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准招商赋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暮春,长治。招商引资,热潮奔涌。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拿出最坚定的决心、最坚决的行动、最精准的策略狠抓招商,方式向新、机制向优、服务向精、平台向广,签约引进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撬动经济发展态势向好向上。
从一系列行动看招商决心之坚——
开年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事关招商、年后第一次部门调研深入招商中心,将抓招商列为“七个经济工作主抓手”之首,坚定不移狠抓招商,以“第一力度”推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经济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招商是经济工作的前提。
2月7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三天,全市开发区建设暨“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工作座谈会召开。长治开年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事关招商,事关经济。
2月10日,市委书记丁小强深入市招商中心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察实情、寻良策、破难题、聚合力。这是年后市委书记第一次深入部门调研。
招商!招商!我市释放一个强烈信号:坚定不移狠抓招商。
坚定信念,彰显招商决心。
市委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高点谋划、高位推动。市委主要领导从逐县区调研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到召开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开发区建设暨“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工作座谈会、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议,将抓招商列为“七个经济工作主抓手”之首,再到带队赴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拜会国家有关部委,对接招引相关企业,进一步树牢全市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坚定决心。
坚决出击,诠释招商定力。
我市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服务小组,强化统筹协调、调度指导。制定出台招商引资相关机制,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凡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市县党政班子领导既亲自接待、亲自洽谈,又亲自协调、亲自部署。
千难万难,“一把手”上手就不难。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纷纷挂帅,走出去、多对接、强推介,当好“招商先锋”,以“第一力度”推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上党区领导先后带队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展招商考察,与浙江利星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功签约。
长子县领导先后赴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招商引资,与福建省祥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佛山中研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襄垣县领导外出招商20余次,与中信集团、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3家企业签约。
坚持提质,强化招商韧劲。
招商引资,人才是关键。我市通过培训、交流、选聘等方式,建强招商队伍,提升本领能力,锻造一支“熟市情、懂产业、懂政策、会谈判、会服务”的专业招商队伍。
年轻干部、企业老总、行业专家等人才进入招商队伍,挺进招商战场,竞进奋进,火力全开,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一切围着招商转,一切盯着招商干。我市把最好的力量、最优质的资源集中在招商上。
招商!长治向全国、全世界张开臂膀。
从一个园区看招商方式之变——
从“拼优惠”的税补招商、土地招商,转变为“拼生态”的“飞地”招商、园区招商、链式招商、重资产招商、绿电招商,转换方式狠抓招商,以“第一要务”保障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企业想建厂,没有场地怎么办?
在我市潞城区,“飞地”招商解企业难题。
生产、制造在长治潞城,研发、销售在浙江东阳,借助“飞地”招商、乡情招商,前段时间,东阳市东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落地潞城数智互联产业园。
“潞城环境好,企业落地快。”老家在潞城的东阳市东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彦飞称赞。企业入驻之初,潞城数智互联产业园的运营方——长治·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牵头,成立涵盖招商、运营、物业、产权方面的项目服务小组,为企业解决用地、用电、用水、用工等问题,实现企业快速高效入场。目前,企业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从以往“拼优惠”的税补招商、土地招商,转变为“拼生态”的“飞地”招商、园区招商、链式招商、重资产招商、绿电招商,我市转换招商方式,拿出十足诚意,拼招商、拼服务、拼环境,以“第一要务”保障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飞地”招商拓空间。
潞城区提出,“飞地”招商,产业园区先行先试。一是优势互补,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二是围绕园区定位,紧盯重点产业,重点招引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拥有占地面积40多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独栋办公楼的潞城数智互联产业园,以及长治市食品科技园成为“飞地”招商项目的主要承载地。
“飞地”招商催生“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通过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飞出地”提供项目、技术,“飞入地”提供场地、人力,在转移中提质提能,产生“1+1>2”的效应。
截至目前,潞城区已谋划“飞地”招商项目12个,总投资10亿元,涵盖智能制造、食品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链式招商聚动能。
锚定招商引资签约额239亿元、新签约项目40个的目标,长治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管委会+专业公司”招商、“产业链+基金”招商,组建专业招商公司,新设产业投资促进基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用地、用能、环境、金融等多部门多要素保障,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悦远来。
瞄准现代煤化工、新能源、低空经济“三大”产业,襄垣县成立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低空经济5支招商队伍,“链”上招商做文章。
具有能源、资源、区位、生态、技能人才等多方面比较优势的我市,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门类齐全,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光电LED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条。
聚焦产业链“链长制”、特色专业镇和长板招商等转型抓手,长治大力推行“政府+链主+园区”招商模式。产业链招商建起“超链接”,老产业引来新项目。
绿电招商赢未来。
我市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拥有丰富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优势。乘势而上,我市着力建设绿电产业园区,通过提供绿电供应、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保障等方式,吸引对绿电有需求的企业入驻,推动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
不断丰富的平台资源、有序提升的产业链韧性、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加速发展的科创力量,正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最强底气。
从一项机制看招商理念之新——
从“一哄而上”变“精准出击”,从“唯产值”到“全链条”,解决好“有什么”“招什么”“怎么招”“怎么落”等问题,靶向发力狠抓招商,以“第一责任”驱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长治招商,“精准”是关键词之一。
“学深吃透国家产业政策,紧跟产业发展趋势,认真学习各类专业知识,精准围绕主导产业,推介比较优势、对接企业需求。”市委书记丁小强强调。
招商目标越明确,招商方向越清晰。
从“一哄而上”变“精准出击”,从“唯产值”到“全链条”,市县一盘棋、攥成一股劲,以精准之力狠抓招商,以“第一责任”驱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清楚“有什么”,精确招商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细致条分缕析,我市梳理出高端制造、光电LED、光伏、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煤炭、焦化、钢铁等优势传统产业,实施精准招商。
明白“招什么”,精确招引方向。立足重点产业,动态更新产业链、技术路线、应用领域、区域分布、企业协作“五个”招商图谱,搞清楚相关配套企业在哪里、招引方向在哪里,建立目标企业库。瞄准行业领军企业乃至世界500强企业,用好用足比较优势,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
聚焦“怎么招”,精确招引区域。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经济发达、产业转移活跃地区,加强与省环渤海招商局、省长三角招商局、省珠三角招商局、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当地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的沟通联系,建立常态化招商对接机制,采取“驻点+小分队”的“双轨制”战术,直击目标企业,点对点叩门招商,大力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转”出一片新天地。
解决“怎么落”,精确项目落点。项目签在纸上,更要落到实处。我市对招引项目建库立档,实行项目领导包联制、部门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激励保障机制,专班跟进、闭环管理。建强承载项目园区,不断提高园区承载力,一批项目实现签约当年即开工,将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总投资2亿元的全云平台大数据AI智算中心、总投资1亿元的华晋磁材年产1000吨永磁材料等6个项目已全面开工,截至目前,壶关县11个签约项目开工率达54.5%。
围绕光电LED产业链“链主”企业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光伏产业链“链主”企业山西日盛达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山西成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长治经开区建设30兆瓦电池储能等项目,保障企业生产用电,支持新产业新项目专项发展。
激发投资活力,产业迈向高端。今年一季度,全市签约项目210个,签约金额810.3亿元。
奋进春天里。
长治招商,气象万千,经济运行起步平稳,产业发展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