为3061件。全年全市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58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3.1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广播电台 12 座,电视台 13 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100%,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2 万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 28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4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个,卫生监督机构13个。病床位1965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8595张。卫生技术人员24898人,其中医生10025人,注册护士10912人,药剂人员1024人。乡镇卫生院147个,床位3259张,乡村医生和卫生技术人员5282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个,全省冠军52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15.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27‰;死亡人口2.7万人,死亡率为8.39‰;自然增长率为-1.12‰。性别比(女=100)为104.1。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86元,比上年增长7.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24.9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52%。

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31.2万人,其中企业职工60.3万人,城乡居民156.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302.2 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60.9 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41.3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49.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0.3万人,其中农民工23.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 60.9万人。

全年全市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7万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0.9亿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7万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5亿元。

十二、城市建设、资源

年末城市交通运营车辆1633辆,其中市区公共汽车874辆。出租汽车3318辆,其中市区出租车2113辆。市区有公园4座,总面积324公顷。全年市区供水总量6037万吨。全年天然气供应量11934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市区集中供热面积6000万平方米。市区污水处理能力27.5万吨/日,全年污水处理量7865万吨。

按新口径统计年末全市森林面积375千公顷。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22.0千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6.9千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4%。

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 2.98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5.0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 1.34 亿立方米。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图 1 中地区生产总值为四经普调整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