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节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基本情况
(一)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
1-7月,长治市7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称规上工业,下同)综合能源消费量1132.5万吨标准煤(当量值,下同),同比下降8.2%,增速与1-6月持平。
其中,采矿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9.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6%,占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5.3%;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78.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2%,占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5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94.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6%,占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34.8%。列统的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下降面62.9%。
(二)高耗能行业下拉作用明显
1-7月,全市规上前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11.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4%,占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8.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能耗下降8.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前六大高耗能行业呈现“四降二升”态势,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能耗同比下降21.2%;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能耗同比下降19.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同比下降10.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能耗同比下降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耗同比增长8.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能耗同比增长16.7%。
(三)五个县区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
1-7月,全市十二个县区中仅有5个县区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其中武乡县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最大,同比下降21.7%;沁县节能形势最为严峻,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速度不降反增,远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同比增长48.0%。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稳步提高
1-7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能源加工转换企业77户(今年扣除洗煤企业),用于加工转换的能源投入合计2136.9万吨标准煤,产出各种类别的能源产品1575.8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73.7%,比上年提升3.9个百分点。重点加工转换活动中,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42.0%,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炼焦加工转换效率92.1%,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供热加工转换效率84.7%,比上年提升3.6个百分点。
(五)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比超九成
1-7月,长治市前100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091.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量的96.4%。其中,晋控电力山西长治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和空气产品潞安(长治)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21.6%。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远高于增加值
前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长治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98.1%,增加值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1.6%。前六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是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的1.1倍,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最高,是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的20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市的5.6倍、5.1倍和2.9倍。
(二)分县区能耗增速差距较大
1-7月,分县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速度“六升六降”,两极分化明显。从同比速度看,沁县、沁源县、平顺县、黎城县、襄垣县和屯留区等六个县区同比正增长,分别为53.8%、34.3%、22.8%、6.3%、1.8%和1.2%;武乡县、潞州区、潞城区、上党区、长子县和壶关县等六个县区同比下降,分别为-17.4%、-16.8%、-12.9%、-12.7%、-10.6%和-1%。沁县和武乡县同比速度相差71.3个百分点。
三、相关建议
(一)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深入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加大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二)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高水平、高质量抓好节能工作,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升级。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严把新上项目能耗和碳排放关。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推广节能降碳“诊断+改造”模式,强化节能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