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cz0000000/2021-04143
- 成文时间:2021年05月25日
- 发文机关:长治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6日
- 发文字号:长政发〔2021〕15号
- 主 题 词: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五年规划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长治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长治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1年5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长治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是指导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履行职责的行动指南。
第一章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开启新时代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转型出雏型”的发展关键期,长治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供改和综改相结合的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步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195.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711.6亿元,年均增长6%,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96.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66.4亿元,年均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传统产业压减过剩产能全面完成,累计关闭退出煤矿12座,化解过剩产能660万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化解钢铁产能190万吨,压减焦炭过剩产能642万吨,18座4.3米焦炉全部备案为6米以上大焦炉。全市在役运行煤电机组全部完成热电联产改造,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达到56.4%。全市新能源装机达到21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24.2%。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初步形成了半导体光电、光伏、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LED产值占到全省的95%,光伏产业产值占全省的53%,生物医药制品产值占全省的50%。2017—2019年,我市因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成效明显,连续三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全市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120万吨以上。有机旱作农业初见成效,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获批创建上党中药材和沁州黄小米2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平顺中药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525.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51.5亿元,年均增长6.8%。
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2019年底实现整市脱贫,3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3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7.5%下降到0.07%,脱贫成效考核连续四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2天,与2015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8.24%;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2.4%。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化解,涉众型经济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城市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取得历史性突破。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目标,完成“一城四区”行政区划调整,形成了4个市辖区的发展大格局,设区面积达到263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67万人,拉大了城市框架。全面开展行政村撤并,全市行政村总数由3441个减少到2439个。城市品质显著提升,上党城镇群快速连接线全部贯通,主城区道路长度达到413.6公里,水气热管网长度达到2387.4公里。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9%,比2015年提高4.9个百分点。郑太高铁全线贯通运营,黎左高速、长临高速正式通车,黎霍高速开工建设,国道207、208、309线市区过境段改造完工,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工程即将完工,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省级以上开发区数量达到11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完成了市属58户企业公司制改革和38户“僵尸企业”出清。“六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深入开展减事项、减流程、减要件、减时限、减证明“五减”专项行动,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壶化集团成为我市第3家A股上市企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长治海关开关运营,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5.72亿美元,年均增长10.7%,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实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基础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各级各类幼儿园达到898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5年的89.3%提高到2020年的92%,全市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验收,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6%。新建长治市职教园区,成立了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治市职业高级中学,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发展迈入新阶段。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组建了县级医疗集团,全面建立起县级医疗集团与三甲医院对口联系机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28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参保全覆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崇尚创新、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全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2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4%和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分层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行精神的感召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力推进全域文明城市创建,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八泉峡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成功承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赛事。
市域社会治理取得重大成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党政机关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市、县党委、政府及组成部门法律顾问全覆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出新路,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深化,“三零”单位创建深入开展,平安长治、法治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扫黑除恶战果显著,毒情形势明显好转。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专栏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 |||||||
指标名称 |
2015年 |
规划目标 |
实现情况 |
属性 | |||
2020年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2020年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
一、经济发展(6项) | |||||||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195.1 |
7.2%(中期调整为6.5%) |
1711.6 |
6 |
预期性 | ||
2、城镇化率(%)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0.02 |
60 |
—— |
*54.9 |
—— |
预期性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33.6 |
43 |
—— |
*38.5 |
—— |
预期性 | |
3、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44 |
—— |
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中期调整为47%) |
43.9 |
—— |
预期性 | |
4、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
0.33 |
0.35 |
1.50% |
1.29 |
—— |
预期性 | |
5、累计直接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
4.5 |
5.73 |
5% |
4.13 |
[20.77] |
预期性 | |
6、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亿美元) |
—— |
—— |
[0.03] |
—— |
[0.667] |
预期性 | |
二、创新驱动(4项) | |||||||
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0.89 |
2.5 |
—— |
*0.75 |
—— |
预期性 | |
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43 |
2 |
—— |
2.0 |
—— |
预期性 | |
9、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亿元) |
3 |
5 |
—— |
20.97 |
—— |
预期性 | |
10、互联网普及 |
|||||||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 |
45.6 |
66.7 |
[21.1] |
100 |
—— |
预期性 | |
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 |
46.8 |
75 |
[28.2] |
98 |
—— |
预期性 | |
三、民生福祉(8项) | |||||||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城镇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元) |
26407 |
31350 |
不低于GDP 增幅 |
36010 |
6.4 |
预期性 | |
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元) |
11095 |
12604 |
不低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
16327 |
8 |
预期性 | |
12、教育发展 |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89.3 |
94 |
[4.7] |
92 |
—— |
预期性 | |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4 |
96 |
[2] |
96 |
—— |
预期性 | |
13、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4.33 |
—— |
[16.5] |
—— |
[24.1] |
预期性 | |
14、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
4.84 |
—— |
[21.8] |
—— |
[22.3] |
预期性 | |
15、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
13453 |
—— |
按省下达目标任务执行 |
—— |
[36281] |
约束性 | |
16、人均预期寿命(岁) |
74.92 |
比2015年提高一岁 |
—— |
**75.28 |
—— |
约束性 | |
17、卫生发展 |
|||||||
婴儿死亡率(‰) |
5.04 |
控制在6 以内 |
—— |
控制在5.5以内 |
—— |
预期性 | |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 |
21.18 |
控制在18以内 |
—— |
控制在13 以内 |
—— |
预期性 | |
18、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 位数(张) |
28.6 |
35 |
—— |
35 |
—— |
预期性 | |
四、生态文明(9项) | |||||||
19、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亩) |
—— |
—— |
按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执行 |
10770.96 |
—— |
约束性 | |
20、耕地保有量(万亩) |
519.98 |
526.45 |
按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执行 |
526.45 |
—— |
约束性 | |
2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
44.1 |
—— |
按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执行 |
39 |
—— |
约束性 | |
2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3.5 |
—— |
—— |
—— |
[15] |
约束性 | |
2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3.9 |
—— |
—— |
—— |
完成 |
约束性 | |
24、森林发展 |
|||||||
林木覆盖率(%) |
30.92 |
33.42 |
—— |
**32.4 |
—— |
约束性 |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1712 |
1853 |
[141] |
—— |
—— |
约束性 | |
25、空气质量 |
|||||||
城区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 |
242 |
—— |
—— |
272 |
—— |
约束性 | |
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
—— |
—— |
[20] |
—— |
未核定,预计能完成 |
约束性 | |
26、地表水质量 |
|||||||
劣Ⅴ类水体比例(%) |
13 |
0 |
—— |
0 |
—— |
约束性 | |
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 |
65 |
76 |
—— |
88.24 |
—— |
约束性 | |
2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
二氧化硫(万吨) |
11.37 |
—— |
按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执行 |
—— |
未核定,预计能完成 |
约束性 | |
化学需氧量(万吨) |
3.68 |
—— |
约束性 | ||||
氮氧化物(万吨) |
10.59 |
—— |
约束性 | ||||
氨氮(万吨) |
0.49 |
—— |
约束性 | ||||
五、廉洁安全(3项) | |||||||
28、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群众满意度(%) |
78.94 |
90 |
—— |
—— |
—— |
约束性 | |
29、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 元) |
0.097 |
控制在省下达的目标内 |
—— |
0.047 |
—— |
约束性 | |
30、煤矿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
0.054 |
—— |
—— |
0 |
—— |
约束性 | |
注:①[]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9年数据,**为2018年数据。②森林蓄积量因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暂停,无年度数据。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群众满意度指标已不再监测。④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后,根据国家统一核算要求,对地区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历史数据作了修订。 |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一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央赋予山西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历史使命,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将长治确定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委赋予长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随着郑太高铁的开通和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市将更加顺畅地融入中原城市群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还不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新兴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还不足,要素制约长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民生保障还有不少短板,我们还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压力。
综合判断,我市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奋力开创“十四五”长治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转型的示范城市、生态引领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山西向东开放和承接中原城市群的枢纽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第四节 战略定位
准确把握我市在全省和全国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战略眼光审视谋划全市的发展方向,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全国创新驱动转型的示范城市。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聚焦“六新”奋力突破,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构筑一流人才高地,建设一流创新环境,使创新成为发展常态、社会风尚。
——生态引领的太行宜居山水名城。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太行旅游板块的核心、国内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和生态宜居美丽家园,建设美丽幸福长治。
——山西向东开放和承接中原城市群的枢纽型城市。完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打通内畅外联大通道,建设商贸物流集散地,构筑要素集聚“桥头堡”,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形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五节 发展目标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省委提出的“两同步”战略部署,我市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全市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形成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全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全面建成文化强市;“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持续深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现代化的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能源革命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在全省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转型出雏型”任务和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开好局起好步的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一系列创新平台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彰显,科技型企业大量涌现,风险投资日趋活跃,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创新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创新文化深入人心,基本构建起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聚焦“六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半导体光电、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创、新能源、新材料、固废利用、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培育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和高效清洁深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能源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占比明显提升,能源优势特别是电价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
——“六最”营商环境基本形成。“放管服效”改革持续深化,形成一批具有长治特色的改革亮点,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显著提高,人才机制活力和政策吸引力大幅提升,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便捷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原城市群深度对接,在多领域实现协作联动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外向型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基本形成。“一城四区”一体化协同发展,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创新中心初步形成,城市区域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更好保护传承,太行精神的感召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高水平生态保护格局基本形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
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严格划定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准入清单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践行。
——更加健全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教育、医疗、住房、育幼、养老、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严密高效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平安长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到2025年,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8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专栏2 长治市“十四五”时期转型出雏型主要指标表 |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目标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属性 |
一、经济发展(6项) | ||||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5.1 |
—— |
>8 |
预期性 |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4.9 |
62 |
—— |
预期性 |
3.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户) |
439 |
>1000 |
—— |
预期性 |
4.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52.5 |
>50 |
—— |
预期性 |
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13 |
>12 |
—— |
预期性 |
6.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
—— |
8.8 |
预期性 |
二、创新驱动(3项) | ||||
7.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 |
20 |
预期性 |
8.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
2/0/29 |
4/1/40 |
—— |
预期性 |
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
9.98 |
—— |
18 |
预期性 |
三、“六新”突破与产业升级(7项) | ||||
10.5G网络用户普及率(%)【新基建】 |
15 |
76 |
—— |
预期性 |
1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新技术】 |
2 |
2.3 |
—— |
预期性 |
12.新材料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新材料】 |
6 |
—— |
12.5 |
预期性 |
13.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新装备】 |
-2.32 |
—— |
18 |
预期性 |
14.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年均增速(%)【新产品】 |
3 |
—— |
12 |
预期性 |
1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新业态】 |
3 |
5.4 |
—— |
预期性 |
16.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31.08 |
45 |
—— |
预期性 |
四、绿色生态(5项) | ||||
17.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18.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88.24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19.森林覆盖率(%) |
26.34 |
28.98 |
—— |
约束性 |
2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2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完成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五、人的全面发展(10项) | ||||
22.从业人员持证率(%) |
—— |
>50 |
—— |
预期性 |
23.全社会劳动力持证率(%) |
—— |
>25 |
—— |
预期性 |
2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8 |
预期性 |
25.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5.5 |
—— |
预期性 |
26.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12 |
11.62 |
—— |
约束性 |
27.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 |
3.3 |
—— |
预期性 |
2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3.75 |
95 |
—— |
预期性 |
29.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 |
4 |
—— |
预期性 |
30.人均预期寿命(岁) |
**75.28 |
78.1 |
—— |
预期性 |
31.体育人口占比(%) |
38.8 |
41.5 |
—— |
预期性 |
六、安全保障(2项) | ||||
3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121 |
130 |
—— |
约束性 |
33.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
1.28 |
1.3 |
—— |
约束性 |
注:①[ ]为累计完成数,*为2019年数据,**为2018年数据。②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森林覆盖率、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4项指标值为预计数。 |
第二章 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集聚转型发展新动能
坚持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流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潜力和动能,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打造一流创新平台
聚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创新平台与企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布局构建创新平台体系。依托产业发展需求和关键技术研发,聚焦我市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半导体光电、碳基新材料、医药健康、氢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实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重点产业全覆盖。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人才飞地、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人才入股等方式,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合作,组建小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十四五”期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个。
提升创新平台发展能力。发挥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作用,支持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紫外分中心,支持山西省半导体照明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北方地区最大的国家级光电行业检测中心,支持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力推进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振东药茶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企业壮大提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有效创新供给。
优化创新平台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协同发展原则,积极推行“企业自建”“省市共建”“校企合作”“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平台建设运营模式。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联合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实验平台、实训基地,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创新联合体”研发模式,构建创新利益共同体。鼓励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联合开发、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推动研究院、创新联盟、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平台和企业融合发展,布局全产业链创新和应用体系。
第二节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多层次、递进式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机制,不断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提升工程,巩固提升规上企业创新研发全覆盖。鼓励大企业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围绕半导体光电、信创、装备制造等产业建成5—8个市级示范创新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实现全市主导产业技术联盟全覆盖。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中试基地,为中小微企业开展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服务,推动重点产业中试熟化基地全覆盖。建立龙头企业帮带上下游企业、中小配套企业工作机制,通过联盟间成熟技术成果转让、研发资源共享、研发成果路演、开展行业交流等方式,推动联盟企业上下游耦合联动、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研发水平。加强跨区域协同创新,鼓励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资源富集区建设“科创飞地”、异地孵化中心。
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分类引导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申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扶持省级“创新型高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每年培育认定5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专精特新”提升行动,建立完善中小微重点企业培育库,推动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向高成长、新模式与新业态转型,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打造一批科技企业“小巨人”和“单项冠军”。“十四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实现倍增。
持续推进“双创”载体提质增量。实施开发区“双创”载体全覆盖工程,建立孵化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提升引进项目、孵化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创新创业集聚发展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努力搭建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孵化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利用闲置土地、厂房、楼宇等资源,改造升级为特色双创载体,盘活低效资源。支持驻市高校院所建立双创载体,推动长治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双创基地、长治职业技术学院海创职教园区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农业型科技企业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支撑乡村创业、具备长治特色的星创天地。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新模式,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等双创载体。
高标准建设“山西智创城NO.5”。以智能制造和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清控创新基地和5G电子智造基地两大园区,建设总规模27万平方米的山西智创城NO.5。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项目等资源,推动产业链条上下游延伸、内外部对接,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加速+园区承载+示范辐射+产业集聚”的全过程服务保障体系和高质量创新创业格局。到2025年底前,智创城内累计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引入研发机构30家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50项以上,形成智能制造和信创产业集群,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6000人。
专栏3: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工程 |
Ø 创新平台提升工程。重点推动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山西省半导体照明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振东制药企业技术中心、山西省氢能安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振东药茶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档升级。 Ø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推进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系列平台、潞安太行润滑油5G+智慧工厂、太行药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Ø 中试熟化基地重大工程。重点推进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潞安太行润滑油煤机合成润滑材料(院士)联合研发平台建设。 Ø 双创载体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山西智创城NO.5”,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主体,实现开发区双创载体全覆盖。 |
第三节 构筑一流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新人才机制,创优人才环境,培育人才梯队,壮大人才队伍,打造人才集聚地。
精准引进高精尖人才。制定《长治市急需紧缺人才年度目录》,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精准引育一批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重点是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创新路径清晰、创业成果显著、预期效益明确的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推广“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模式。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突出“人才+项目+开发区”导向,“一事一议”量身定制引才政策,面向全球靶向引进“高精尖”专家人才(团队)。创新海外引智机制,加强与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和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平台招贤纳才。完善太行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联盟机制,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开展长期合作。
培育多层次人才梯队。开展民营企业家培养行动和创新型管理人才培育计划,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办好“长清班”“长浙班”“复旦班”,大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立企业家导师制,定期组织开展创业辅导、项目巡诊等活动,深化“一对一”精准帮扶,传承企业家精神。开展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依托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育研修,发挥太行高技能人才发展工作联盟作用,推进校企对接、订单培养,继续办好长治技能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建立更多的“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培育一批高技能、高素质的“长治工匠”,打响技能长治品牌。
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山西省建设人才强省优化创新生态若干措施》和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和专项考核制度,推进人才政策落实落地。积极对接山西省人才共享云平台,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突破人才区域性界限,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候鸟式”聘任、项目委托、联合攻关、专题服务等多种形式,拓宽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服务中心功能,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整合盘活全市空置公租房、棚改房等现有公房资源,持续建设人才公寓,打造优质人才社区。解决好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随迁配偶安置等问题。
第四节 建设一流创新环境
加强制度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创新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人才的鲜明导向,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积蓄新动能。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加快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共享、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体制,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就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和基础前沿领域开展精准研发。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聚集国内外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题。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推动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构建面向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科技评价机制。深入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定价机制,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进一步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落实允许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在企业入股分红或兼职兼薪等政策,激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潜能和活力。鼓励高水平科技中介机构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市场。开展应用场景落地推广,推进深紫外LED、科大讯飞、氢能汽车、大健康产业等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更多新技术、新成果的产业化。加大对重大创新产品和服务、核心关键技术的政府采购力度,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快推进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示范应用。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把科技创新纳入地方财政重点保障范围,设立科技创新发展子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社会资本多渠道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各银行机构在开发区设立科技支行并实行单独信贷管理与考核机制,建立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贷款评审、风险定价、尽职免责和奖惩制度,推出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险。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天使投资、风险投资。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加强科普工作,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干部素质培训等活动,强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的科普功能,面向公众深度开放。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创新活动进课堂,开展学生创新技能竞赛,新建一批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科技议题的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创新容错机制,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创新案例、创新企业、创新人物的宣传报道,讲好长治创新故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
第三章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六新”突破,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布局集群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六新”突破,坚持“项目为王”,依托产业基础,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方向路径,强化政策保障,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打造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集群。
半导体光电产业。以紫外LED和LED显示为核心,以打造全国示范性紫外LED产业集群为目标,夯实产业基础,构建产业生态,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条,依托高科华烨、中科潞安等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紫外LED器件封装和紫外LED应用的行业领军企业和项目,形成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突破关键技术,发挥中科潞安半导体技术研究院、瑞昌源光电产品检测中心等科研优势,攻克氮化铝单晶衬底、紫外LED外延及芯片、MOCVD核心装备、高清LED小间距显示和封装等关键技术,使长治成为第三代半导体紫外LED的创新策源地、技术辐射地。推动示范应用,充分挖掘紫外LED在杀菌消毒、生化探测、聚合物固化及工业光催化等诸多领域的市场潜力,加大紫外LED应用产品开发推广力度,鼓励我市公共机构优先采购应用紫外LED净化消毒产品、设备和服务,促进应用市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加快推进高新区半导体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推动半导体光电产业项目集聚发展,把半导体光电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新的主导产业。到2025年,半导体光电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促进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从“长治制造”向“长治创造”迈进。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成功汽车、襄垣互通新能源汽车、恒昌元等龙头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培育提升整车生产、动力电池、充电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档次,打造集整车生产、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强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加快纯电动乘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提高汽车产能利用率。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利用好长治经开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字招牌,发挥清华企业技术中心、淮海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研发优势,攻克航天器件智能制造、高精度液压重载智能机械臂、MEMS微细结构加工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专用车辆、液压油缸、立体停车设备等一批特色产品。依托清华特车、惠丰特车、捷成数控、襄垣仁达机电、潞安安易等企业,积极发展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农业机械、煤炭机械等各类专用装备,引导企业运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精益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主动参与国家海洋战略,支持钜星锻压、长钢锻压等有条件的企业进军海洋制造业。到202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以生物医药和中医药现代化为发展方向,挖掘资源、创新研发、培育龙头,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优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康宝等龙头企业,发挥康宝山西省血液制品与基因工程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长治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的科研优势,加快幽门螺杆菌疫苗、高效抗艾滋病多肽药物、新型抗肿瘤靶向药物、纳米制剂及创新药物研发,加快在研产品产业化生产,建成国内一流的生物制药基地。积极发展中医药产业,依托振东制药、开元制药等龙头企业,立足长治丰富的植物资源和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以“上党中药材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为契机,加强连翘、苦参、党参、黄芩等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大植物萃取技术、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力度,深入推进中成药大品种、经典方剂二次开发,加强创新中药及复方中药研发,建设国家级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防疫防护产业,支持山西速康、红雨伞等企业发展壮大,弥补医疗产业短板。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信创产业。积极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和关键核心技术,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全力推动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创产业发展,力争形成局部领先优势。大力推进5G宏基站、5G微基站、室内楼宇站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一批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全产业链要素整合优化,实现企业内部及产业上下游、跨领域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优化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积极推进数据中心从存储型到计算型的提升,为信创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基础支撑和数字化、网络化保障。支持发展云计算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鼓励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行业公共云服务平台,打造协同共赢的云服务环境。依托科大讯飞优势资源,合作共建科大讯飞中原经济区总部、长治研究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人工智能学院等平台,建设尚卓人工智能创新实验中心,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高地。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服务共性基础设施,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助力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可信共享。到2025年,实现全市县城及以上城区5G网络全覆盖,建设5个典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信创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
新能源产业。适应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要求,推动光伏、氢能等产业增量提质,促进新能源产业再上新台阶。做强光伏产业,依托潞安太阳能、日盛达光伏玻璃等龙头企业,发挥山西省光伏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大力推进单晶PERC、大尺寸电池片、高效组件等关键技术升级,突破超高效N型单晶异质结、TOPcon等新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器件使用寿命,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围绕产业链条薄弱环节和空白环节,引入相关配套企业,积极发展光伏逆变器、光伏储能设备、太阳能跟踪装置、光伏电站监控设备等产品,进一步完善光伏产业链,打造全国光伏产业基地。加快培育氢能产业,依托潞安、潞宝、海德利森等龙头企业,发挥山西省氢能安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的带动作用,突破氢气提纯、高压储罐、车载供氢系统等关键技术,集聚提纯制氢、氢能装备、燃料电池、氢能源汽车等项目,打造氢能“制备—储运—应用”全产业链,创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市。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新材料产业。围绕碳基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新材料及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壮大。碳基新材料,以潞安化工、潞宝集团、霍家工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依托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等平台,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承揽国内外高端能源化工新材料中试项目,推动己内酰胺、锦纶纤维、高熔点费托蜡、碳纤维等碳基新材料产品向精细化、规模化、产业化、高附加值化发展,积极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新型金属材料,依托中德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化与北汽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铝镁合金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生产规模,积极开发和拓展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应用产品。着力推进铝镁合金新材料开发,推动铝镁合金材料向高强高韧合金材料生产、高端精深加工延伸,逐步形成以铸件、型材、锻件、板材为主体,终端产品相配套的全产业链体系。积极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推动钕铁硼生产加工由初级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变,拓展在新能源汽车、高效节能电机、变频空调、核磁共振等高端领域应用。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沁新集团等龙头企业,深化与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推动沁新动力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尽快达产达效,积极开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和隔膜材料,实现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新能源汽车融合发展。发挥长治丰富的高铝耐火黏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性能耐火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
固废利用产业。以建设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为契机,以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和再生资源利用为重点,着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固废利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托山西大学固废综合利用研发基地、长治市武理工工程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推广应用发电、回填矿井、填充路基、制造新型建材等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新技术,完善提升现有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推进工业固废由低效低质分散利用向高效高质规模利用转变,实现固体废物协同处置和循环利用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加快建设固废综合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固废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鼓励支持瑞赛格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海鸥废弃电子产品回收、中钢废旧资源回收利用、长治市供销集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电子废物资源化利用、废旧金属拆解破碎回收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废橡塑再生利用等行业发展,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优先推广使用本地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骨干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2025年,全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固废综合利用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
通用航空产业。抢抓国家推动通用航空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我市通航产业的历史传承和发展基础,积极对接和吸纳国内外通航优质资源,着力打造集创新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组装制造、运营、维修、保险、租赁、高端服务等上下游环节于一体的通用航空产业链。依托长治临空经济区打造全市通航产业创新核心,积极推进高新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屯留通用航空产业园、武乡通用航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完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以维修制造为支撑,积极引进以轻型运动类航空器制造、自转旋翼机整机制造、无人机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以及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为主的制造项目,提高通用航空制造水平。以通航运营为先导,支持成功通航、金笠通航等通航龙头企业,大力开展航空运动与低空旅游、航空培训、航空物流、短途运输、航空应急救援与公共服务、森林灭火、公务机托管与包机以及传统航空作业等通用航空运营业务。到2025年,全市建成6处通用航空起降场地,落地10家以上航空及关联企业,全年通用航空飞行作业时间突破3000小时,通航相关产业经济规模力争达到100亿元。
专栏4: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重点工程 |
Ø 半导体光电产业。重点推进中科潞安深紫外全产业链、高新区半导体光电产业园、高科LED显示屏扩产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紫外LED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 Ø 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推进长治经开区高温超导装备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互通集团5万台低速电动车组装等项目建设。 Ø 医药健康产业。重点推进抗肿瘤药物产业化、药酒药茶、莱茵衣藻粉、药用中间体等项目建设。 Ø 信创产业。重点推进县区5G网络全覆盖、高新区5G电子智造基地、长治经开区5G产业园、长治工业互联网、长治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太行数据湖、量子芯云、龙芯产业园、区块链等项目建设。 Ø 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潞安太阳能8GW高效电池智能生产、山西日盛达15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封装材料、潞安太阳能250MW异质结电池、落基山年产1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高新区氢能装备产业园、长潞氢能科技产业园、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 Ø 新材料产业。重点推进潞宝锦纶长纤维、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组件和高端工业铝型材研发制造、壶关金烨金属增材制造材料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 Ø 固废利用产业。重点推进碳塑新型建材规模化生产、瓷化粉煤灰系列产品、建筑垃圾处置等项目建设。 Ø 通用航空产业。重点推进山西奥科无人机、成功通航飞机维修运行及应急救援基地等项目建设。 |
第二节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坚持分业施策,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智能+”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安全绿色高效发展。
现代煤化工产业。坚持高端化、差异化、市场化和环境友好型方向,突出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做优做强现代煤化工产业,争创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着力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潞安化工、潞宝集团,延伸发展焦炉煤气—费托合成蜡—润滑油、焦炉煤气—甲醇、煤焦油—粗苯—己内酰胺—尼龙新材料等高端产业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支持潞宝集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精细化工园区、纺织园区和新型能源示范基地。支持潞安化工集团通过链式布局和优化调整,在产业链上游建成全省第一个全流程、全要素气化岛示范项目,产业链中游打造全球最大的乙二醇供应商和全国最大的尿素生产销售企业,产业链下游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型化工与生物基新材料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焦化企业整合重组,推动现有产能进一步向重点园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构建以潞城、襄垣、沁源三个省级焦化产业重点开发区(园区)为主、黎城钢铁集聚整合配套焦化为辅的“3+1”产业布局。
煤炭产业。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产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质量升级、管理升级,促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合理控制煤炭生产规模,全面实施煤炭生产总量根据煤炭市场供需变化动态紧平衡,全市煤炭年产量控制在1.4亿吨左右。加快智慧矿山建设,大力实施煤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煤矿和先进高效矿井建设,提升安全水平,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矿,持续扩大先进产能占比。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井下洗选等绿色开采技术,鼓励原煤全部入选(洗),重点推进潞安高河、长子华晟荣煤矿、襄垣金星煤业、上党区新建煤业等煤矸石返井、充填开采项目。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有效保障能源安全。
钢铁行业。加快推进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推进清洁生产,支持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集约化、产品差异化、企业智能化。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以黎城、潞城为基地,通过产能置换、股权合作、产权流转等方式对全市钢铁产能进行重组整合, 有序推进钢企向工业园区转移,改变“小散乱”局面,在全市形成2—3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瞄准机械、汽车、轻工、钢结构等行业对高性能钢材需求,着力开发高端产品,填补省内所需的型钢、管钢、优特钢棒线材、中高端卷板等细分市场空白,加大对弹簧钢、卷帘钢、焊丝钢、冷墩钢、PC制品用线材、高强度板、高碳钢板、硅钢基板、高温用合金钢管、高温用无缝碳钢管等十大类优质钢材的开发力度,努力形成全产业、全系列、全产品覆盖格局。全面推进技术升级,围绕低能耗冶炼技术、节能高效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检测和诊断技术、钢铁流程智能控制技术开展研发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进低碳绿色发展,加快以节能降耗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吨钢综合能耗降至全国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厂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环保在线监控体系实现全覆盖。
电力行业。以晋电外送为契机,统筹新能源发电和传统电力协调发展,加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发输用一体化电力体系。统筹做好电源点规划建设,关停整合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落后燃煤小热电,实现漳电2×100万千瓦电厂、潞光2×66万千瓦电厂全部并网发电,加快推进鑫光2×66万千瓦电厂建设,在严格执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政策、完成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任务的前提下,开工建设漳电2×135万千瓦电厂。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增强电网输配能力,加快建成1000千伏漳电—长治站、潞光电厂—鑫光电厂—长治站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启动实施长治—南阳第二回1000千伏线路、长治—河北南网点对网500千伏电力通道项目。到2025年,力争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专栏5: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重点工程 |
Ø 现代煤化工对标提升行动。重点推进8个大焦化整合重组项目,潞安化工20万吨燃料乙醇、潞宝集团纺织园等项目,加快推进潞州区省级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Ø 智慧矿山建设行动。重点推进高河煤矿、李村煤矿、王庄煤业等3个智能煤矿建设试点和潞安李村煤矿1306综采工作面等9个智能综采工作面试点项目。 Ø 钢铁产业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钢铁行业整合重组,推进清洁生产,支持技术创新,积极开发高性能优质钢材,优化产品结构。重点推进黎城县1000万吨钢焦一体化项目。 Ø 电网优化扩能提升行动。重点推进1000千伏漳电—长治站、潞光电厂—鑫光电厂—长治站特高压交流工程、长治—南阳第二回1000千伏线路、长治—河北南网点对网500千伏电力通道项目。 |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实现服务业差异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促进服务业向高端迈进。
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以煤炭物流、钢铁物流、农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为龙头,快递物流、制造业物流、城乡集散配送物流为支撑,其他专业物流协调发展的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潞城潞铁现代智慧物流园、黎城潞东水洋智慧能源物流港、长子能投煤炭综合物流园、金烨国际物流园、尚卓现代物流园、市供销集团智慧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集线下基地、线上平台、商业贸易、产经信息、物流配送为一体的跨区域智慧物流园区。鼓励传统物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推动物流业由基础性物流服务向供应链服务转型升级,创新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打造集物流控制、信息、结算、专业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中心。支持本土物流企业以及域外先进物流企业驻长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参与本土物流企业重组,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电子商务。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推进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深化企业电子商务运用,推动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推进电商集聚发展,加快易淘电商信息产业园二期、鑫凯越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建设,提升积木空间、平顺网红直播基地、武乡县红星杨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运营管理水平。规划新建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创业园,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县区全覆盖,形成电商集聚抱团发展的电子商务生态圈。推进生产企业和电子商务的跨界融合,推动制造类中小企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全面对接,在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加强与电商合作,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销售渠道,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发挥网络消费及采购需求的拉动作用,发展C2M定制、柔性制造等生产销售模式。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利用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快完善覆盖县乡村的物流配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整村微商”等农村电商模式,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到2025年,年网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孵化基地)达到12个,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10亿元。
现代金融。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机构壮大,促进金融集聚,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基本功能。支持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驻长分支机构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创新服务。促进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支持设立民营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拓宽保险服务和投资领域,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推动商业保险全方位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治理,发挥商业保险在重大灾害事故中的补偿作用。积极引入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参与我市建设,推动保险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长治金融商务区建设,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吸引银行、保险、证券、小贷、担保、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入驻,推进金融集聚发展。扩大市场直接融资规模,重点推进企业新三板上市,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到2025年,全市存款余额达到530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3200亿元,全市直接融资占比较2020年提高5—10个百分点。
康养产业。紧紧抓住全省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气候、生态、环境、文化等健康休闲养生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具有长治特色的康养产业,建设全国重要康养目的地。培育中医药文化养生产业,综合开发利用我市中药材、生态农产品优势,重点抓好山西振东神农中医药文化园、潞州区百草堂裕人生态养生、沁源县蒲公英小镇、平顺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小镇、潞城区卢医山康养特色小镇等项目,打造中医药养生基地。发展凉夏度假养生产业,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积极推动与海南、广东、福建等地的跨省域合作,融合避暑度假、休闲体验、健康养生保健等多种元素,打造凉夏度假、休闲旅游基地,重点实施沁源县灵空山康养小镇、沁源县景凤乡丹雀小镇、平顺杏城镇避暑康养基地、襄垣县宝峰湖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基地、屯留区老爷山禅茶文化园等项目。发展康体健身养生产业,综合开发利用太行山区独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和水体资源优势,以自行车、攀岩、漂流等运动(休闲)健身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方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健身休闲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养生产业发展,依托我市优势医疗资源,重点实施长治市大健康公共服务实训基地、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康复护理院等项目,实现“政、学、研、产、创、扶”融合发展。
现代商贸。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流通市场主体,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推动商贸服务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发展,构建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扶持金威商贸、博源工贸、潞卓商贸等品牌、商誉俱佳的本土流通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托管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加大商贸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流通企业落户长治,培育骨干流通企业,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和实力。完善大型商场、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商业网点布局,在潞州区和高新区重点发展大型购物中心、商贸综合体,适时发展中央商务区。加快商业街建设步伐,继续打造一批特色化、专业化商业街区。对农产品产地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在长子、壶关、黎城等蔬菜、果品、食用菌生产大县建设田头批发市场示范点,发展“农批对接”,改善商贸流通设施条件。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新型商贸流通业态,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发展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扩展社区经营网络,构建便民消费体系。丰富餐饮经营业态,培育一批跨区域经营的餐饮连锁示范企业,在有条件的街区建设美食街和餐饮集聚区。积极发展经济型、文化主题型、乡土民俗型、家庭旅馆、公寓民宿等特色酒店,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住宿服务网络。“十四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
居民和家庭服务。围绕不断增长的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家庭服务业发展模式,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推动家庭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整合信息资源,支持采用现代信息和三网融合技术完善网络中心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业、社区家政服务业和百姓社会生活需求的信息对接,为市民提供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加快发展城市社区服务业,鼓励发展社区餐饮、沐浴、洗染、家电维修等生活服务业,布局建设一批放心早餐网点,支持多业态、多功能的社区消费综合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婴幼儿护理、美容美发、家庭用品配送等家庭服务业,积极培育家庭服务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推进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加强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开展专门轮训,支持家政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规范行业行为。
第四节 大力推进数字长治建设
抓住国家加快推进新基建的机遇,着力推进数字长治建设,培育富有活力的数字经济,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加强产业数字赋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长治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业产品交易三大运营平台的作用,推进“企业上云”计划,支持企业开发与重点领域业务流程及数据应用需求深度融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重点围绕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场景,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并组织推广,推动成功汽车、中德型材、振东药业、高科华烨、长清生物、金烨国际等企业率先建成数字工厂,成为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进一步提高“两化”融合水平。
提高数字治理水平。推进决策服务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在宏观经济监测、重大项目监管、营商环境评价、公共安全防控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行动”,有效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精准性。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务云平台,整合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税务、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专项平台系统,打破部门分割、条块限制、信息孤岛,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扩大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提高“一网通办”水平,不断提升行政效率和服务效能。开展“数字治堵”“数字治城”“数字抗疫”行动,提升交通、城管、卫健等部门治理能力。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保障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防护体系,确保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平台安全运行、个人信息安全有效保障。
提升数字服务体验。充分利用移动应用、自助终端、网站、数字电视、智能家居等网络化方式和社会企业渠道,构建多样化、泛在化、便捷化的惠民服务信息接入渠道,围绕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会救助等领域,强化数字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便捷化水平。完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提升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智能化水平。推动在线教育普适服务,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应用,利用定位、检测、传感、预警、监护等技术,为养老模式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推进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服务能力。加快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升救助效率和精准度。
第四章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努力构建绿色多元现代能源新体系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抢抓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能源领域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探索新路径,加快构建绿色多元现代能源新体系。
第一节 提升清洁能源供给水平
紧密跟踪全球全国能源低碳发展和能源技术革新动态前沿,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着力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改善能源供给结构。
大力发展光伏应用。进一步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统筹全市光资源,优选社会资本开发城市分布式和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探索“光伏+”特色小镇建设,创新“光伏+”综合利用模式,推动与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旅游等产业和设施协同,探索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光伏+农业、智能光伏+科技、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光伏跨界融合新业态,实现光伏多场景应用,提升我市光伏产业竞争力。鼓励市场换产业,对于在我市投资光伏发电的企业,原则上配套落地相关制造业。
稳步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鼓励发展县域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及生物天然气,鼓励发展固体成型燃料、纤维素燃料、生物质乙醇燃料,探索开展高效清洁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研究和试点示范。探索建立农作物秸秆收储运及加工体系,最大化实现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的集中处置,有效解决秸秆散烧乱烧问题,为群众提供电力、热力、燃气等多元化能源。
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等其他新能源供给。做好沁南—夏店、王村—夏庄、柿庄北、武乡等12个区块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快促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到2025年全市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力争达到15亿立方米。推广热泵系统、冷热联供等技术应用,扩大地热能和空气能利用。积极探索储能应用示范,鼓励新能源企业优先建设储能系统,加大就地就近消纳利用,推进“发—储—用”一体化进程。
专栏6:现代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
Ø 光伏发电。重点推进华能5GW源网荷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阳光电源1GW光储氢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等项目建设。 Ø 生物质发电。重点推进沁县、屯留沼气制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试点,潞城区生物质气炭联产供暖试点,长子、黎城、沁源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 Ø 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统筹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消纳利用,推动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提升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长子县川东LNG液化工厂等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消纳天然气工业大户。 |
第二节 构建绿色低碳消费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行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稳步提升工业能效。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引导企业对标先进,挖掘节能潜力。大力开发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和产品,实现重点用能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重点工业产品能源单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推进煤炭消费等量减量替代。继续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对高载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约束,对其他产业按先进能效标准实行能耗强度约束,实现产业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同步优化。持续推进冬季清洁取暖,积极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形式替代“散煤”,提高清洁供暖比重,构建绿色、节约、高效、协调、适用的清洁供暖体系。
实施绿色交通行动。加快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推进 “公转铁”“散改集”,引导大型重卡车辆运输和机械作业“油改电”“油改氢能”,减少尾气排放及道路扬尘污染。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务用车、私家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加快布局充电站(桩)、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加强绿色出行宣传和科普教育,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无车日”等活动,制作发布绿色出行公益广告,让绿色出行成为自觉行动。
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开展农村住房节能和建设,推广供热计量收费。推行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探索实施“零碳社区”等试点示范项目,“十四五”末,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7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1%。
第三节 推进能源革命技术创新
大力攻关煤炭、电力、氢能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能源技术创新推进煤炭产业、电力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变革。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高端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光机电等先进能源技术领域,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联合攻关,以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发展换道领跑。加快构建能源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子系统,依托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力引进培育各类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建立“项目孵化、中试放大、产业化应用”等一条龙服务保障运营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
推进能源企业科技进步。从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平台搭建等多方面推进能源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依托潞安、潞宝等龙头企业,开展煤基PAO基础油、煤基浆态床合成液体燃料、钴基费托全合成煤基化学品、己内酰胺纯化、高强高模碳纤维等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全市域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积极拓展长治市智慧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建立完善集冷热气电能源管理及能源大数据监测分析功能为一体的长治“智慧能源大脑”。积极争取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山西省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在长治落地,推动能源互联网深入应用。
第四节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和开放合作
大力实施优势转换战略,释放改革动力,增强发展动能,开展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襄垣经开区、沁源经开区、潞安化工集团等增量配电试点项目落地,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支持政策,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电成本,努力把能源优势转化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探索建立跨省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探索绿色电力强制配额交易试点、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培育区域用能交易市场,以市场化机制推进碳减排。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信贷,助力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重点推进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支持长子县清洁供暖试点,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村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积极承接非常规天然气开发项目备案权下放。
提升能源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联合国能源开发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国际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对接,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在产业转型升级、能源项目合作等方面共享成果,推动长治能源革命“借船出海”。继续深化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院、欧洲环境基金会能源项目战略合作,积极申报世界银行山西省能源转型与绿色增长发展政策贷款项目,最大限度争取绿色金融支持。积极融入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扩大清洁能源外输。
第五章 坚定不移扩大内需,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扩大精准有效投资,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融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传统消费、新型消费上双向发力,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
巩固提升传统消费。以提升主城区消费能级为引领,打造滨湖区、高铁片区等高品质商业商务集聚区,以紫金街、天晚集街区等为重点,打造高品质夜市文化一条街,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建设多层次消费平台,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推动商品零售发展,促进实体零售改造升级、转型创新、跨界融合。组织特色鲜明的美食文化节、餐饮产业展会活动,传承发展“老字号”餐饮,发掘上党餐饮文化,打造本土美食品牌。提升文化、旅游、教育、体育消费等供给质量。加大景区消费惠民力度,打造常态化文化和旅游惠民品牌。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消费,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办康养服务机构。统筹城乡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以“互联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为引领,积极培育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智慧旅游、智能体育、智慧商贸等消费新业态。积极拓展时尚消费、定制消费、信息消费,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鼓励发展智慧门店、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无接触”零售,打造集合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区。加快农村商贸流通数字化升级,加强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深入实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培育农村电商强县、强镇。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网络、物联网等覆盖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推进智能快件箱等终端建设共享。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带动节假日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全投诉维权机制,营造安全便利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支持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覆盖全市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向公众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
第二节 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坚持“项目为王”,发挥投资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以高质量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扩大投资。统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破瓶颈、补短板,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聚焦“六新”持续谋划重大项目,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聚焦提升基础支撑能力,抢抓国家布局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机遇,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能源、生态环保、防灾减灾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聚焦补齐社会民生短板,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卫生、健康养老、就业、文化教育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
持续开展转型项目建设。统筹建立谋划储备项目、年度建设项目、转型标杆项目、重点工程一体化推进体系,实现项目全口径调度、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开展转型标杆项目攻坚行动,支持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投资占比。持续推动项目签约、开工、投产“三个一批”活动,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深化常态化入企服务,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安排和项目需求精准匹配,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统筹政府投资管理,编制政府投资年度计划,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积极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交通、环保、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领域,采用PPP模式参与建设和运营。围绕国家和省投资方向,做实项目前期,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工作,不断优化投资方向和结构。支持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强化投资监测分析,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第三节 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
明确长治在全国、全球制造业生产分工网络中的产业链、价值链定位,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紧紧围绕现代煤化工、光伏、半导体光电、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梳理出重点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及产业配套企业产业链缺失环节、薄弱环节、关键配套环节及提升创新环节,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不断延伸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拓展我市光伏产业链条,提升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光伏制造产业链,完善专用设备、高效组件封装、金刚线、银浆等配套体系,打造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企业,构建以“链主”为主导,全要素集成、上下游贯通的产业生态。
积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发挥我市碳基新材料、半导体光电、光伏组件、装备制造等产品优势,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用足用好国内消费市场,围绕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组织对接一批符合条件的产品,帮助企业融入国家、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科潞安等重点企业开发进口替代产品,拓展国内市场。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提升出口质量。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点市场拓展力度,继续加大LED、光伏、装备制造业产品销售力度,鼓励引导企业合理开展境外投资,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团出海”,推进产品、技术、品牌、标准全方位“走出去”,提升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第六章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创转型发展新优势
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承载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品牌影响力、人口吸引力。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全面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统筹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监督信息系统,提高规划实施监管水平。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突出县区特色定位,深化协同联动发展,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潞州区作为长治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要加快推进老城区、高新区、滨湖区三大组团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带动全市发展的中心引擎;上党区要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基地,建设以文旅、教育、康养为特色的城市“后花园”;潞城区要积极创建产城融合示范区,努力成为我市向东对接京津冀的城市门户;屯留区要以煤基科技创新孵化为主,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基地。各县城要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与中心城市做好产业分工协作。长子县要建设晋东南物流基地、全市能源生产供应基地和特色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区;壶关县要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襄垣县要全力打造创新生态的示范区、文明智慧的品质城;平顺县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全国中药材基地、全省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山水太行·诗画平顺”旅游品牌,争当新能源产业排头兵;黎城县要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能源、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打造能源革命东出太行桥头堡、中太行休闲旅游度假区;武乡县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响红色旅游品牌,打造红色教育主阵地,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沁县要依托水土丰沛、生态优良的资源禀赋,重点发展有机农业、环水产业、康养产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沁源县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
第二节 加强主城区规划建设管理
以打造宜居健康安全城市为目标,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提高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水平。树立“规划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理顺“一城四区”城市功能,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加快域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主城区功能、设施向屯留、上党、潞城延伸。围绕空间拓展、品质提升、文化提质、产业转型,突出抓好滨湖片区、长丰片区、天晚集片区等12个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故县、长北片区建设步伐,加强老顶山保护和开发,建设高新大道,连接高铁片区和滨湖区,实现东西贯通,构建“东山西水”的空间格局。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完成长北干线、东南外环快速通道改扩建及延安北路、威远门北路北延等工程,实施长陵路东移、208国道司马至高平段西移、榆黄路黄碾至市区段改扩建工程,延安南路、潞阳门路南延等工程,实现城市扩展。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工程和城市“双修”工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施市政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改造背街小巷,完善公交专用通道、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系统、行人过街设施。完善供热、供水、供气设施,对城市道路合流制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健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停车场和立体车库,规范停车秩序。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深入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攻坚行动,推进“三延伸两提升”,开展建筑立面整治,强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新建改造一批学校、医院、便民市场、街头游园、健身场地、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便捷快速生活圈,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加快老旧街区改造和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街区、城市特色片区建设,打造“城市客厅”,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公用人防工程及地下空间的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推动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加强城市防洪、防风、防冰雪、抗震、消防、排水防涝等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安全可靠的应急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韧性。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打造“城市大脑”,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交通、能源、政务、物流、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健全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信息平台,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机制,建成反应快速、预判精准、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加强数据统计和信息应用,支撑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7:城市更新九大工程 |
Ø 环境整治工程。深化“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专项整治,推进“三延伸两提升”,强化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治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 Ø 风格塑造工程。加强城市设计,打造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和体现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 Ø 路网畅通工程。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完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布局,构建“窄马路、密路网”城市交通网络,分门别类整治老旧街巷道路,提升交通效能。 Ø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住房品质,重点做好市政设施配套、建筑节能改造、加装电梯、周边绿化照明、停车场(库)、消防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Ø “城市客厅”打造工程。以公共建筑集中区、主要商贸区、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建设高品质城市特色片区。 Ø 城市文脉保护工程。深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研究,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认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开展保护修复,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使用价值。 Ø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科学布局雨水调蓄设施,增强道路绿化带雨水消纳功能。 Ø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县级数字城管平台全覆盖。 Ø 文明城市创建工程。开展全域文明城市创建,规范城市管理执法,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 |
第三节 推进更高水平新型城镇化
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
高质量推进大县城建设。积极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打通县域断头路,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合理配置的城镇路网系统。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完善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推进“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攻坚行动向县城延伸,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推进水、电、气、热、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积极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县城资源禀赋,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壮大县域经济,增强聚集发展能力。
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强化底线约束,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鼓励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的小城镇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发展培育特色产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资源加工型特色小镇,增强人口、经济聚集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推进上党区振兴小镇、荫城古镇、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风情小镇、太行康养小镇、屯留区嶷山森林康养小镇、沁县沁州黄小米文化小镇、莱茵湖电竞运动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性精品。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完善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政策,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大幅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
第四节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长治市打造成国家交通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形成跨区域、大容量、快速化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
积极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治—邯郸—聊城高速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西延长治—临汾—延安—兰州段高速铁路前期工作,与郑太高铁形成“大十字”高速铁路骨架。积极开展长治—安阳城际铁路前期研究,适时开展长治—吕梁城际铁路前期研究。建设长治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轨道项目。加快物流园区集疏运铁路集运站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重点推进新交口至安泽(唐城)铁路、山西上党绿色能源物流港铁路专用线、漳泽电力长治煤电储运铁路专用线等项目。积极探索建设轨道公交等城市轨道交通,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
完善公路路网。补齐高速公路短板,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黎霍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黎城经平顺、壶关大峡谷至陵川夺火(晋豫界)、平遥—沁源—安泽高速公路。完成二广高速长治南出口改扩建工程,开展高速公路网加密前期研究。提升普通干线公路网通达程度,围绕市区、县城两级重要节点,优化普通国省道路网结构,开工建设国道208全线改造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国道309全线改造工程,完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重要连接线建设。
强化航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长治机场改扩建,开工建设沁源、武乡通用机场,开展襄垣、沁县、平顺等通用机场前期研究。推进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开展长治机场迁建前期研究。
优化综合客运枢纽。加强机场、车站、商业中心等城市重要节点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客流“零距离换乘”。构建以高铁东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主,各县区客运站为基础的客运枢纽体系,推进老旧车站升级改造,完善城乡公交枢纽布局。
第七章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转型发展新活力
坚持改革开放战略,推动基础性、牵引性、战略性重大改革取得突破,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释放体制机制新红利。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坚持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高效配置资源,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加快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按照“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的要求,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至子企业的事项归位于一级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公开转让国有股权或增资扩股,实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对符合混合所有制改革条件的企业有序推进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压缩管理层级,开展定职数、定员额、定机构、定机制、定薪酬、定任期的“六定”改革,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省、市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做优做强。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用好资本市场。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市场主体较多、产业门类较全、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的县或开发区,打造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或开发区。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小升规”企业500户以上。
提升开发区发展能级。发挥开发区转型发展主战场作用,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建管办分离,全面推广高新区和大地公司“开发区+管理运营团队”模式,推进和完善潞城开发区“民营经济为主导、公司化运营”建管办分离省级试点模式,为全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以建设全省一流开发区为目标,积极构建与开发区发展相匹配的财政支持、行政审批等管理体制,支持开发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土地出让、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企业向园区聚集等政策,打造企业成本“洼地”。发挥长治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示范引领作用,整合提升全市开发区产业板块,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良性互动、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
推动标准化综合改革。实施“标准化+”,围绕能源革命,深入实施节能领域、能源清洁化绿色化、新能源和智慧能源等标准,强化能源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围绕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坚持生产过程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全要素、作物品种全覆盖,突出水、肥科学利用和农药科学控制,加大标准研制应用力度。围绕发展文化旅游业,提高文旅产品、景区建设、旅游服务、行业管理、人才培养等标准化水平。围绕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物流设施、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物流服务和绿色物流等标准化,促进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应用导向和激励约束,抓好标准公开、宣传、实施评估等工作,积极推进品牌长治建设。
第二节 持续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营造加快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
持续优化“六最”营商环境。制定长治市创优营商环境3.0版精准提升方案,营造全市统一、上下联动、精准创优的“一盘棋”工作新格局。加快推进投资审批制度、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核准类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覆盖,探索实施政府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引深“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开展二次“五减”行动,强化“互联网+”新赋能,加快“一网三通全能办”建设,有效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一网通办”新模式。落实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根据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营商环境评价的引领和督促作用,提升长治营商环境在全国排位。健全营商环境考核机制,探索建立营商环境工作问责容错制度。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抓好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建设功能完善、数据完整、信息来源多样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互通共享的有效形式,扩展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范围,提高信用数据质量。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根据信用等级分级分类监管,大力推进各类认定结果在审批事项和市场行为中的应用。建立防范和治理政府部门失信违诺的长效机制。加强诚信文化宣传,培育一批诚信示范单位。
深化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严格落实预算法,切实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加快推进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金融业态。着力推进机制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作用,实现“金融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创新金融服务考核激励机制,采取风险补偿、奖励、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办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信贷获得。稳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持续强化企业信贷和融资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推动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步伐,严控全市不良贷款规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第三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积极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建设,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地缘优势、生态优势、历史文化优势,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清洁能源保障供应、科技创新通力合作、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医疗教育资源共享。主动承接东部新兴产业转移,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进产业链关键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吸引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在我市落地。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全方位开放,积极参与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省级开发区建设国际合作园区。以进博会、深圳高交会、厦门投洽会等为平台,全力引进一批优质外资项目,保持利用外资持续稳定增长。谋划建设国际化陆港。实施外贸主体培育计划,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举办“外商入潞”等针对性投资促进活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落实好各级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政策,通过内育外引,扩大现代煤化工、光伏光电、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出口。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开放,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扩大日用消费品、医药康复、养老护理等设备进口,扩大乳制品、葡萄酒、水果等优质农产品进口。打造贸易促进平台,利用好进博会、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开展经贸合作,支持外贸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引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拓展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把深化与港台地区交流合作作为促进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用好港澳台资源和市场,重点开展相关领域交流,加大内陆地区台商密集区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加强同港澳台地区联络沟通机制建设,积极开展 “双向”经贸交流活动,推动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积极开展民间对外交往。优化国际友城布局,加强国际友城建设,发挥友城对外交流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我市与各友好城市之间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长治“朋友圈”,提升民间对外交往水平,服务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第八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塑造农业农村发展新风貌
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农村发展新要求、农民群众新期盼,实施农业“特”“优”战略,推进保耕稳粮工程,完善农民增收致富计划,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长治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
第一节 切实做好稳粮保供
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高质量供应,强化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健全稳定生产、畅通供应、强化储备、多方协调、精准调控的政策体系,全面提升保供稳价能力,促进市场供求动态平衡。
增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力度,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全市粮食产量稳定在12.1亿公斤以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守耕地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到2025年,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管护机制,实施粮牧渔高产创建工程。推广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经济林果和特色种植养殖等,保障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推进农作物、畜禽等种质资源的保护。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配套建立高标准农田设施建管护一体化长效机制。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推进中型骨干灌区改造和整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加强以渠道防渗、管灌、喷灌、微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农业良种化和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壶关县、平顺县、黎城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等丘陵山区县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购置补贴比例,扩大小型、微型农机具补贴范围,到2025年,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8%以上。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长治市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提升粮食收储能力。根据全市人口分布,合理确定地方储备粮规模和布局,完善市县两级储备粮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因地制宜推行智能储粮技术、配置仓储作业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增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建立健全与储备品种相适应的收储轮换机制,确保储备库存适时更新、质量良好。加快储备管理信息化,实现储备物资监管可视化、业务规范化、流程痕迹化、决策数据化。完善应急供应和放心粮油供应网络,提升保供稳价水平。
促进产销顺畅衔接。加快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调运配送等环节的协调和匹配。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上接生产基地,下延零售网点,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民流通专业合作社。合理布局流通网点,以县域发展骨干批发市场,在县城和中心乡镇建设农产品集贸市场,在居民社区构建以生鲜直营店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零售网络。依托综合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物流企业,建设具备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大型生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扎实推进长治粮食产业物流园区建设。发挥长治“中国小米之都”的影响力,坚持用好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山西省粮食产销衔接会和项目洽谈会,不断夯实合作基础,满足我市小麦、稻谷等口粮消费需求,拓宽玉米、杂粮外销渠道。
第二节 持续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实施农业“特”“优”战略,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推进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以增加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原料基地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监管全程化、经营产业化、生态优良化为发展方向,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七大产业集群,推进特色优势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有机旱作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一批有机旱作农业知名品牌,总结凝练一批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全产业链推进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建立起具有长治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围绕粮食、蔬菜、食用菌、中药材、干鲜果、花卉、畜禽养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扎实推进“一县一业”,重点培育沁县和武乡县有机小米产业、长子县和壶关县特色蔬菜产业、平顺县和黎城县道地中药材产业、潞城区、屯留区和襄垣县特色果蔬产业、沁源县生态养殖产业、潞州区和上党区城郊休闲观光农业。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创汇,加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推介力度,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培育长子浩润、沁州黄小米、云海外贸等10家农产品自营出口企业,扩大农产品贸易出口额。
聚力打造七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我市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打造药茶、中药材、酿品、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功能保健品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聚,提升改造山西省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区,加速建设长治市食品科技园区。建设山西(长治)中药材商贸平台,打造集聚全省、辐射周边的产品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培育主食糕品龙头企业,推动主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三链协同”,打造长治市主食糕品产业示范市。加强长治有机旱作农业“半分耕”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运营平台,叫响长治小米、上党党参、山西药茶上党系列等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00亿元。
专栏8:现代农业重点工程 |
Ø 粮食稳产增产工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耕地地力整体提高0.2个等级。 Ø 农业绿色发展工程。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工程、病虫害绿色防控工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 Ø 有机旱作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行动。重点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农水集约增效工程、旱作良种攻关工程、农技集成创新工程、农机配套融合工程、绿色循环发展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农业品牌建设工程、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智能化管理与可追溯工程等十大工程。 Ø 农业“特”“优”产业建设行动。重点打造药茶、中药材、酿品、肉制品、粮品、果蔬食品、功能保健品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推进设施农业、中药材等产业提质增效,打造3—5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 Ø 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重点打造3个10亿元以上大型旗舰型加工企业、10个企业集团和50家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小微企业。 |
第三节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立足缩小城乡差距,加强规划布局,统筹县城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深化美丽乡村试点建设,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加快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全面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准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无害化公共卫生厕所和户用厕所建设,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管护方式,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精细化、常态化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置工作机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村庄延伸覆盖,搞好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协同处理有机衔接。持续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整治,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开展“三清三改治六乱”村庄清洁行动,实现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提档升级。加强古村落、特色村庄保护开发,深入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力争美丽乡村占行政村比例达到25%以上。
推进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提档升级农村交通设施,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市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推进农村改灶与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完善农产品电商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实施农村数字通信提升工程,推进光纤到村入户。
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水平。开展健康乡村行动,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有效地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加强对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运营指导,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消防基础设施等防灾减灾救灾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搭建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
专栏9: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
Ø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精细化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改厕、村庄清洁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体系,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Ø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水平提级、乡村治理提质、乡风文明提升工程,乡村旅游提效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构建起“一核心四片区”集中连片美丽示范乡村的格局。 |
第四节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的原则,重点在农村集体产权、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创新等领域寻求突破,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探索农民持有集体资产股权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示范县建设。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推进股权量化。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有效盘活闲置集体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负担,力争每个乡镇都有1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示范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开展闲置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工作,启动凋敝村宅基地整治利用。
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工程和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拓宽财政支农资金渠道,持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强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农机具购置、农机作业等的支持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巩固农业的政策性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产融结合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差异化的农业保险补贴模式。做好涉农收费监督,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第五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脱贫县5年过渡期内“四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扎实抓好全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聚焦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工作体系,推动减贫战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为全省提供长治经验。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建立巩固防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机制,加大后续扶持投入力度,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大生态扶贫力度促进搬迁群众增收。探索开展脱贫攻坚工程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低收入群众增收渠道。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将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大病集中救治、兜底保障等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综合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广泛参与帮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改进帮扶方式,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及建立扶贫超市积分等优惠政策,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脱贫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做法扩展到乡村振兴全民技能培训,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进行建档立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大力培育农村产业经纪人队伍。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训,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保障能力。深入实施农村本土人才回归工程,积极鼓励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化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集中行动,全面实施后备干部培养计划,推进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创评、文明村镇创建、“三零”村庄创建、平安乡村创建活动,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第九章 聚力建设文化强市,开创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塑形、以文传情、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打造区域文化中心。
第一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组织实施“纪录小康工程”。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设。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纪兰精神,铸牢长治之魂,凝聚崇德向善力量。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深化全域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和诚信体系,打造“志愿长治”“好人长治”“诚信长治”品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建立健全市域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二节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树立全新文化资源观,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为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固本培元。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广泛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建立权威性、动态性大数据库。统筹加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加强市县博物馆建设。加强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展示。加大财政投入,深入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建立完善全市濒危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濒危文物抢救项目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对濒危古建筑、石窟寺、彩塑壁画等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推动武乡、平顺创建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利用示范项目。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上党战役纪念馆、北方大学旧址保护开发等项目,打造太行、太岳片区红色文物密集区重要文化地标。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农耕文明和古地名文化传承工程。压实文物保护责任,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加强文物安全监管系统建设。严厉打击文物犯罪,确保文物安全工作实现长效常治。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和完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续推进晋东南(上党)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编辑出版《长治市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传统工艺美术振兴计划、“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和“戏剧、曲艺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习场所建设。实施“非遗+”工程,推进“非遗+旅游”“非遗+公共文化场馆”“非遗+文创”工作,培育中华老字号,实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加大非遗阐释传播力度,组织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创新文化传承利用。突出长治文化特色,挖掘研究农耕文化、古建文化、潞商文化、神话传说、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石刻文化等文化资源,提炼精神标识,传递上党文化。提高文物整体宣传传播能力,打造音(音频)、影(视频)、图(动漫)、文(文章)“四位一体”的文物故事讲述体系。实施“网上博物馆”“网上古建馆”计划,借助高科技手段,将文物转化为情境化、可视化的数字文化形态。加大对文物文创产品开发支持力度,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
第三节 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以太行旅游板块建设为核心,围绕太行山水、红色文化、创世神话、乡村休闲、康养度假、药茶养生等主题,把长治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培育文化旅游精品。依托长治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聚焦太行板块,围绕太行山水、太行精神、太行人家、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打造太行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供给体系日趋完善,市场规模品质同步提升。打造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主轴的自驾观光度假旅游带和以郑太高铁为依托的文化休闲旅游带。打造中太行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黎城)和太行峡谷度假区(壶关、平顺)等一批标志性旅游项目和王牌景区。以武乡为主,整合屯留区、黎城县、平顺县、沁源县等县区红色旅游资源,做强八路军、上党战役和劳模文化三大红色旅游产品,构建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景区群。依托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及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神农稼穑、精卫填海等文化传说,积极开发文化探源、民俗体验等文化旅游产品。实施高等级景区培育成长计划和景区创A升级计划,积极推动黄崖洞创建5A级景区,力争2025年新增2个4A级景区。提升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论坛等文化旅游节活动内涵,打造1—2个国家级文化旅游活动品牌。
创新文旅产业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与工业、农业、科技、体育、康养、教育、城乡建设等多产业融合。推动文化赋能景区工程建设,依托长治市红色文化、上古神话、上党文化、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发深度体验项目。培育一批“太行人家”,推进砖壁村、白杨坡村、岳家寨、大河村、南平头坞村、霞庄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开发研学知识游,推出地理研学、古建研学、红色研学、农业研学四大主题研学旅行线路。建设武乡、黎城、太行山大峡谷等低空飞行基地,开发通航游。
完善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南太行旅游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构建太行山交通网络,提升我市旅游可进入性。完善和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公共交通、旅游直通车、自驾服务系统、自驾景观廊道、自行车骑行慢道、低空飞行旅游、步行绿道等旅游“慢游”交通网络。推进和完善旅游厕所、驿站、观景台、汽车露营地、道路交通旅游标识、低空飞行基地等系统配套设施。主动对接融入山西省智慧旅游系统,建设长治“一心三台”,逐步构建长治市全域智慧旅游系统,推进壶关太行山大峡谷等智慧景区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大涉旅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针对旅游细分群体和主流客群,整合新媒体、短视频等平台,实现旅游目的地精准推介。到2025年,文旅产业成为全市新的支柱产业。
第四节 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着重发展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两大重点产业,培育旅游演艺、数字内容、文化会展三大新业态,打造“2+3”文化产业体系,努力形成区、园、镇、街等四类文创空间。在黎城县培育形成黎侯古城文化产业集聚区,在潞州区、潞城区打造文化艺术展演和文化创意设计集聚区,在襄垣县、上党区、长子县、平顺县、屯留区等县区打造文旅融合集聚区;在潞州区开展梆子、落子地方戏曲园建设;在壶关县、上党区完善醋园、陶园和瓷园配套建设与开发;在各县区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建设,打造文化休闲空间,充分展示地方文化。围绕潞州区形成以潞城、襄垣、屯留、长子、上党为主的上古文明文创带和以沁源、沁县、武乡、黎城、平顺、壶关为主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产业带。
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文化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等文创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文化+”跨界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在农业、工业、教育、健康、地理信息、公共事业等其他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通过“文化+”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内涵、创意水平和附加价值。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做强上党文创品牌,促进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文化旅游、艺术品、工艺美术、文化会展、文化装备制造等行业全面协调发展,以重点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助推文化产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演艺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施数字内容创新发展工程,鼓励对艺术品、文物、工艺美术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点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吸引有实力的动漫、游戏、电子竞技及其衍生品生产制造企业落户。支持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生产传播。
第五节 创新文化服务供给
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造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使用体制机制,加大全市文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文化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生产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具有创新活力的文化经营主体,发挥企业的创造力,讲好长治故事。继续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改革,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打造一批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具有上党特色、具备一流水准的文化精品。结合建党100周年,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地方特色明显的文艺纪念作品。深入开展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鼓励扶持本土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绘画、影视剧等专业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促进各类文艺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文艺与互联网融合,促进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美术等优秀作品创作。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参与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推动新闻出版、新媒体、广播影视、图书档案等事业发展。持续推进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和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数字化建设。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专栏10: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
Ø 全域旅游创建工程。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一核两带四区”,支持潞州区以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创建城市文化休闲旅游集散核,支持壶关、平顺、黎城、武乡以建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契机,打造“太行一号”自驾观光度假旅游带,支持武乡、襄垣、潞州、上党以郑太高铁境内车站为节点,打造“郑太高铁”文化休闲旅游带,开展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规划建设太行山水游憩区、上党文化休闲区、红色文化体验区、太岳康养度假区。 Ø 乡村文化记忆工程。以活态保护、展示传承为宗旨,以县区为主导、以乡镇为单元、以建制村为单位,按照普查、细理、善存、展示、活用步骤,梳理全市乡村历史脉络、文化烙印、发展轨迹和乡风民俗等文化资源,建立乡村文化档案和数据库。 Ø 文化遗产活化工程。推动平顺县、上党区、黎城县等国家级传统村落比较集中的区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红色文化元素,开展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项目。以木构建筑、雕塑艺术为主题打造“国宝活化”项目。开展非遗进景区、进酒店、进校园“三进”活动以及“非遗”创新创意大赛。 Ø 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工程。深入开展长治市文化产业周活动,整合上下游资源,集聚一批创意设计企业,打造一批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Ø 旅游公共服务优化工程。实施旅游交通优化工程、旅游标识规范工程、旅游厕所建设工程、旅游安全应急工程、智慧旅游提升工程、旅游接待设施完善工程,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Ø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工程。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完善县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Ø 标杆文旅景区建设工程。重点推进太行山大峡谷景区、长治中太行旅游度假区、中国•壶关太行山文旅康养综合度假区、八路军文化园等标杆性文旅景区建设。 Ø 文物资源抢救保护工程。重点实施区域内历史文物、革命文物等抢救性保护和修缮工程,加强文物资源大数据体系建设,形成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成果IP数据。 |
第十章 坚定践行“两山”理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新范式
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生态建设、绿色发展,加大“山水气城”综合治理,打造太行宜居山水名城。
第一节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着力对重点区域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对太行山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弘扬“右玉精神”,持续开展太行山绿化工程。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沁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实施浊漳河、漳泽湖及辛安泉域重点保护区水生态修复,开展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和岸上岸下系统治理,促进河湖休养生息,强化河湖长制。开展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浊漳河、沁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严禁建设炼焦、化工、农药等高风险项目和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系统控制流域污染水体。持续开展漳泽湖库区“清河”专项行动,提升湖区水环境功能,推动湖区水质达到优良水体标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统筹实施采煤沉陷区、采空区土地复垦治理、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修复和综合整治。严格保护自然湿地,通过退耕还湿、排水退化湿地恢复和盐碱化土地复湿等措施,恢复原有湿地。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重点建设漳泽湖国家湿地公园、沁河源湿地公园、千泉湖湿地、紫红河湿地、尚义湿地、石渠湿地、青龙河湿地、南石湿地、曹家园人工湿地公园等。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公众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加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太行山、太岳山生态保护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以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为主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和以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建设工程为主的省级重点工程,推行林长制。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科学选育人工造林树种,推进太岳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等工程,推进以核桃、连翘、沙棘等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项目,推动林业提质增效。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将15—25度坡耕地、陡坡梯田以及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区、整村移民搬迁区等适宜退耕的地类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开展草原生态资源清查,科学划定并严守林草生态保护红线,加快退牧还草、退耕还草等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草原自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公园建设。加强动植物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
专栏11: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 |
Ø 太行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退耕还林还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建设、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经济林扩容增量工程。 Ø 浊漳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实施长治市辛安泉域集中出露带重点治理区保护工程、浊漳河南源(上秦—迎宾桥段)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浊漳南源(岚河口至漳泽水库库尾段)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浊漳河襄垣段(东山底桥至西王桥下游)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沁县浊漳河西源源头和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 Ø 漳泽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实施漳泽湖东岸生态修复与保护综合治理工程。 Ø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开展流域内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恢复地貌景观、生态环境,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增强水源涵养能力。 |
第二节 全力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整治。
全面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大力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增加乡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坚持“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持续提高空气质量优良率。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化解“工业围城”难题,促进主城区周边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持续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清洁利用,深化散煤治理,持续巩固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推进“公转铁”,发展绿色交通,持续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加快发展新能源车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完善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严禁露天焚烧秸秆、露天烧烤,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强化科学治污,实施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协同治理,实施重点工业企业精准管控服务。
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严格落实《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加快建设应急水源、备用水源。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强化经开区、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齐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能力。积极推进市本级及各县区建成区海绵化改造,推进雨污分流和初期雨水治理。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全面消除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耕地土壤环境保护为重点,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级管理,加快推进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深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提高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水平。加大固废堆场监管,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理,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严格执行环境法规政策。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强化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机制,健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综合执法。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第三节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全过程集约管理,大幅降低水、土地和矿产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实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控制,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加大田间节水设施建设力度,增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推动工业节水减排,推广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目标的转型升级和循环改造。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启动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和小区等创建活动。全面深化水价改革,协同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推动合同节水管理。
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格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严格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落实“增存挂钩”制度,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开展全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工作,完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推动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发展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第四节 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深入研究提出达峰目标年及达峰路线图,推动我市二氧化碳排放按期达峰。继续编制温室气体清单,全面掌握全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构成情况及主要行业、重点企业,为全市碳排放下降提供基础性数据。以煤炭、火电、冶金、建材、化工、焦化等高碳排放行业为重点,推广应用先进工艺和低碳技术,提高能效,有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推进造林绿化,加快退耕还林及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增加森林碳汇。控制重点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积极控制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提高垃圾处理率。
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节能环保、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形成以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体系。
倡导绿色生活工作方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全面禁塑,杜绝白色污染。积极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园区、绿色商场创建行动,引导全社会增强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城乡家庭购买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鼓励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建设自行车友好城市。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机关带头采购更多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推行绿色办公,推进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
专栏12: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
Ø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推进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和扬尘污染控制等重点工程,继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Ø 水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重点行业企业污水深度处理、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雨污分流改造、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人工湿地建设、河湖生态建设等工程。 Ø 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推进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利用、建设用地治理与修复等工程。 |
第十一章 持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努力提高广覆盖、多层次、有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一节 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突出职业技能培训量质并举,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长治行动”,推行终身制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扩大优质培训供给,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大规模培训、多工种持证、广范围考证、强特色品牌的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提高培训就业率、取证率、增收率。统筹企业、技师学院、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各类培训资源,扩大优质职业培训供给。以产业转型、市场急需、就业增收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打造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大力推广“工学一体化”“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先进培训方式,广泛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和项目制培训,着力提升培训效率。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互通互认机制,进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升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到“十四五”末,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50%以上。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深化实施《长治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大力推进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市。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引导行业、企业、产业园区与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增强人才集聚和产业牵引升级能力。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支持引导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有序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校企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1+X证书制度试点,完善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做好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认定、跟踪服务,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税收”的组合式激励政策。到“十四五”末,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建立,激励机制基本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健全劳务市场体系。建立统一、高效、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具有竞争力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确定100个基础培训工种,开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工种,打造“太行家政”“太行技工”“长治电子技工”“太行好手艺”等技能劳务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开拓国内外中高端劳务市场。
第二节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劳动者积极就业、大胆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支持性政策,促进充分就业。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适时优化完善政策,深入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底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合理加大促进就业相关资金筹集力度,提高重点地区、困难地区和城镇就业承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完善就业托底保障,确保生活困难的参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
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统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支持农民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推进劳动年龄退役军人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鼓励退役军人灵活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促进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升级,高标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推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性小额贷款”扶持模式。加快构建集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创业指导、信贷融资、跟踪扶持等“一站式”创业服务。积极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公共就业一体化信息系统。统筹做好城乡劳动者就业工作,完善普惠性就业服务制度,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持续开展线上招聘和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第三节 构建公平优质教育体系
坚持教育优先,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构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评价体系。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深入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提升保障机制,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惠及更多的乡村教师。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建立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机制,提高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落实小区配套建设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区域内各类幼儿园协调发展。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教研指导、教师培训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坚持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加快中学向县城有序集聚、小学向乡镇以上适度集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模式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统筹规划城中村和进城务工人员密集地区中小学建设,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促进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延伸。
促进高中教育提质发展。大力推进多元化、特色化、集团化办学,推动市直优质高中办学向县区延伸。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实施普通高中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确保高中阶段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举办艺体类特色高中,完善特色高中建设长效机制。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高等院校提供优质服务,支持长治学院、长治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做大做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促进校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度融合,助推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进班级,完善长治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补充丰富各类教育资源,与国家、省、县区、学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大力实施“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建设,建成涵盖全市的“三个课堂”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巩固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力争在2022年实现教育信息化2.0目标。
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完善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发展保障机制,扩大教育办学资源,增加残疾人接受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持续整治校外培训机构。
专栏13:教育提质发展工程 |
Ø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工程。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一体化布局,原则上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园。鼓励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支持街道、村集体和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园,认定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Ø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增强容纳能力,解决好城镇大班额问题。 Ø 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工程。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办好艺体类特色高中,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支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开展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改革试点。 Ø 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一人一案”机制,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畅通残疾人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渠道。 Ø 职业教育融合提质工程。谋划布局共享型、高水平、专业化、生产性大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重点推进长治市产教融合园区、维特衡器中欧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长治市产教融合双创示范基地等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
第四节 提升全民卫生健康水平
持续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大行动,构建上下贯通、防治结合、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成长治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加强重大、新发、输入性和不明原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建立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提高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完善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强三级医院对县区医疗机构的帮扶,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县域就诊率。加强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乡村(社区)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智医助理,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鼓励社会办医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完善纠纷调解机制。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公立医院发展优势学科、专科,培养市级医学领军人才,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建设,支持市人民医院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度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进一步完善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县域综合医改,提升县医疗集团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防融合、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组建长治市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联盟,全面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面落实药品使用和监控制度,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推广远程医疗、5G、云计算的应用,加快区域内电子病历、公共卫生、医学影像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施“精准诊疗”和“智慧医疗”,发展适应群众需要的医疗服务新方式。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其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中的作用。促进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发展,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推进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开展民间中医特技人才及技术的挖掘和抢救。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与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社区服务相衔接。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儿童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体育发展。通过政策撬动、协会组织、竞赛牵引、企业运作、群众参与,着力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发展体育事业,推进竞技体育改革创新,提升竞技体育实力。构建部门协同、全民参
与的体育促健康新模式,建设“体育长治”“健康长治”。
专栏14:健康长治建设工程 |
Ø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市县疾控能力建设,市级建成“防、控、治、研”四位一体的市级(区域)疾控中心,重点提高传染病防治和重大疾病市域防控能力;县级建成“防、控、治”三位一体的县级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重点推进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等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加快长治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和县级医疗中心建设,规划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Ø 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实施“互联网+”行动,建立覆盖市、县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的应急指挥中心和综合信息体系,重点推动县级医院提标扩能、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县域医疗分中心(县级医院分院)项目。 Ø 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覆盖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实施长治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改扩建工程,支持长治市中医院建设中医诊疗中心,发展重点专科。 Ø 托育中心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坚持公益性基础,切实保障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 Ø 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城市郊野、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公园,推进足球场地、标准田径跑道、篮球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升统筹层次和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扎实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加大参保扩面工作力度,大力推行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按照国家和省统筹部署,调整职工退休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工伤津贴等各项保险待遇标准。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特殊群体关爱、孤残儿童生活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老年、儿童、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加大退役军人优待力度,加强对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救助。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完善不动产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稳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推进公益性殡葬改革。推行生态安葬,倡导绿色殡葬,继续免除全市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大力倡导农村殡葬改革,引导群众文明治丧、低碳祭扫,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属地建设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军人公墓建设。推进各县区殡仪馆、农村公益性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殡葬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确保满足广大群众基本需求。
第六节 推进人口自身均衡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完善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加快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人口结构红利、人才红利转变。
完善人口发展支持政策。完善生育支持、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等全过程家庭发展政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做好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提高出生质量。加强婴幼儿家庭照护指导,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教育成本。加大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老年空巢家庭、失独家庭等的帮扶力度。结合第七次人口普查,加强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统计,提高数据质量,促进开发利用。
促进养老服务发展。创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服务机制。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居家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城乡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扩大社区养老中心覆盖面,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加强重点人群权益保障。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高群众反家暴、反社会欺凌的法律意识。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保障生育期间获得经济补偿和基本医疗服务。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暴力侵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对被侵害妇女儿童的维权、保护和心理干预机制,避免对被侵害妇女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强化残疾人托养服务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拓展为0—8岁。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按规定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第十二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平安长治建设再上新水平
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保障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打造平安长治。
第一节 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平安长治建设,努力打造全省最安全城市,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保障。
深化平安长治建设。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落实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生物安全战略,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实施拱卫首都“护城河”工程。严厉打击各类金融犯罪和非法集资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加强各级各类综治中心建设,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冶金工贸、特种设备、消防等行业领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强化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障体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围绕重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防疫,完善应急管理指挥体系、责任体系、预案体系、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公共消防设施、长治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和山西应急救援长治基地建设,构建具有长治特色的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健全防范工作机制,筑牢减灾防灾人民阵线。
深化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聚焦备战打仗,深化民兵调整改革,优化民兵结构体系,扩大新质力量编建规模。精准抓好动员潜力核查,优化资源布局,加强智慧动员建设,推动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完善“实名制”指挥结构编组,健全军地联演联训联保机制,稳步推进兵役征集政策制度改革,周密组织“一年两征两退”。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抓好人民防空和交通战备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加强优抚医院、光荣院、烈士纪念设施建设,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破解矛盾问题,加快建设法治长治。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全力推动法治长治和法治政府建设,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制定促进和保障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法规,加强民生和社会治理领域“小切口”立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坚持依法决策,健全决策程序,对重大民生政策出台、重大公共项目建设依法公示听证,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能力素养,提高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加强人大执法监督工作,实现良法善治。
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严格公正司法。建立完善院庭长行使监管权、认罪认罚从宽、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司法人员过问案件记录责任追究等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让司法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提升全民普法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乡村建设,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和环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生动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让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共同信仰。
第三节 加强和创新政府治理
以法治政府、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推动政府治理理念、模式、内容、手段全方位变革,打造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及配套政策,落实权责清单“四级四同”原则,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完善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加强责任型政府建设。建立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广泛听取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实施行政管理,做到合理合法、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公示、信息查询和咨询等制度,让公众拥有充分的知情权。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大数据监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政务流程再造,实现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最大化便民利民。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满足多元化公共服务需求。推进基层办事服务公开,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第四节 健全基层治理体系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理顺基层社会治理架构,形成党的领导坚强有力,政府主导作用全面发挥,社会各方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成效明显,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推进“三治融合”发展。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化渠道。加强基层政法单位建设,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专职化专业化。充分发挥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快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手段,推广应用“一部手机三晋通”等智能化治理新模式,提高决策科学性精准性预见性。
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把“三零”单位创建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机结合,深化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畅通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和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以党建为引领、服务凝聚为核心,深入推进社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形成以网格长、楼道长、单元长为一体的“三长”联动机制。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完善治理手段。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名人、能人等优秀居民的作用,聚合辖区内优秀的人才资源,通过日常上门访问、周期了解情况等方式,精准服务社区群众。根据居民多样需求和党员优势特长,结合志愿岗位与社区公益,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爱心义诊、义务植树、关爱老弱妇幼、关爱环卫工人等特色主题服务。
第十三章 加强党的领导,奋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和动员全市人民,形成推动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推进。
坚定践行初心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对初心使命的坚守转化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落实好干部标准,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机制。
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全市各级党委要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提高管大事、议大事能力,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牵头抓总、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突出问题,确保如期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贯通运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建立健全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市场监管、国资监管、自然资源监管等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信息共享、重要问题会商等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形成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监督落地,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
持续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强化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政治监督。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健全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一步形成控新、治旧、抓早、铲土的标本兼治工作格局。
第二节 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奋斗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社会基础和群众根基。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更好地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民族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强大合力。
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十四五”规划的宣传和展示,让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入人心,激发全市人民参与规划实施、建设美好生活的主人翁意识。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在全社会营造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和透明度,增进市场主体、民众、社会组织对规划主要目标、战略定位、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的认知。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各级各类规划有效实施。
第三节 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强化规划纲要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筹引领作用,推进规划实施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力。
健全规划管理体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形成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总体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实现规划对各种资源的最优组合与布局。
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围绕规划目标任务,加强人口、土地、环境、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的统筹协调,为规划实施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纲要实施的衔接,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保障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全市战略意图相一致,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规划评估考核。将发展规划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作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年度计划分解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严格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建立健全规划纲要指标体系的统计和评价制度,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及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参与规划纲要实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关心、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氛围。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奋力书写长治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