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热词频现,流淌着喜悦之情。一句句肺腑之言,叩击着发展信心。连日来,我市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谈感受、提建议、献良策、话发展。

翻阅政府工作报告,满怀信心与动力,代表们不约而同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总结2024年发展成果实事求是、客观全面,谋划今年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既全面贯彻了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又准确契合山西现代化建设实际,催人奋进,令人鼓舞。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求其上”理念,  强化迎难而上的担当,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努力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成绩。

发展为纲 创新为要

锚定目标凝聚合力勇争先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关键时期、关键一年,尤需坚定必胜信心,强化担当作为,凝聚奋进合力。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部署工作措施精准有力,集中体现了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的显著成效和信心决心,也体现了在解决急难愁盼中心系群众、保障民生的坚定立场,在守正创新中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坚韧执着。”省人大代表王灵恩说,聆听报告既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发改委作为项目建设的牵头部门,将聚焦报告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用好七个经济工作主抓手,集中精力打好“重大项目建设年”攻坚战,狠抓产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以优质项目建设为全年工作夯基固本。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路径,报告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省人大代表段尧刚说,报告从七个方面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构建了完整的工作体系。潞城作为长治转型发展先行区,将坚决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围绕推动经济转型、创优发展环境、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做好结合文章,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省人大代表王书文说,落实落细报告精神,武乡将以“弘扬太行精神、共建创新武乡”为主线,着力做优做精特色农业,推动小米、梅杏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壮大小米酥、梅杏干等精深加工。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以农业示范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战场,抓招商、上项目,做实项目盘子。着力加快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以创建八路军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为牵引,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县。

“实事求是、鼓舞人心!”省人大代表段峰说,报告立足山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在提升消费、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部署,符合山西实际,回应人民期盼和群众关切,对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转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作为国有企业代表,深感使命在肩、动力十足。将积极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矿井智能化建设、绿色开采设备更新、房地产项目、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中作出应有贡献。

拼字当头 干字为先

亮出高质量发展实招硬招

蓝图催人奋进,发展使命在肩。

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肩负着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高质量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五年建设任务。省人大代表王志清说,作为“煤化一体化”发展的省属国有企业,将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构建和成果转化,统筹多类型、多层次创新平台合力攻坚,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企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报告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真正让农业成为高增值、有奔头、富口袋的产业,省人大代表赵树芳、张轶光建议,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水利、道路、电力和通信等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平台建设和农业创新能力。要拓展乡村特色产业市场渠道,鼓励支持创业者参加展会和推广活动。同时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附加值,推动农户共同发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是会场热议的话题之一。省人大代表暴玉喜建议策划举办太行山文化旅游季活动、太行山旅游节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长治旅游文化名片。在省人大代表李朋霞看来,要邀请更多山西作家参与到古建宣传中来,深度挖掘山西古建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更好推介山西古建。省人大代表张宇飞说,应加力做好全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机串联,进一步凝练三晋文化IP,优化古建游览路线。省人大代表靳宇婷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全域、全季、全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宣介和营销合作,切实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省人大代表朱治国建议,构建产教融合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高校与企业加强互动,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急需人才,实现有效科技成果快速形成和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省人大代表刘越建议,涉企行政行为要采取更多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推行“首违不罚”“首违轻罚”制度,强化企业“法治体检”,未雨绸缪化解企业潜在法律风险,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等方面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中重点提到要进一步开展青年群体就业创业赋能行动,让青年创业者、省人大代表魏超倍感振奋:“将进一步领悟会议精神,组织推进好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长治青年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班等,带领更多创业青年坚定信心投身到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潮中来,贡献青年创业力量。”

以人为本 增进福祉

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

深入实施强医工程,省人大代表李晓东建议启动骨科、皮肤科专科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破零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学科、卫生人才队伍和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强化医疗科研支持与转化,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省执行集采药品数量连续3年排全国前列,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上线运行,村医服务和医保结算覆盖所有行政村……一个个好成绩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底气。”省人大代表王晚萍是一名来自医疗战线的人大代表,这次带来了关于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建议,“缓解育儿压力,应培养‘医养育’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有效满足家庭对高品质早托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积极应对人口变化趋势,省人大代表白素兰、王晓燕认为,应提前规划学校、教师转型升级,“学校应提前调整和优化办学方向及办学理念,在小班化教学、特色办学、教学资源优化和教师素质提升等方面研判形势、及早布局。同时将相对富余的基础教育教师,与需求量日益增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老年大学、开放大学师资力量统筹平衡,引导教师继续学习为未来科学调配和转岗做准备。”

平等地让每一个人享受社会生活、感受城市温暖,是体现城市包容性的具体举措,更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内容。省人大代表杨军宏建议通过为残疾人量身定制课程、强化就业指导、建立跟踪机制等措施,针对性提高技能培训实效性,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社区网格员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省人大代表申晨芳建议,要从提升工资待遇、建立晋升机制、明确工作范围、加强专业培训等方向入手,更好为居民提供“零距离”的网格服务,让一项项惠及百姓福祉的“民生大计”切实落地落实。

发展路径在讨论中越议越明晰,美好前景在讨论中越绘越丰满……从会议现场到各分组审议,代表们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所思所想不离民生,所谈所议心系发展。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相信在代表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下,我们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