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三类民生统筹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大力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有更加充实的获得感。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对民生福祉念兹在兹。

  促进充分就业”“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健康长治”“在全面落实省政府部署的15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再办好5件民生实事”……在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释放出更炽热的民生温度,内容涵盖就业、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份清晰有力的民生清单,如何更好地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深入交流,积极建言。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在建设健康长治板块,我们欣喜地看到把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都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委员、长治市疾控中心主任原超普有着切身感受。

  立足本职履好职,原超普表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充分发挥疾控机构在公共卫生工作中的协调管理和核心纽带作用,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提升疾控核心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将市疾控中心建设成为我省一主三副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推动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里提到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等内容,这引发市政协委员、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脾胃病肿瘤科主任张爱红的共鸣:作为一名中医医生,要立足临床,大力发掘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专病、专科,持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高中医院临床医疗水平,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中医药服务需求,为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事业。报告对我市教育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既有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殷切回应,也有对教育事业前瞻性的探索尝试。深耕教育事业多年的市政协委员、长治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王维平今年仍然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教育领域。报告中发出了许多教育好声音,比如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思政课创新改革等,都给王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他建议加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全面发展、以AI技术赋能教师加速发展、以名师工作室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育人能力。同时,创新思政课构建三全育人矩阵,推广首课思政负责制经验,创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建设多元大思政育人队伍,让立德树人实起来”“暖起来”“活起来

  就业是民生之本。报告提出,办好第七届长治技能大赛,壮大特色劳务品牌。对此,市政协委员、潞城区人社局职建股股长吉丽娜感触颇深。我市已成功举办六届技能大赛,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吉丽娜说,潞城区已连续三年举办人才技能大赛暨潞城甩饼文化节,先后选拔出19工匠状元96技术能手,技能大赛不仅成为人才选拔评价、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让潞城甩饼从地摊经济转型升级为产业经济

  她建议,要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引导企业职工学习技能、提升技能、使用技能;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办法,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激励更多人投身技能成才之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之所望,履职所行。

  春光作序,再启新程。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履职为民,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紧盯急难愁盼,为民生幸福持续加温,用心用情用力擦亮新时代政协委员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