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红亮到长子县北周村、宫家庄村、北郜村和屯留区西贾村、王公庄村调研玉米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区建设情况。长子县委副书记、县长牛志强,县委副书记王慧忠,屯留区副区长白利忠、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副研究员许晶等参加调研。
    开展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行动是全省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市在长子县、屯留区、襄垣县、沁县、潞城区重点推广“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等集成技术,着力全省有机旱作集成技术核心示范区。
    调研中,郭红亮走进田间地头,仔细询问“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推广情况,详细了解田间管理、单产提升技术举措,实地察看当前土壤墒情、玉米苗情。他强调,要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期,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有序推进春耕生产,抓紧耕翻整地播种,保障农机服务和作业质量,高质量推进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示范区建设。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强与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沟通联系,指导做好示范区春播工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要围绕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融合,强化专家指导服务,推广集成配套技术,做好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等防范应对工作,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玉米“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技术模式依托531旋播一体机实施作业,技术优势表现为免耕、增墒、增养、增密、增绿、增重,实现低成本秸秆还田、蓄水保墒、节水抗旱、垄沟互换,解决抗旱出苗、抗旱稳产等生产问题,有力支撑玉米单产提升,被列为山西省有机旱作十大典型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