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行政区划调整合并、各类矛盾纠纷易发等问题,近年来,长子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01
建强战斗堡垒,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县委政法委作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牵头抓总部门,定期听取成员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建立日排查、周研判、月调度、季总结工作制度,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坚持以“党建+网格”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建立140个微网格和党小组,通过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和暖心服务工作,精准掌握辖区人员动态,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02
完善化解机制,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全面推行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模式,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化解。目前,13个乡镇(服务中心)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全部设立多元解纷工作站,286个行政村6个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均建立多元解纷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整合便民服务、矛盾调解、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多项功能,设立“两厅四室”功能区,打通信息互通、人员互补、资源互享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事”、有地方“诉求”、有地方解决困难。同时,以多元解纷工作站为平台,成立县人民调解员协会、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吸纳县总工会、妇联、银行等相关领域专业人员,优化调解队伍结构,涌现出“理霞说理”婚调工作室、“老牛调解室”等基层服务品牌,让调解工作更具温度。


03
打造先进典型,助力矛盾纠纷化解


  立足实际,探索出村民说事“三五双循环”工作法、“三色预警、三案齐抓”“访、听、联、调”“三常三先三联调”等一大批具有长子特色的创新工作方法。各乡镇派出所建立谈心说事室、联片调解室、行政调解中心;县人民法院先行先试,在乡镇(中心)多元解纷工作站挂牌,建立法官联络站(点),指导诉前调解、进行司法确认、开展速裁快审或巡回审判,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基层用力,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