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长治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促消费相关政策消费环境不断优化,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限上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向好。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加快增长,乡村市场增速快于城镇

  12月份,长治限上零售额实现36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及上年全年分别加快2个和1.6个百分点。

    随着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市场供给持续改善农村居民收入逐年提高,乡村消费市场加快发展。1—2月份,长治限上乡村零售额实现1.4亿同比增长18.9%,增速高于城镇14个百分点。

   (二)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消费增长态势好于商品零售

受消费习惯改变及收入增长等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春节假日外出聚会就餐增多,全市餐饮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成为拉动消费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1—2月限上餐饮收入实现2.8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5.2个百分点;1—2月限上商品零售实现33.1亿元,同比增长4.9%。  

(三)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现,带动相关商品快速增长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家电、家具家装、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据统计,截止2月底,全市手机、家电、家具家装类等商品受以旧换新政策影响,成交次数达51439次,带动销售1.67亿元。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通迅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9.7%、49%、18.6%和11.1%,分别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54.4、43.7、13.3和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

   (四)部分升级类消费增势良好

    绿色、智能、升级类消费持续活跃,1-2月,全市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电、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的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0.1%、26.6%、19.7%、17.9%和15.9%。

    二、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速回落较大

    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消费者购车需求得以提前释放以及汽车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居民汽车消费动力不足。1—2月,长治市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占比28.7%,同比下降6.3%,较去年同期及去年全年增速分别回落了2个和2.8个百分点,下拉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速2个百分点。

   重点县区增长乏力

    1—2月,作为全市核心商贸区的潞州区,其限上零售额占全市比重达70.3%增长1.9%,是唯一低于全市增速的县区,对全市消费市场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其余县区限上零售额增速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市增速。

   (三)网络销售有待加强

    全市电商发展相对落后,商品购买外流现象严重。1—2月,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0.5亿元,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仅有1.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

    三、推动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着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落实好减税降退税等相关政策,稳住更多市场主体。加强消费品市场运行监测,确保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物流畅通。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产业和个体工商户等抗风险程度较低群体的支持力度,帮助灵活就业人员纾困解难,确保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保持增长。精准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工作,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等群体基本生活消费。探索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促消费政策,更好发挥电子消费券带动消费、扩大内需的积极作用。

   (二)持续开展换新活动助推消费市场发展

   重点做好汽车、家电、家装及3C数码产品等消费领域以旧换新和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加力扩围实施换新政策,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强化部门协同,营造浓厚消费氛围。鼓励、支持各县区发放数字消费券,真金白银、利企惠民搞好消费促进活动,加速消费品市场回稳向好。

   (三)提高服务企业能力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围绕新入库小微企业以及有潜力但未在库单位,做好企业培育和政策指导工作,走特色化经营道路,避免恶性竞争,让企业走得稳,走得远。积极推进成品油流通智慧监测数据平台,运用大数据排查民营加油站跑冒滴漏现象,推进达限加油站升规纳统,推进新老企业动能转换和持续“造血”。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拓展市场行销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鼓励限额以上商贸单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提高商贸单位的效率和质量。加强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建设,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交易环境。鼓励商贸单位积极开展各类营销和推广活动,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增强营销手段与渠道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不断升级。

  2025年开年以来,长治消费市场平稳向好,但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部分商品销售增长乏力。下阶段,要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举措,提升消费能力、深挖消费潜力,促进全市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