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应当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超市、商场和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集贸市场等场所采购食品。选购时,要做到“三查”:一查包装标识是否标明食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配料表、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标准等内容,不购买“三无”食品。二查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应避免购买过期食品。三查食品外观,如食品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异味、包装有无鼓包或漏气等。选购散装食品要查看售卖区域、储存环境是否干净卫生,有无防尘防蝇等设施设备,感官性状是否正常,有无食品相关标签信息等。
面对直播带货的火热场面,消费者应冷静对待,要仔细阅读商品及赠品的详情介绍,对于口头承诺要截图、录屏,选购心仪商品可在不同平台及商家进行比价,警惕虚标原价、先涨后降等情况,避免多花冤枉钱。
春节期间饮食应该注意荤素搭配,营养科学,不吃生冷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全且干净卫生的餐厅,适量点餐,自觉使用公勺、公筷,倡导“光盘”行动,坚决避免浪费。
春节期间商家促销打折活动多,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最后一波”“限时秒杀”“仅限今日”“限量手慢无”等营销话术,给消费者制造“再不买就没了”的紧迫氛围,诱导消费者进行抢购。然而从实际销售情况来看,商品售价一直未变,并未给消费者带来优惠。建议消费者理性对待商家使人误解的价格营销手段,不冲动、不盲从、不跟风、不贪小便宜,杜绝攀比心态,根据个人实际需求购。
春节期间是餐饮住宿、美容美发、娱乐健身、洗衣洗车等服务行业预付卡消费高峰。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前,应注意了解经营者的规模、信誉、经营现状和信用情况等。不要轻信广告或商家的口头承诺,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后再购买或充值,尽量选择月卡、季卡等时限较短的预付卡,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高,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对合同中限制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合同解除权以及不公平条款不予接受
消费后应妥善保留发票、订单信息、聊天记录、促销截图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问题,及时与商家积极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