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0014349/2022-21403
- 成文时间:2022年03月08日
- 发布机构:长治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10日
- 发文字号:长政发〔2022〕10号
- 主 题 词:十四五 防震减灾 规划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现将《长治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纲要(2019-2035年)》《“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山西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果及“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一)“十三五”取得的成果
“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和山西省地震局的坚强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全市“十四五”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监测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地震前兆监测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武乡站和沁源站两个微观前兆手段,完成潞城区东南山数字化改造和气象三要素改造工程,地震前兆信息的获取能力和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范围内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能力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建立省、市和专业台站联合会商系统,震情分析研判科学水平有效提升。随着山西台网大数据分析集群、海量地震数据存储及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完成,长治市防震减灾信息化能力得到提升。
2.地震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不断加强。完成晋获断裂带(长治段)活断层(二期)探测工程,为我市国土规划、城市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完成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科技支撑服务,优化抗震设防服务,着力推广应用抗震、减隔震技术,全面提升城乡建筑物抗震防御能力。
3.防震减灾宣教实效不断突显。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合作形式,拓宽了宣传渠道,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效果明显。加强防震减灾宣传作品创作征集,制作有影响力、感染力的防震减灾系列宣传作品。建设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个,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校2所,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30所、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3个(含一所民办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市级防震减灾示范校35所、防震减灾示范县区3个,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阵地3个、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0余处。
4.地震应急准备更加充分。建立地震信息发布机制与宣传协调机制,跨领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持续强化。及时修订《长治市地震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编制相关信息处置模版,有感地震处置效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设完成长治市太行公园及八一广场国家I类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应急与宣传工作联动,推动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实现常态化。
(二)“十四五”面临的形势
长治市位于晋获断裂带中部,晋获断裂带南起山西晋城、北至河北获鹿,贯穿我市上党区、潞州区、潞城区、黎城县等县区,是影响我市地震活动的一条主要地震带,带上不间断有小震、小震群发生。加之我市东有华北平原地震带,距我市直线距离不足100KM;西有山西地震带,与我市相邻。有历史记载以来,我市曾发生过3级以上地震49次,最大震级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武乡县的5.5级。同时,周边大震也对长治地区造成过一定影响,如:1303年洪洞赵城8级地震、1556年华县8级地震、1695年临汾7级地震,都曾对长治地区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近年来有潞城区、黎城县交界发生的小震群活动,以及潞城区、屯留区、襄垣县等地发生的矿震事件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防震减灾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个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市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高质量防震减灾体系为主线,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推进现代化建设,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预防为主,防范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坚持深化改革,法治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坚持防震减灾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大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着力在我市转型时期展现新作为。
坚持系统观念,精准施策。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坚持全市一盘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挑战,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现发展质量、规模、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响应保障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
到2035年,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基本建成防治精细、监测智能、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显著增强,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加强。地震监测站网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秒级预警和分钟级地震速报与烈度速报。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成效更加明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和业务体系基本建立。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全面完成,主城区活动断层探测全覆盖,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基本摸清。
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更加高效。地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协同高效的震情灾情紧急快报体系,地震应急响应保障机制逐步完善,技术支撑能力得以提升。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提供高质量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有效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市县转型发展和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建设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主干,规范性文件为支撑的地方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建立法治完备、多元共治、善治高效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
夯实地震监测预警基础。推进地震监测站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一体化运维监控。充分发挥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服务功能,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及重点行业提供预警信息服务。
提升地震预测预报能力。完善震情跟踪会商机制,规范业务流程,构建长中短临紧密衔接的地震预测业务体系,强化滚动会商和开放式会商。
完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健全紧密衔接的宏观异常报送与核实机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接入全省地震宏观异常汇集分析技术系统,纳入地震会商技术平台统一管理;严格落实防震减灾“三网一员”工作经费和补助政策(不低于100元/月·每人),充分发挥新时代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
(二)提高防震减灾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规范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完善专业主导、市县主管、行业共治的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市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县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推进主体责任,住建、交通、水利、规划和自然资源、能源等行业部门积极落实行业工程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协同责任。发挥市县防震减灾中心技术支撑作用,努力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水平。
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继续推进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重点地区房屋建筑等主要承灾体的地震灾害属性,完成全市房屋建筑抽样详查。完成主城区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任务,掌握断层的分布和基本要素。编制高精度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图、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建筑物优先加固区划图以及综合防治区划图等。建设长治市地震灾害风险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向政府、行业、社会公众提供地震灾害风险信息服务。
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按照全市“放管服”改革要求,贯彻实施《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加大对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体制。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立地震安全性评价评估事项办理机制和流程。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要求,加强对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位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的开发区(经开区)完成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继续落实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协同推进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强化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服务和指导。推进提升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防震抗毁能力。加强减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
(三)提升地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进一步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救援力量,强化救援装备配备,加强救援队伍地震专业培训和实战化演练。建立地震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管理和培训,形成广泛参与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灾情速报评估、辅助决策等技术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保障应急数据实时更新。提升现场烈度调查与灾害评估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地震烈度评定和损失评估等现场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健全地震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统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提高我市整体地震应急保障能力。
(四)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水平
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体系,加强全灾种专业领域同步行动。强化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数字科普馆等传播平台建设,扩大宣传辐射面,提高防震减灾宣教工作的深度广度。努力打造“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景观化”宣传品牌,持续推进防震减灾“互联网+”科普模式立体化发展、融合式发展,加大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科普服务力度,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提高防震减灾实效。加大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力度,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科学性、趣味性、体验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加强推广运营,强化科普在社会治理中的创新作用。优化完善市、县科普体验馆综合功能,打造特色鲜明、展教效果突出的一流防震减灾科普场馆。推进科技人员和科普人员深入融合,强化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队伍建设。
(五)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能力
依法履行防震减灾管理职责,全面落实防震减灾职责管理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依法强化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地震舆情管控,维护社会稳定。
四、重点任务
(一)长治辖区省级地震监测站网能力提升工程
配合完成优化省级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布局,更新升级测震监测站网,建设高精度、多功能、智能化的省级地震监测综合观测系统。改造测震监测站网观测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测震仪器设备。配合完成地震监测站网智能管理平台。升级台站观测环境监控与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地震观测系统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台站运行信息、环境信息、数据质量、传输网络、专业设备、服务器、业务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等的全过程、全方位、实时化、一体化监控、跟踪和运维。继续做好“一县一台”建设任务。
(二)矿山和重大工程地震监测与风险预警示范工程
配合建设矿山地震监测示范系统,加强煤与非煤矿山的监测,探索矿山地震风险预警方法。针对典型超大型结构,建设结构台阵,开展地震安全监测和健康诊断。
(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客观认识地震灾害风险水平,为市、县两级政府有效开展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地震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1.收集整理晋获断裂带(长治段)探测成果,了解我市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活动性定量参数;开展地震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获得市、县级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场地类别基本参数。
2.完成全市房屋建筑综合风险普查基础上,开展约1%的抽样详查,获取我市地震灾害主要灾害致灾信息,主要城市的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掌握重点隐患情况,查明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
3.通过实施普查,建立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长治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
(四)城市活动断层探测工程
认真贯彻《山西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加快完成我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准确了解辖区内活动断层的分布和危害,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减少或避免地震灾害带来的风险隐患,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防范重大地震灾害风险提供决策建议,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面提升我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五)防震减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长治市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服务,为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地震预警、地震参数速报、烈度速报、地震风险区划、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多样化和个性化信息服务。
(六)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完善地震应急组织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初步实现灾情信息的快速获取;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学校和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功能,设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做好地震应急信息化建设,推进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数据化管理,逐步提升我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规划实施的协调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组织领导。健全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把防震减灾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防震灾工作领导机制,落实防震减灾工作责任,依法履行管理职责。进一步增强市级防震减灾机构对县区防震减灾机构的指导和管理,发挥市县防震减灾机构的基础性作用。
(二)深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立足应急管理、服务社会需求、增强交流合作,强化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和技术系统,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初步构建“大安全、大应急”管理体制下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新格局。
(三)健全投入机制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源的投入聚集。加大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强项目经费绩效考评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规划实施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
(四)加强人才支撑
调整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在职人员科研素质,不断促进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五)完善监管机制
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健全政策制定和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加强评估结果应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