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过去一年,沁县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开发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重大目标,凝心聚力、奋勇向前,统筹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各项工作,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提升,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考核任务,开创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良好新局面。

这一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24年,示范区坚持“求其上”的理念和“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强化全要素保障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特色农业、食品加工等产业提质增效,园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沁县示范区成功入选“山西小米(沁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山西檀山皇原生态小米斩获ITI2024国际美味奖2星奖章,成功培育山西沁润、布可鲜粮、沁州园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2.207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完成6.29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入库金凤凰肉鸡、食用植物酵素等37个项目,在库有沁州黄小米啤酒、谷丰饲料加工等9个项目,项目盘子总投资约19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8亿元,同比增速达38.5%。其中,产业项目投资4.18亿元,同比增长达56.1%。依托山西能投生物质能沁县公司,进一步在全区范围推进秸秆粪污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4.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7%。

这一年,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开发区积极主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充分发挥沁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抢抓京长对口合作和创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机遇,分别赴北京、江苏、云南、海南等地开展精准招商,谋划落地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冻干食品和沁州黄小米深加工等一批标杆示范项目。参加全省“三个一批”活动四次,签约、开工一批华能沁县二期100MW光伏发电、沁润全产业链等4个项目,总投资4.692亿元,签约项目全部开工入统,当年完成投资4.25亿元;投产一批项目4个,总投资4.756亿元。签约开工率、开工投产率、投产达效率分别达100%、92.22%、100%,项目转化率排名全市第一。

这一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启动示范区清洁能源供应及配套管网项目,建成3座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套完成办公、餐厅、宿舍楼建设;5座2.7万平方米常温库、2座1.1万平方米冷藏库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和日处理1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达到使用条件;建成应急水源3处,改扩建10千伏双回路电力专线5公里,安装600-2000kVA变压器8台套;迎宾大道、博士路、创新路、能源路建成通车,四纵六横内部路网长度超9Km。

这一年,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全方位推动,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建立跟踪调度工作机制,实行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五定”分类管理,定项目、定人员、定责任、定时间、定办法,组建项目推进专班,精准对接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和投资计划,协调处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项目建设“每天都有新面貌,每天都有新进展”。启动清洁能源、对虾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土地报批流程,熊猫精酿、谷丰饲料项目实现复工,助力龙沁农业等一批停产企业成功对接合作,食用植物酵素项目进驻厂房开工建设,山西能投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健之源沁鲜央厨综合食品加工等项目实现投产,产业链补链强链效应得到加强,有力支撑了示范区经济总量。

这一年,改革创新迸发活力。一是完善考核激励制度,旗帜鲜明树立“一线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广大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加油干。二是深化“管运分离”。建立健全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聘请专业化技术人才、招商顾问,充分发挥市场化融资和资本运作的能力,为示范区产业升级、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提供强劲动力。三是实行县区联审联批,统筹县区审批、核查、监管等资源,有效保障靠前服务,提速项目建设。组建“全代办”队伍,围绕“零收费”服务,实现“你的事,我来办”。2024年共对6个项目实行“承诺制”办理,对112个事项提供“全代办”服务,启动收储“标准地”75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示范区党的建设、思想宣传、意识形态、项目策划、资金争取、驻村帮扶、巡察整改等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沁县示范区第二个五年发展的起航之年,是加快改革发展、全力拓优势积进势赢胜势的关键之年,开发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大胆干,务实重行持续干,奋力开创沁县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的一年,开发区将锚定“把沁县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充分体现沁州特色的省级一流农业产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园区”这一目标。坚持“依托全县、立足园区、聚焦项目、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资源整合、项目服务、管运分离五大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一是加快推进示范区清洁能源供应及配套管网项目,完善蒸汽、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落地工厂化南美白对虾水产养殖、规模化羊肚菌温室大棚等一批特色农业招商项目;三是整合优化龙沁、康禾、佳美等现有企业资源、精准助力金和生食品、熊猫精酿等企业复工复产;四是按照“五定”工作方法,组建工作专班,加大日常事务落实和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五是构建“小管委会+大平台公司”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融资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努力在未来3至5年,以每年500到600个的速度建成2000个现代化设施农业大棚,实现水产养殖、食用菌及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引入10到20家食品加工企业,壮大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产业,创造带动2000余人次家门口就业岗位,形成超5万平方米中大规模冷链仓储中转物流基地,努力构建食品加工、特色种植、水产养殖、清洁能源、仓储物流五大产业集群。(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