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坚持组织优化、整治查处、宣传教育一体推进
打好文明交通“组合拳”让出行更便捷
城市道路不仅是连接的通道,更是城市功能和品质的直接体现。自全市文明交通品质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打好“组合拳”,坚持组织优化、整治查处、宣传教育一体推进,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以“疏”为先,科学优化交通。聚焦主城区医院、学校、商圈等易堵重点区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扎实开展“一地一策”交通组织优化工作。在市医院北门,科学规划专门“就医通道”,规范就医车辆通行路径,增设出租车临时乘降点,方便群众就近往返医院;在保障行人通行路权的前提下,在长治一中门前科学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确保学校门前非机动车停放规范有序。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在城隍庙庙道巷科学合理规划车行道、人行便道、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放区、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畅通庙道巷微循环,缓解东大街交通压力。
以“治”为主,严整路面秩序。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主城区掀起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各大队结合辖区实际,明确重点整治路段和路口,采取定点管控、摩托巡逻、警车喊话等模式,全面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及时查纠机动车违停,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等各类影响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路面通行秩序。(4月1日至今,潞州区共查处违法停车20472起、电动自行车逆行1760起、未佩戴安全头盔2763起。)
以“宣”为基,强化教育警示。围绕“文明交通 携手共创”主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线下“七进”宣传活动和线上多种方式开展文明交通宣传。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传,通过“12123”APP及手机短信,向货运、客运、低驾龄等重点驾驶员推送酒醉驾、超速行驶等行为的危害;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提升学生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在社区广场发放文明交通宣传物品的方式,面对面向老年人群体传递安全理念;深入外卖、快递企业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督促企业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教育监管,确保外卖骑手、快递员文明驾驶、安全出行。4月以来,共开展“七进”宣传活动33次,发送“12123”APP及手机提示短信10万余条,发布宣传信息185条、视频68条,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今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将深耕交通组织优化,清单式推进各项优化措施落实,持续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严打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严管街及医院、学校、商圈等重点区域巡逻管控力度,持续规范路面通行秩序。同时,健全完善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机制,持续强化协同共治合力,确保文明交通品质提升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