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八届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创环境、调结构、全面建小康”的战略部署,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抓调产,扎扎实实建百强,一心一意谋发展,经受住了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挑战和非典疫情、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经济好于预期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时期。

    一、综合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5.66亿元,绝对额增加49.64亿元,增长14.8%,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12%的目标,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人均GDP 7992元(按1:8.2767汇率折算为966美元),可比增长12.5%。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27.4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45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77亿元,增长10%。一产比重稳步下降,二产比重上升较快,三产因受非典影响比重略有下降,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2.8:54.3:32.9调整为10.7:60.1:29.2。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6.52亿元,增长41.6 %,财政总收入占GDP 的比重达到14.3%,比上年提高1.8 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亿元,增长40.9%,增收3.8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7.61亿元,增长24.2%,增支5.39亿元,较好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税收保持高平台上的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23.13亿元,增长42.5%;地税税收收入9.15亿元,增长29.9%。宏观经济景气保持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 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28.9点,比上年提高5.6点。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提升较快。2003年13个县市区生产总值175亿元,增长15.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近10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县区财政总收入21.44 亿元,增长53.5%,当年新增6个亿元县,年末全市已有11个县市区财政总收入超过亿元,其中潞城市达3亿元;潞城市店上镇财政总收入1.4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亿元乡镇。县市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23亿元,增加2.48 亿元,增长43.3%,潞城市、郊区、襄垣县一般预算收入跨越亿元。
    市场物价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比上年上升2.4%,比2000年上升6.8%,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升7.4 %、0.2%、2.2%和1.9%。各类生产价格指数较大幅度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9.3%,其中冶金部门上升26.7 %,电力上升6.9%,煤炭及炼焦上升31.3%,化学工业上升1.9%;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0.6%。
    社会形势稳定。就业机会增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0.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6%。新增就业岗位3.26万个,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5.12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在岗职工29.9万人,增加2146人;农村从业人员105.58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540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储备再就业岗位8000余个,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者人数56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5.5%,作案成员减少3.9%;交通事故发生数比上年减少16.2%,火灾事故发生数上升1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集群化水平和配套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农民因灾受贫,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较大。

    二、农业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农村经济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79亿元,种植业占68.5%,林业占6.3%,牧业占23.8%,渔业占0.2%,农林牧渔服务业占1.2%。蔬菜、畜牧产值比重达到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3%,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型转化,市场化特点更趋明显。在全市耕地和总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总体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区间。总播种面积30.65万公顷,减少3.5%;粮经比例由上年的83.6:16.4调整为82.3:17.7;2003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3.96万公顷,减少3.5%。
    农作物产量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3.41亿公斤,下降7.4%;蔬菜总产量14.47亿公斤,下降0.8%;油料总产量1836万公斤,下降27.4%;棉花总产量8万公斤,下降35.7%。
     林业生产快速发展。继续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规模植树造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5.27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03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完成2.14公顷,新增    干果经济林1.1万公顷,通道绿化1579公里。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03万公顷。
    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规模化经营、特色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畜牧龙头企业、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全年猪牛羊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9.16万吨、4.1万吨和1.59万吨,分别增长6.7%、14%和28.7%;猪、牛、羊、驴存栏和出栏数均保持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4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当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8千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93万公顷,增长10%;年内265处饮水解困工程全部竣工,新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0.66万人。通电、通自来水、通公路、通电话的行政村占总村数的比重分别达到99.9%、64.8%、99%和93.1%。全年农村用电量4.55亿千瓦时,增长6.6%;农业机械总动力123.77万千瓦,增长6.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74 万吨,地膜覆盖面积 3.16万公顷。
    农村经济在改革中继续发展。全市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非农经济收入比上年增长19.6%。绿色农业长足发展,依托自然优势,建成开发了20条产业带,积极开发新产品,至年末已有112种绿色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农村私营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2.6万人,增长7%。有效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民人均减负54元。乡镇企业生产效益提高,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4.48亿元,增长57.6%;入库税金8.34亿元,增长71.9%。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32.47亿元,增长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同)完成增加值94.5亿元,增长29.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60.5亿元,增长23.8%;集体企业完成4.3亿元,增长31.9%;股份制企业完成15.2亿元,增长36.2%;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完成0.4亿元,增长11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14.1亿元,增长17.5%。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增加值3.1亿元,重工业增加值91.4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3.7%,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3:96.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较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 原煤 3297.8 万吨,增长27.3%;洗精煤645.2万吨,增长54.8%;机焦437.5万吨,增长60%;发电量93.17亿千瓦时,增长18%;生铁301万吨,增长32.9%;钢143.2 万吨,增长14.5%;钢材147.2万吨,增长24.3%;水泥212.2 万吨,增长12.5%;交流电机54.2万千瓦,增长35.4%;化肥36.7万吨,下降6.1%。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实现利税总额40.4亿元,增长117.6%,其中利润19.53亿元,增长307.4%。产品销售收入225.7亿元,增长6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1.3,比上年提高37.9点,为1992年核算该指标以来的最好水平。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2.1%,产品销售率为98.6 %。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9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竣工产值12亿元,增长7.6%;实现利润4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 ;年末职工平均人数3.2万人,增长8.2%;全员劳动生产率5万元/人,增长1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6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21万平方米,增加 1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3年,全市继续深入贯彻扩大内需的政策,深化经营城市理念,大力实施百强调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6亿元,增长87.3%。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共完成投资116.49亿元,增长92.8%。在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51亿元,增长118.7%;更新改造完成29.89亿元,增长92.5%;其他投资28.56亿元,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7.05亿元,增长48.4%。
    从资金来源上看,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占资金总额的比重高达76.6%,突出地显示出日渐增多的投资项目对国家财政资金的依赖进一步减弱,投资自主增长的活力明显增强。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58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46个,本年投产项目339个,新增固定资产55亿元。重点工程长晋公路(长治段)、农网二期、漳山电厂、王曲电厂、赵庄煤矿等进展顺利。
    房地产发展形势较好。200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8.38万平方米,增长121.4%,其中,住宅24.97万平方米,增长131%;商品房销售额4.08亿元,增长173.8%,其中,住宅2.9亿元,增长158.9%。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原煤开采390万吨/年,洗煤72万吨/年,焦炭210万吨/年,生铁106万吨/年,炼钢220万吨/年,水泥56万吨/年,造林面积2.5万亩,火力发电46.2万千瓦,新建改建公路337公里,移动通讯基站13个,程控交换机3万线。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航空运输实现突破,长治至北京、长治至上海、长治至太原三条空中航线年内相继通航,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6494人次。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长邯高速公路通车运营,完成了长晋高速路基桥涵工程,长太高速奠基开工,长临高速展开前期准备工作,一个以长治为中心,东至青岛,南达澳门,西通新疆,北连太原的“十”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呼之欲出。全年完成公路建设总投资8.8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25公里,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967公里;高次级路面里程3779公里,增长7.2 %;新建农村公路1380公里,建成红色旅游路39公里。
    全年公路货运量5999.2 万吨,增长2.9%;公路货运周转量39亿吨公里,增长2.1%。公路客运量3201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7.54亿人公里,受非典影响,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38亿元,增长44.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231万元,增长21.5%;电信业务总量8.56亿元,增长47.6%。全年邮寄函件436.71万件,包件9.21万件;报纸353.52 万份,杂志164.34万份,特快专递16.36万件。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年末互联网固定拔号上网用户累计达12.24万户,增长85.5%。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60万门,增长20.4%;年末本地电话用户55.12万户,新增12.12万户;其中市话用户达到36.07万户,新装电话6.0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9.05万户,新装电话6.05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45.77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3.77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8部。
    旅游业平稳发展。随着红色旅游线路、太行山自然风光及炎帝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开辟和整合,全市形成24条旅游线路,对外吸引力迅速上升。年末全市共有14家旅行社和7家星级宾馆。在受到非典重创后,全市旅游总收入仍达7.27亿元,下降10.2%,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7.2亿元,下降9.6%;国际旅游收入78.8万美元,下降52%。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4万人次,下降12%;海外游客1411人次,下降51.8%,其中接待外国人1271人次,港澳台胞140人次。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着眼于扩大内需,统筹发展国内外贸易。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就业等政策使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提高,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以及全市商业网点建设步伐加快,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近年来少有的活跃态势,汽车、商品房、家用电脑、通讯器材、医药保健等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书报杂志以及食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销售也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50亿元,达到50.45亿元,增长16.3%,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5.7亿元,增长19.1%,对全市零售额的贡献首次超过城市。按营业方式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3.61亿元,增长13.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9亿元,增长18.6%;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2.55亿元,增长10.1%。
    积极应对非典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转变出口方式,大力吸收外资。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163万美元,增长10.5%;其中出口2586万美元,增长39.4%;进口2577万美元,下降8.5%。出口中,加工贸易额70万美元,实现新突破,焦炭、生铁、铸件、金属镁、土特产出口发展较快。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366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2万美元,下降27.4%。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健康平稳运行。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300亿元,达315.89亿元,比年初增加72.4亿元,增长29.7 %。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14.39亿元,较年初增加72.26亿元,增长29.8%,增幅、增量均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城乡居民储蓄继续增加,本外币储蓄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9.16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17.91亿元,比年初增加33.92亿元。各项贷款较快增长,信贷结构得到优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7.19亿元,比年初增加54.4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14.79亿元,比年初增加54.54亿元,增长34%,增幅、增量创1993年以来新高。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145.3亿元,比年初增加28.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92亿元;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余额11.17亿元,较年初增加5.74亿元。
    保险事业日益兴旺。平安保险公司进入长治市场,年末驻市保险公司达到5家。全年承保金额300.65亿元,其中财产险212.37亿元,人寿险88.28亿元。各种保费收入6.16亿元,增长32.3%, 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44亿元,增长12.5%;寿险保费收入4.47亿元,增长52.9%;健康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477万元,下降45.7%。赔款支出金额8678万元,增长1.3 %;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7276万元,寿险给付金额930万元,健康和意外伤害险给付金额472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2003年全市科研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基础理论1项,应用技术成果10项,进行了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试产。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项目,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9个项目列入省级科技攻关计划;大力开展“农民增收科普工程”,组织“科技大蓬车”下乡服务。年末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9679名,R&D经费支出1004万元,增长8.9%。科技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共成交技术合同项目43项,增长65%;成交金额5852万元,增长91%。全年申请专利6件,增长20%,授权专利63件,增长50%。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1家,对5户企业的产品实施了强制性认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万台件。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起。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末,全市普通高校招生3802人,在校学生1.31万人,毕业学生1884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35万人,在校学生3.45 万人,毕业学生1.37 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5万人,在校学生5.52 万人,毕业学生1.2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06万人,在校学生18.02 万人,毕业学生5.18 万人;普通小学招生6.8万人,在校学生31.97 万人,毕业学生5.78 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24 万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9.86万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59处,其中影剧院12处,放映单位80个;文化馆(站)14处,全年组织演出333场,举办展览61次;公共图书馆13处,藏书84.5万册;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全年演出3871场次。全市共有文体娱乐场所446处,其中网吧202个。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2%和94.8%,分别比上年提高1.3和1.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1.32万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增加卫生投入,建立和完善了疾病防控体系,全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加强农村基础医疗保健工作,设立了村级农民健康联络员,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提高到了96%。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23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99处,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处,妇幼保健机构14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028人、注册护士3247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1.0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9685张。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71枚,银牌65枚,铜牌60枚;其中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4枚。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市60%的社区配备了相应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全年新增全民健身工程网点20余处,安装各类健身器材200余件,新成立5个单项协会。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成绩显著。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热、公交等能力继续增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改善,获得建设部授予的“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
    市区平均每天供水能力41.28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24升;市区使用液化气、煤制气、天然气的总户数达到7.75万户,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981吨,煤气供气总量2528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1.96万立方米。年末市区共有营运的公交汽车307辆,出租汽车1800辆。
    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280公里,实有道路面积319万平方米,拥有路灯3.1 万盏。城市下水道总长度200公里,污水年处理量700万吨,生活垃圾年处理量23万吨。全年市区植树124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5平方米,增长21.4%。市区现有公园、动物园7座个,总面积49公顷。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全年对86项建设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10.28 亿元,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54项,对4户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迁。全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的有148天,超过省下达140天的标准。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总面积36平方公里;市区环境噪声达标区9个,总面积36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共有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36公顷;全市共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个,面积65万公顷;新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1个,面积7.49万公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19.93万人,人口密度达到230人/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7.28 万人,乡村人口212.6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3.5%,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出生率11.89‰,下降1.2个千分点;死亡率6.65‰,上升0.17 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1669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3‰,较上年下降1.38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321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007元,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3元,增长14.4%;人均消费性支出5030元,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2886元,增长8.9%。民用汽车拥有量年末达到6.19万辆,增长19.8%;其中私人汽车1.85万辆,年内新增1.02万辆。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为4.2%。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18.6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为17.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2.1万人;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0.14万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9.8万人次,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继续保持100%。全年全市有50903名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市受灾率22.5%,比上年下降13.3%。
    社会福利事业明显进步。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83所,床位1150张,增加3.4%;收养766人,增长1.2%。城镇新增各种服务设施10处。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32万元,增长25.1%,接受社会捐赠254万元。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长治统计年鉴-2003》为准。
            2.地区GDP中文名称由原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改为“地区生产总值”,“长治市GDP”称为“长治市生产总值”。
            3.人口数为统计部门人口抽样数,人均GDP人口计算依据亦为统计部门调查的常住人口数。
            4.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GDP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